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邦奇对“太极”的讨论源于诸儒老氏以“无极”为无、为世界的本源本体,他对此提出批判,并提出“太极未尝无”的观点。他进一步提出,“太极”是“天之性”。周敦颐《太极图说》第一次把“无极”、“太极”作为重要范畴纳入其哲学体系。[27]韩邦奇对“无极”与“太极”的区分与朱熹基本相同。......
2023-11-28
二、性为太极
韩邦奇的道论着重强调“道非太极”,因为“太极是寂然不动时物,道是动而生阳以后物”(《正蒙拾遗·太和篇》)。太极为静,是气化之前不动时物;道为动,“气化为道”,道是气乃至气化过程的整体。
既然“道非太极”,韩邦奇接着提出“性为太极”的观点。他在解释《正蒙·乾称篇》的“至诚,天性也;不息,天命也”时说:“性是太极寂然不动者也,不息是造化发育流行、感而遂通者也。但凡说‘命’字便是流行。”(《正蒙拾遗·乾称篇》)性为太极,而太极在韩邦奇的论述中是本、本体,他说:
不有卵乎,黄白耳,雏未之见也,羽血骨肉心肝肠肾,缺一而雏不完卵,则雏之极也;不有核乎,仁种耳,木未之见也,花叶枝干根株果实,缺一而木不完核,则木之极也。卵核者,即雏木之本体,不杂乎雏木、不离乎雏木而为言耳。(《正蒙拾遗序》,《苑洛集》卷一)
以卵核为喻,卵中有雏之极,核中有木之极。为卵时,雏未之见而已含成雏之后有羽血骨肉心肝肠肾之必然性;为核时,木未之见而已含成木之后花叶枝干根株果实之必然性。卵核中有雏木之极之性,为雏木之本体,与雏木不杂不离,是雏木存在之所以然者。这在人也一样,他说:
尧舜许多治平事业,蓄之于心,但未发之时莫之见,非发而平章协和之后而后有也。所谓无极而太极也,即事业而指其本体不杂乎事业、不离乎事业而为言耳,坱然太虚不是太和所谓道。(《正蒙拾遗·太和篇》)
以圣人尧、舜为例,尧、舜的心中有其极其性,这虽不可见,却是他们许多治平事业得以实现之必然性,与事业不离不杂,是平章协和之所以然者。太极或性处于未发之时,虽为事业之所以然者,却不可见,这就是太虚,是气化之前不动时物,所以不是“太和所谓道”。这里卵核与雏木、尧舜之心与治平事业的比喻实际上是在讲性与天道的关系,性在卵、核、心中,是未发的、不可见的、静的状态,是万事万物之所以然者。关于性与天道的关系下一节将作重点阐述。
韩邦奇说:“造化不如人,圣人能全其性,造化不能全其性。”(《苑洛集》卷二十二)这里虽然在讲造化与人的区别,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圣人有其性,造化也有其性,万事万物各有其性,此时性已经不是指向人所固有的人性。性是宇宙万事万物所有,事物各率其性而成为其所然,所以性是宇宙现实世界所以然者,与宇宙世界现实(也成为道)为未发已发的关系,且与之不离不杂,它具有宇宙本体的意义。(www.chuimin.cn)
性为太极,为宇宙世界之所以然者,是宇宙世界之本体。宇宙世界之本体在韩邦奇的论说中有时也表达为德、理,他说:
德,天之性也;道,天率天之性行也。(《正蒙拾遗·神化篇》)
性是天之性,太极之理,体也;道是天之道,天率天之性,一阴一阳之迭运、化育、流行,用也:然皆实理也。(《正蒙拾遗·诚明篇》)
由此可知,性或德、理都是宇宙本体的不同表达,所以“性与道”也可以表达为“德与道”或者“理与道”。性为本体,宇宙万物各率其性而成为其所然,性是其所以然。性道皆实际存在而不虚,故也称为实理。虽然性有时也称为理,但韩邦奇并没有完全以理为称,而是称为性,以与道合。
韩邦奇哲学思想的形成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他后期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其初期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至此,回过头看看《启蒙意见》中韩邦奇太极图,可以找到以性(或太极、理)为宇宙本体思想的萌芽。
