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韩邦奇哲学思想:其生异,其成同

韩邦奇哲学思想:其生异,其成同

【摘要】:其二“三爻各三变”之法未详,由上面分析及所录推测为“相荡”的生成模式,即分别于八贞卦上加八悔卦而成六十四卦。

三、“其生异,其成同”

由前面分析可知,从八卦到六十四卦的生成过程有先天和后天两种不同的途径。先天之义是伏羲所传,后天之义是文王所传,孔子作《十翼》,传文王之易。韩邦奇认为“相荡”的模式为孔子所发明,并非伏羲先天之义“加一倍法”的模式。“加一倍法”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的过程,“相荡”是八直接到六十四的过程。但是,无论是“加一倍法”还是“相荡”的模式,在六十四卦的生成结果和次序来看是相同的,这在韩邦奇的图解中清晰可见,对比图14、15、16、17之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可得。将此相同次序的六十四按先后顺序作“∽”形排列,便是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如下图18:

img18

图18(《启蒙意见·原卦画》)

韩邦奇上五图(图1、14、15、16、17)表示《易》之所以成,是对自然生成次序和“相荡”生成模式的图解,上圆图(图18)是“其成同”的圆满表达,表示一个宇宙模型,其中显示了一年节气的变化,蕴含着万物的兴衰、社会的治乱和世界的终始。这个图源于朱熹《周易本义》中之“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

“相荡”与“加一倍法”的模式不同,但在六十四卦的生成结果和次序上是相同的,所以“其生异,其成同”。“相荡”的模式虽然为孔子所发明,本应属于文王后天之义,但其起点以及最后六十四卦的生成次序与“加一倍法”相同,符合伏羲先天之义。所以,后天之义虽然是“卦成之后,各因一义推说”,也源于伏羲先天自然之义。(www.chuimin.cn)

综上本节所述,韩邦奇易学思想来源于朱熹,特别在《易》之形成方面深受启发。韩邦奇易学传人李沧于《跋启蒙意见后》中说:“今观苑洛子之所著,亦有以发朱子之未发者。”(李沧《跋启蒙意见后》,《启蒙意见》)那么,李沧此所谓“发朱子之未发者”为何?韩邦奇另一易学传人张思静将其概括为“卦爻三变”,清代朱彝尊《经义考》有录如下:

《卦爻要图》阙卷,存。张思静序曰:苑洛先生里居,思静往受《易》焉。先生曰:“孔子,大圣也,加数年可以学《易》,《易》岂易言哉!然欲学《易》,先以卦爻始。”取卦爻三变图说授思静。思静拜手曰:“卦爻之变尽于是矣。”伏羲之卦自一而二,二而三,三而四,四而五,五而六,成六十四矣。孔子三而三之,则亦六十四矣。先生画二图而合之。夫生卦之序,士子之常谈也,至于伏羲一加之,孔子三加之,生序先后,无不吻合,则发自先生也,此一变也。夫子三而三之相荡为六十四,士子之常谈也,以八卦三爻各三变,各为八卦,为六十四,则发自先生也,此第二变也。一卦尽六爻之变,为四千九十六卦,此士子之常谈也,以六画之上再加六画,即与四千九十六变合,且以制用者,则发自先生也,此第三变也。呜呼!尽之矣!先生曰:“义理无穷,安知此外更无变乎?姑藏之以俟精深君子焉可也。”[31]

《经义考》著录韩邦奇有《卦爻要图》一书,现在已无可考。张思静序中所提“卦爻三变图说”更是没有其它记载。张思静总结三变为:一,伏羲一一相加与孔子三画而三画之生成先后顺序吻合;二,八卦三爻各三变,各为八卦,而终成六十四卦;三,六画之上再加六画而成四千九十六卦。其一是本节所重点分析的“加一倍法”与“相荡”的生成模式。其二“三爻各三变”之法未详,由上面分析及所录推测为“相荡”的生成模式,即分别于八贞卦上加八悔卦而成六十四卦。其三是六而六之而成四千九十六卦,是“相荡”模式的推演和制用。韩邦奇认为此卦爻之三变还不完备,它并不是《周易》义理的全部,“义理无穷”,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和穷究。

此处张静思所概括的“卦爻三变”法,是韩邦奇对朱熹易学思想的阐发和“意见”,是韩邦奇所“发朱子之未发者”的精要总结。在讨论《周易》之卦爻变化中,《周易》之生化模式对韩邦奇之宇宙生化思想有直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