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韩邦奇易学思想研究:朱熹传承与宇宙生化体系

韩邦奇易学思想研究:朱熹传承与宇宙生化体系

【摘要】:韩邦奇《启蒙意见》也是在主要阐发《易学启蒙》而兼采《周易本义》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其宇宙生化体系。韩邦奇之易学思想直接承继于朱熹。[9]尽管如此,韩邦奇易学宗旨乃宋儒义理之易,非汉儒象数之易。韩邦奇在其《启蒙意见原序》中说:“是故为之备其象、尽其数、増释其辞矣,理则吾末如之何也。”

二、韩邦奇之易学宗旨

宋明新儒学于北宋兴起后,易学受到高度重视,这一时期的大多哲学家是在注解《周易》的形式下提出自己的哲学理论。《周易本义》、《易学启蒙》是朱熹重要的易学著作,其中《易学启蒙》是专门讲述象数的著作,主要是为初学者讲解卜筮卦画的方法和来源,借此阐发朱熹自己的思想理论[5]。韩邦奇《启蒙意见》也是在主要阐发《易学启蒙》而兼采《周易本义》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其宇宙生化体系。

关于易学之传承演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易类小序》有概括如下:

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禨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理,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6]

从总体上看,《周易》之传承有“两派六宗”:一派主象数,始于汉儒,一传京房、焦循,再传陈抟、邵雍;一派主义理,始于王弼,一传胡瑗、二程,再传李光、杨万里。(www.chuimin.cn)

朱熹批评汉儒的象数之学脱离义理而言象数,王弼、程颐的义理之学脱离象数而言义理。同样,他认为时人说易或者主文义而支离散漫,或者主象数而牵合附会。朱熹于《易学启蒙·原序》中说:

圣人观象以画卦,揲蓍以命爻,使天下后世之人,皆有以决嫌疑,定犹豫,而不迷于吉凶悔吝之涂,其功可谓盛矣。然其为卦也,自本而干,自干而支,其势若有所迫而自不能己。其为蓍也,分合进退,纵横逆顺,亦无往而不相值焉。是岂圣人心思智虑之所得为也哉!特气数之自然形于法象,见于《图》、《书》者,有以启于其心,而假手焉耳。近世学者类喜谈《易》,而不察乎此。其专于文义者,既支离散漫而无所根著;其涉于象数者,又皆牵合傅会,而或以为出于圣人心思智虑之所为也。若是乎,予窃病焉。[7]

朱熹兼采象数和义理,认为《周易》本是卜筮之书,象数在先,义理是在对象数不断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说:“《通书》言:‘圣人之精,画卦以示;圣人之蕴,因卦以发。’精是圣人本意,蕴是偏旁带来道理。”[8]此中“圣人本意”是圣人所得气数之自然而以象数表示出来,卦辞、爻辞是对卦体之象和卦爻之变的解释,因而才有义理。

韩邦奇之易学思想直接承继于朱熹。他认为朱熹之《易学启蒙》继承邵雍“加一倍法”思想,“为之本图书,为之原卦画,为之明蓍策,为之考占变,于是乎,《易》之先后始有其序,而理数辞象之功懋矣。”(《启蒙意见原序》,《启蒙意见》)朱熹的贡献在于重新找回《周易》之理数辞象,就是使人明白《周易》乃理数辞象而已。他同样认为“圣人观象以画卦,因数以命爻,修辞以达义,极深以穷理,《易》以立焉”(《启蒙意见原序》,《启蒙意见》),《周易》的形成是由象数到义理的过程,不可尽取义理而弃象数或者尽取象数而弃义理,应该兼而有之。想得其义理,必须从其象数入手。所以他和朱熹一样,很重视象数之学,其《易占经纬》一书就是专门阐述卜筮之法,《启蒙意见》也是专门讲解象数之学。门人白璧评价说:“(先生)明于数学,胸次洒落,大类邵尧夫。”[9]尽管如此,韩邦奇易学宗旨乃宋儒义理之易,非汉儒象数之易。《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总结说:“其宗旨则宋儒之易,非汉儒之易也”[10]。韩邦奇在其《启蒙意见原序》中说:“是故为之备其象、尽其数、増释其辞矣,理则吾末如之何也。”他认为,《周易》乃理数辞象而已,象数辞皆有所得,惟理之难求,所以他始终以理为追求目标,不敢冒然说已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