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与政府管理研究

公共服务民营化:理论与政府管理研究

【摘要】:公共选择理论对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最大的贡献却在于它“为西方具有保守倾向的政治家试图缩小政府规模,重建影响官僚行为的奖励体系提供了理论佐证”。

四、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理论依据

当世界各国把民营化作为改革现有政府治理困境的有力举措时,他们也许把这归结为新公共管理一系列新主张的产物。然而,在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视野里,把公共服务交给非公共部门完成,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因为至少公共选择理论和制度分析理论都对这一问题做了深刻探讨。

公共选择学派的研究横跨经济学与政治学两大学科,以对政治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而闻名。在该理论中,为数不少的人物都对公共服务问题做出过阐述。其主要代表者有重视政府成本与效益比较的罗兰·迈克恩(Roland Mackean)、运用经济模型分析公民参与程度与政府管理之间关系的詹姆斯·布坎南(James Buchanan)和戈登·塔洛克(Gordon Tullock)以及对公共选择理论的逻辑思路作出论证的丹尼斯·C·缪勒(Mueller D.C)等。

在公共服务方面,“公共选择”学派是依据微观经济学理论,从市场的角度来考察、分析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为的。在他们看来,在公共服务的提供方面,现实的政府行政机构是公共服务的最大垄断者。由于政府行政机构不断受到有组织的利益集团的影响,加之其受到自身利益的驱使,所以很难真实地反映和表达公众的实际需求。在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关系方面,公共选择理论得出了“公民参与程度低时,他们就受到政府更多管理”的结论,并认为“官僚体制的膨胀总比具有竞争性的企业增长更快,而且很难表现出有效率的行为”。公共选择理论对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改革最大的贡献却在于它“为西方具有保守倾向的政治家试图缩小政府规模,重建影响官僚行为的奖励体系提供了理论佐证”。[14]

根据公共选择理论,政府官僚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但由于他们缺乏竞争,故政府提供服务的成本高而办事效率低下,因此需创造一种竞争的环境促使其参与竞争,从而通过竞争来降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提高效率,并使之创新办事程序和方式。然而,竞争机制何在?人们自然想到引入市场机制,使公共服务面临市场方能使官僚具有成本意识,并在市场竞争下提高效率。然而,抛开西方国家市场化改革的意识形态影响,单就公共部门与市场在效率问题上的博弈,很难说孰优孰劣。公共选择理论受到经济学的影响之深可见一斑。但公共管理不是建立在纯粹假设之上的应用理论,其实践也是千差万别,忽视这种差别就会使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出现问题。(www.chuimin.cn)

制度分析理论学派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它为当代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即倡导在一定领域内的多中心治理。从这一角度出发,建立包括公共部门管理与私人部门、非政府组织管理在内的多元治理是解决单一主体治理不足的最好途径。

多中心治理理论认为,第一,多中心治理意味着政府不再是唯一的管理者,同时意味着它与其他治理主体的互动关系的建立。治理理论对现代公共管理主体多元化进行了成功诠释,在治理机制中,政府不会扮演唯一的公共事务管理者角色,公共部门也不再排斥非公共部门参与治理。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政府等公共部门,也可以是私人机构和公民个人。建立在主体多元化基础上,治理使公私合作互动成为可能。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因此,治理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存在于从公司管理到国家统治的整个领域,要想达到高效率,就不能离开治理。

在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系统中,政府承担着绝大部分公共事务管理的责任,公共服务似乎只能由公共部门提供。这种单一的以政府公共部门为主体的管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其一是公众利益需求的增加使公共服务多样化和高级化,其二是政府自身缺少监督和权力的膨胀,两者共同作用于政府管理的传统模式,从而使其产生治理危机。针对这一问题,西方国家兴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大力提倡市场化,以私营部门管理的效率观改造公营部门,把公私合作机制引进公共管理之中,如此等等。这些做法无疑对传统行政改革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公私部门管理的本质差异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被忽视了,片面的私有化可能使公共管理自身的价值观丧失。因此,一种新的理论——治理理论在20世纪末出现就不奇怪了。治理理论一方面继承了新公共管理的许多主张,如公私合作、管理主体多元化等;另一方面又强调公共事务管理过程必须考虑到公众的实际利益需求,不能以牺牲公共利益换取效率。从这个角度看,治理理论将成为新公共管理之后对政府管理产生积极影响的又一重要基础理论。

第二,多中心治理理论把结果与责任的关注置于对主体本身的关注之上。治理理论的主导者认为,治理过程是一种自主的网络化过程,它的直接影响就是改变了过去管理模式下对管理者自身的关注。传统行政是以政府(权力)为中心的内向式管理模式,一切政府行为固然是行为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但由于政府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而且为了树立其更加优势地位,政府有意地强调了自己的主导地位,这就形成了传统行政下以政府权力为中心的统治或管理模式。然而,治理理论是对这种管理模式的冲击,它把整个治理过程置于平行的架构之上,使治理过程的权力运行产生变化。一方面,在权威上,治理理论可以不依赖法定与固定规则,从而不把政府看做必不可少的管理主体,也就可能建立一种全面互动的关系。在这种由各种主体之间通过合作、协商形成的伙伴关系中,治理理论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是政府自身的需求;在治理方向上,传统的管理是自上而下的权力与权威发布,强制与服从不可避免,而治理理论主张以主体间平行取代上下级关系,在互动与和谐中完成治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