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段解释是针对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而发。将此图较之韩邦奇太极图可知,两图之阴阳位置、趋势非常相似。......
2023-11-28
一、《启蒙意见》及其影响
韩邦奇易学著作很多,如前面所述主要书目有:《启蒙意见》、《易占经纬》、《卦爻要图》、《易林推用》和《易说》。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启蒙意见》一书。根据韩邦奇《启蒙意见序》写于明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可以推知《启蒙意见》应成书于此前不久。此时,韩邦奇年方二十五,学《易》初有所得,对宇宙世界之生化演变有所认识,这都体现于《启蒙意见》中,所以宇宙生化模式是他早期哲学思想的表现。他则自谦地说:“奇也,鲁而善忘,诵而习之,有所得焉,则识之于册,将以备温故焉。奇也,愚而少达,思而辨之,有弗悟焉,则自为之说,将以就有道焉。”(《启蒙意见原序》,《启蒙意见》)
《启蒙意见》乃因阐释朱熹《易学启蒙》而作。从其内容上看,此书不仅摘录《易学启蒙》内容进行阐释,也摘录朱熹《周易本义》的部分内容进行阐释,所以可知韩邦奇易学思想主要来源于朱熹。《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有关其记载如下:
是编因朱子《易学启蒙》而阐明其说:一卷曰《本图书》,二卷曰《原卦画》,皆推演邵氏之学,详为图解,三卷曰《明蓍策》,亦发明古法而附论近世后二变不挂之误,四卷曰《考占变》,述六爻不变及六爻递变之旧例,五卷曰《七占》,凡六爻不变六爻俱变及一爻变者皆仍其旧,其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变者则别立新法以占之,所列卦图皆以一卦变六十四卦,与焦延寿《易林》同……[1]
《启蒙意见》主要有“本图书”、“原卦画”、“明蓍策”、“考占变”和“七占”五个部分的内容,其中前四个部分的名称与朱熹《易学启蒙》的四个部分名称相吻合,所以可谓是“因朱子《易学启蒙》而阐明其说”。由于朱熹《易学启蒙》是为阐明邵雍易学思想而作,所以总而观之,韩邦奇易学思想既是朱熹易学思想的阐明,也是邵雍易学思想的推演。
韩邦奇易学思想在明代颇有影响。韩邦奇在世期间,《启蒙意见》至少有四次刊刻如下:
1,武宗正德九年,1514年,时韩邦奇三十六岁。平阳府同知古檀李沧刊刻。
2,世宗嘉靖十三年,1534年,时韩邦奇五十六岁。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濮阳苏祐刊刻。(www.chuimin.cn)
3,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时韩邦奇六十二岁。《性理三解》中之《启蒙意见》五卷,樊得仁刻本。
4,世宗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时韩邦奇六十四岁。《性理三解》中之《启蒙意见》五卷,樊得仁刻本。
从现存的材料看,此书的第一次刊刻为明武宗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距离成书时间有十一年多,但是韩邦奇《启蒙意见》之易学思想的传播并不是从第一次刊刻才开始。正德九年李沧在《跋启蒙意见后》中说:“沧世传其《易》,亦尝藉是以成名矣。熟读之余,不能不欣动而有所爱慕焉,故乐为之梓且述其意,以识岁月云。”(李沧《跋启蒙意见后》,韩邦奇《启蒙意见》)说明韩邦奇在《启蒙意见》成书后便以其思想传授与人,不待此书刊刻后。在当时跟随韩邦奇学《易》的学生有材料可查的就有李沧、王赐绂、张士荣、张思静、赵子春等。王赐绂和张士荣根据韩邦奇“以三百八十四变为经,四千九十六变为纬,经者《易》爻辞,纬取《易林》附之,占则一以孔子占变为主”[2]的原则次第编成《易占经纬》。张思静面受“卦爻三变图说”思想而感叹说:“尽之矣!”[3]赵子春也从韩邦奇易学思想中学到了阴阳消长、进退存亡之道。