韩邦奇太极图(如第二章第三节所示)用两个图同时描述了一个宇宙运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天地、阴阳、五行、万物既有分又混而为一,阴阳、寒热之变化有渐。这个过程体现在有生命的事物上则为卵核之化的过程,即由胎卵根核到万几百行、知觉荣瘁的过程,这同样是阴阳变化有渐的过程,其中之卵核、万几百行、知觉荣瘁同样既有分别又融为一体。
然而,其中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其一,这个宇宙运化过程的起点在韩邦奇这里描述为“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胎卵根核”,天命之於穆不已即天之性,圣人心中之天理即人之性,胎卵根核中有雏木之性,这在宇宙自然或者动植物、人类的运化过程中是起始,而在后来卵核与雏木、尧舜之心与治平事业的比喻中则上升为本体,为宇宙现实之所以然者,可以发现这是一个由宇宙论到本体论的过程。其二,在宇宙运化的过程中,天命与阴阳、五行、万物等既有分而又混而为一,人心天理与百行万几、知觉荣瘁也是既有分别又融为一体,这相对于分为五层的周敦颐太极图更加贴切和完整,也为他后来将性推为本体而且与万事万物不离不杂的论说提供思想源头。
有关韩邦奇哲学思想研究的文章
韩邦奇对“太极”的讨论源于诸儒老氏以“无极”为无、为世界的本源本体,他对此提出批判,并提出“太极未尝无”的观点。他进一步提出,“太极”是“天之性”。周敦颐《太极图说》第一次把“无极”、“太极”作为重要范畴纳入其哲学体系。[27]韩邦奇对“无极”与“太极”的区分与朱熹基本相同。......
2023-11-28
因此可知,韩邦奇太极图早于章潢“造化象数体用之图”,但章潢之图是否来源于韩邦奇则不可得而知。同样,韩邦奇太极图应早于来知德之“圆图”,而其间之关系也无法考知。[42]韩邦奇太极图着眼于宇宙的运化过程,主要显现相对具体的运化过程以及其中的阴阳变化之理。......
2023-11-28
韩邦奇认为一直以来学者对“道”的理解走入了一个误区,就是以太极为道、以理为道。所以,《周易》中道和太极是有区别的。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道非太极,太极是宇宙世界的本源,从宇宙生化角度看属于宇宙运化之前的状态,此时为静态。韩邦奇提出道非太极,实际上是对张载关于“道”和“太极”说的回护。......
2023-11-28
韩邦奇认为朱熹所说可以用周敦颐太极图直接解释。韩邦奇太极图没有象周敦颐太极图一样分为五层,而是把五层合为一体,其中包括了五层所表达的内容。可以说,韩邦奇太极图借鉴并改进了周敦颐太极图,从而更贴切、完整地显示了宇宙演化的过程。......
2023-11-28
本论文试图通过对韩邦奇哲学思想的剖析,丰富明代哲学发展历程的研究。目前关于韩邦奇的文献资料整理和哲学思想的全面研究,在学术界还没有全面的涉及。此两篇文章都是在主要研究《正蒙拾遗》的基础上考察韩邦奇哲学思想,而还没有在综合韩邦奇所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考察。......
2023-11-28
公留食,出生韮一品、汤粟数盂,邦奇饱食之。初在吏部任职时,由于刚正不阿、秉公办事,得罪了一些重要官员,后因上疏评论时政之缺失而谪为平阳通判。韩邦奇、韩邦靖兄弟情谊深厚,其孝悌之举备受乡人赞许且广为流传,乡人为之立孝悌碑,以为楷模。......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