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化与民主化的关系在信息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政府治理改革的相关性越来越大,改革发展趋势也呈现一致性。在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历史中,管理主义的效率工具理性与宪制主义的民主价值理性始终处于相互交叉、关联和斗争之中。那些在管理主义看来已经远离公共行政的观念,如政治管理、战略管理及强调公共部门领导力的实现等,都逐渐成为现代公共管理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023-11-28
(五)民营化引发新的社会稳定问题
在我国一些地区、一些领域,公共服务在民营之后确实在效率上有所提高,但与此同时却带来新的问题,如突出表现为大量裁员引起社会不稳定。对此应该具体分析。传统的公共服务机构之所以效率不佳,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这些机构承担了大量公共福利功能;二是承载了沉重的就业负担。而一旦实行民营,则私营机构就没有上述义务,除非它愿意承担。实际上,在利益驱使下,企业经营要提高效率,就必须降低成本,除了引入新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外,裁员成为企业最好选择,也是最容易立刻见效的方式。这一负面现象不仅是理论上的分析,在民营化改革的实践中,已经有不少事实显露。例如,四川瑞云集团通过特许经营方式取得四川邛莱市供水服务,尽管与以前国有运营企业相比,在销售额、利润等方面都有大大提高,但私营水厂仅使用12人来负责生产、管理与后勤等一切业务,连清洁工都不需要请。这只相当于原来企业人员的1/10左右,裁员幅度之大可想而知。这么多人要么转行,要么下岗,给政府带来很大的就业安置负担,因为这毕竟关系到社会稳定问题。再比如,江苏省某市在民营化改革之后,某企业在合资后由于雇主裁员,造成员工罢工,而政企又已分离,政府无权出面,导致整个企业对社会停止供给。在此情况下,政府只能宣布全行业进入紧急状态,把全行业集中起来,进行调度。[17]
必须承认,仅在人员使用和就业安置上,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在经营上并不具有公平竞争的基础,所以就不可能抛开这些因素单纯地比较其效率高低,也不能简单地由此得出民营化的市场机制优于国有化的政府管理机制。那些只看到民营化后出现的短期效率提高、资金运转顺畅就主张大力推进改革,而较少关注由此而来的社会问题的片面态度,其实是不负责任的。笔者以为,民营化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平稳性原则。要超前考虑和妥善处理好企业现有在岗人员及离退休人员安置问题,防止因宣传发动不到位或处理不善而导致内部不稳定因素的出现。在公共服务民营化过程中,职工的稳定、企业的稳定,就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员工不稳定,难免就会有极端情况出现,比如有人会因为怨恨在水里投毒,果真如此,那么企业肯定会遭受巨大损失,政府也难以应对。(www.chuimin.cn)
对于民营化可能带来的企业裁员与工人失业问题,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充分估计到,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在合约中明令规定不得裁员等措施,例如成都市与法国威望迪公司合作时就明确约定公司不能裁员。但是,由于政府对企业的监督不力,或者企业运营本身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很难保证也不应该简单要求企业在较长时期内维持员工现状不变,所以裁员等问题还将存在。对此,政府在民营化之初,就必须在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包括想好相应对策。否则,就不应该盲目地实施改革步骤。
从民营化的国际经验来看,改革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如罢工等也比较常见。2002年2月底,韩国铁路、电力公共企业部门员工近万人,举行联合大罢工,要求政府撤销民营化,缩短工时,提高工资并改善工人的福利待遇。在最早实施民营化的英国,公众对改革也相当不满。有关数据显示,民营化后英国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民营化后的1997年到2001年间,每年都会发生列车相撞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最终也影响了铁路运营。
有关公共服务民营化及其政府管理研究的文章
(一)民营化与民主化的关系在信息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政府治理改革的相关性越来越大,改革发展趋势也呈现一致性。在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历史中,管理主义的效率工具理性与宪制主义的民主价值理性始终处于相互交叉、关联和斗争之中。那些在管理主义看来已经远离公共行政的观念,如政治管理、战略管理及强调公共部门领导力的实现等,都逐渐成为现代公共管理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023-11-28
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中,公共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分析工具。随着研究的逐步推进,作者发现对于公共管理领域的几乎所有问题,都可以从公共性角度去思考和分析。至此,由最初对公共性本身的研究转向对公共性这一分析工具的运用,这直接影响了本书的写作创意。公共行政在本质上是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强调追求公民权利、社会公正与公共利益。......
2023-11-28
各城市市政公用行业主管部门由当地政府授权代表城市政府负责特许经营的具体管理工作,并行使授权方相关权利,承担授权方相关责任。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价格由政府审定和监管。第十四条特许经营者不得以转让、出租、质押等方式处分特许经营权。......
2023-11-28
既然如此,那么如何正确看待我国政府这一治理改革方法,将直接决定应对改革而实施的保障措施。这也是我国当前的民营化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信念。基于以上对我国民营化改革存在问题的大量描述,会让人产生一种否定其必......
2023-11-28
(二)公共服务民营化的基本领域由于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上最先感到压力,迫使他们不断寻求新的出路。规定目前正在经营公交线路的民营企业及承包企业也可参与评定。2001年7月27日,福州市首次拍卖新增的300辆出租车经营使用权。[9]2002年以来,公共服务各领域的民营化改革已经相当普遍,无论是地域的广泛性还是领域的多样化,或者改革的深入度等都有所提高。可以说,民营化正在成为我国新世纪公共服务领域政府治理变革的潮流。......
2023-11-28
(五)营造有利于促进竞争的民营化氛围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竞争是民营化的关键要素,并体现其本质。在民营化的理论研究者看来,只要存在竞争,不管是私营部门还是公共部门,同样都是有效率的。所以,政府在民营化初期就应该以积极的作为来营造有利于竞争形成的环境。其次,还有一种做法是用事后的竞争来弥补事前竞争的不足。这就迫使企业之间形成竞争局面,防止新的垄断产生。......
2023-11-28
首先,政府要为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者提供制度激励,这包括对公共产品产权的界定以及给予某些激励措施等,从而为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其次,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可能会出现某些负外部性问题,对此政府要进行必要的规制。如组织消费者成立关于该种公共产品的协会等,以采取有效的集体行动,加大公众与公共产品私人供给者博弈的筹码,促使私人提高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的品质。......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