《启蒙意见》在明代经过多次刊刻,对当时学者的影响也有迹可寻。明章潢(1527-1608年)《图书编》一书中有不少图形和文字直接摘录自《启蒙意见》,虽然他在书中没有明确说明所录资料来源。明代后期学者周一敬,他用二十九年的时间对韩邦奇《启蒙意见》一书进行详细注疏,因而著有《苑洛易学疏》四卷,他此书收录于四库存目中,《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说:
一敬,衢州人,崇祯戊辰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初,韩邦奇作《启蒙意见》五卷,推阐河洛之义与卜筮之法,一敬因而疏之,自万历甲寅至崇祯壬午,凡二十九年乃成,于原书次序稍为易置,亦颇有删削,自序谓韩子以开明初学为心,故疏从其详。此书以溯源明理窃附前人,故多遗末而寻本云。[4]
由此可知,韩邦奇《启蒙意见》在其当代的影响不容忽视。
清代,《启蒙意见》作为韩邦奇《性理三解》之一,与《正蒙拾遗》、《洪范图解》一起又经过二次重刊,分别为:乾隆十六年,文林郎朝邑知县成邦彦刊本;嘉庆七年,谢正原刊本。韩邦奇易学思想对后人的影响一直在继续。
有关韩邦奇哲学思想研究的文章
公留食,出生韮一品、汤粟数盂,邦奇饱食之。初在吏部任职时,由于刚正不阿、秉公办事,得罪了一些重要官员,后因上疏评论时政之缺失而谪为平阳通判。韩邦奇、韩邦靖兄弟情谊深厚,其孝悌之举备受乡人赞许且广为流传,乡人为之立孝悌碑,以为楷模。......
2023-11-28
韩邦奇先后为《正蒙》作过两次注解。继见兰江张子廷式《正蒙发微》,详尽及于易者。从少年至老年,韩邦奇一直坚持不断地对《正蒙》进行研究和解读。韩邦奇在序中提到时人对《正蒙》的注有《正蒙发微》和《正蒙会稿》。韩邦奇对《正蒙》的研究和理解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可以说是贯穿了韩邦奇的一生。......
2023-11-28
一、古籍文献:1.[明]韩邦奇.苑洛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2.[明]韩邦奇.韩苑洛集[M].清嘉庆七年朝邑刻本,1802.3.[明]韩邦奇.韩苑洛集[M].清道光八年朝邑刻本,1828.4.[明]韩邦奇.性理三解[M].清乾隆十六年朝邑刻本,1751.5.[明]韩邦奇.性理三解[M].清嘉庆七年朝邑刻本,1802.6.[明]韩邦奇.启蒙意见[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7.[明]韩邦奇.......
2023-11-28
由此可知,关学史上有关韩邦奇的研究很少,其生平事迹几乎不出冯从吾《关学编》所述之内容,而所关注的也主要是韩邦奇有关涵养功夫方面的论说。这对研究韩邦奇哲学思想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有关韩邦奇的易学研究从明代就开始,当今易学研究者对韩邦奇易学思想也有所关注。......
2023-11-28
自幼被称为“奇童”,十四岁考中举人,二十一岁与韩邦奇同年考中进士,仕至山西布政司左参议,英年早逝。韩邦奇、韩邦靖兄弟孝友,乡人为立孝悌碑。是年,韩邦奇生。是年,闰正月初一日子时,弟韩邦靖生。是年,韩邦奇随父亲韩绍宗在福建任上。是年,韩邦奇侍父自闽入觐。冯从吾《关学编·苑洛韩先生》曰:“年十四,举于乡。”......
2023-11-28
本论文试图通过对韩邦奇哲学思想的剖析,丰富明代哲学发展历程的研究。目前关于韩邦奇的文献资料整理和哲学思想的全面研究,在学术界还没有全面的涉及。此两篇文章都是在主要研究《正蒙拾遗》的基础上考察韩邦奇哲学思想,而还没有在综合韩邦奇所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作考察。......
2023-11-28
道的初义指的是道路,是人物行为活动所必经由的道途。又言“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道是没有形体的,阴阳迭运变化的历程和规则也是没有形体,这没有形体的道是有形之物所以生成的根本和依据。[36]这就是说,张载继承《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说法,解道为阴阳变化的过程,即气化的过程。程朱主要以“理”解“道”。......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