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公共服务民营化与政府管理研究视角及工具

公共服务民营化与政府管理研究视角及工具

【摘要】: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中,公共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分析工具。随着研究的逐步推进,作者发现对于公共管理领域的几乎所有问题,都可以从公共性角度去思考和分析。至此,由最初对公共性本身的研究转向对公共性这一分析工具的运用,这直接影响了本书的写作创意。公共行政在本质上是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强调追求公民权利、社会公正与公共利益。

四、研究视角与分析工具

本书采用公共管理学视角,而不是常见的经济学视角。所谓视角的选择,就是从什么立场、方位及观点去看到某些已经存在的事实。民营化改革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此既可以从经济效率提高与社会财富增长的角度去分析,同样也可以从政府管理水平与公众利益提高的视角去解剖。按照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任何社会治理方式与方法都将以提高公共利益为根本诉求,这是由公共管理的公共性本质所决定的。承认民营化是一种治理变革,就要用公共性这一根本标准去衡量与分析它而不是仅仅看到民营化可能带来的眼前利益。

在公共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中,公共性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分析工具。2001年,作者有幸师从公共管理学界著名教授王乐夫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在恩师的引领下,曾对公共管理的公共性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随着研究的逐步推进,作者发现对于公共管理领域的几乎所有问题,都可以从公共性角度去思考和分析。至此,由最初对公共性本身的研究转向对公共性这一分析工具的运用,这直接影响了本书的写作创意。(www.chuimin.cn)

即便如此,运用公共性视角分析研究民营化问题,还迫使作者进一步找到二者之间更为直接的关联。经过查阅大量文献发现,一些学者曾经表达过对于新公共管理及其主张民营化改革偏离公共性的担忧。比如国外的休斯、胡德,国内的张康之、张成福等知名专家,都分别表达了对新公共管理及其民营化改革明显的管理主义取向或效率至上的担忧。在他们看来,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取向存在以下缺陷:1.对人性认识的偏颇,“经济人”假设忽略了公共伦理的重要性,从而可能引发公共利益危机;2.管理主义将导致公共行政价值偏颇和公共行政在民主治理过程中正当性的丧失。公共行政在本质上是以民主宪政为基础的,强调追求公民权利、社会公正与公共利益。过分追求效率与工具理性,将产生目标与手段的错位;3.对市场基本教义与机能的盲目崇拜而完全忽视了公私部门管理的巨大差异,导致腐败与特权及公益的丧失,最终公共行政将发生治理角色混乱;4.不恰当的“顾客”隐喻,实际上使复杂的社会治理简单化为市场交易过程。[13]可见,在规范的研究之中,学者们已经感觉到新管理主义及其民营化主张可能存在的固有缺陷。既然如此,实践中的民营化又将如何呢?这需要进一步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