首页 理论教育公共服务民营化:基本职能转变

公共服务民营化:基本职能转变

【摘要】:(二)基本职能转变:从管理自身事务到提供公共物品政府职能转变是在公共行政理念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完成的。这种治理模式改变了传统行政管理把行政机关内部管理作为自己任务的做法,视政府为管理公共事务的主体之一,从而开拓了视野。三是相对于传统的公共行政而言,政府公共管理充分强调了管理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明确政府作为公共利益代理人角色,以公共性的目的和社会性的基础这双重约束限制政府的管理行为。

(二)基本职能转变:从管理自身事务到提供公共物品

政府职能转变是在公共行政理念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完成的。20世纪末,公共行政实现了从传统行政到政府公共管理的转型,这决非名称的变化,而是有实质性含义。具体而言,政府公共管理与传统行政的主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的公共行政以威尔逊、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论和韦伯的官僚制论为其理论支撑点,政府公共管理既突破了传统理论支撑的局限,又吸收了以现代经济学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的现代管理基础理论,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理论源泉。二是政府公共管理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范式,并且在当代西方国家公共行政领域持续进行的改革中不断完善自我,演变为一种新的公共事务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改变了传统行政管理把行政机关内部管理作为自己任务的做法,视政府为管理公共事务的主体之一,从而开拓了视野。三是相对于传统的公共行政而言,政府公共管理充分强调了管理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明确政府作为公共利益代理人角色,以公共性的目的和社会性的基础这双重约束限制政府的管理行为。(www.chuimin.cn)

就目前来说,在公共物品供给问题上,我国现行的政府制度安排仍旧没有很好地体现与市场的合理分工,形成所谓的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等现象。一是“政府越位”,官员管了个人、企业和市场愿意且能够管的事,结果牺牲了微观效率;二是“政府缺位”,那些个人、企业、市场不愿且无力参与的领域,本来应该由政府管,而政府没有承担起管理这些领域的责任,结果这些领域成为了短缺领域,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改善的“瓶颈”,甚至成为黑恶势力的活动范围;三是“政府错位”,即政府仍旧对计划经济下的全能状态念念不忘,包揽大量社会性事务,反而阻碍了社会自治力量的生成。例如,2003年发生的SARS危机充分说明,作为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之一的公共卫生服务非常短缺,医疗条件差,医务人员不足,医院满足不了国民对医疗卫生日益增长的需要。实际上,其他的公共物品和服务,如学校教育、养老就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部门失业人员及其家属)和对弱势群体的救助等,政府都缺乏必要的重视。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上述情况,政府要通过制度创新,加快转变工作职能和重点,重新分配自己的精力。一是通过加快民营化进程缩小国有经营规模,让政府官员从大量竞争性项目、赢利性投资的审批和直接管理中解放出来,让政府财政真正转到公共财政上来,让政府政策转到公共政策上来;二是通过加快市场经济改革进程,缩小政府直接调控领域,更多地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让政府调节真正转到宏观调节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