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探究

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探究

【摘要】: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依赖性逐渐减少,独立性增强。职业教育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尤其是顶岗实习,让学生独立体验和操作,在实践中积累感性知识、运用理性知识,并发展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四、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及其家长

(一)职业技术院校学生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既是客体又是自我管理的主体。学生是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觉工作、自立生活的主体,但在其管理体系中,学生是唯一的客体。学生是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者,同时接受着职业技术院校、企业、政府的管理和监督。

当然,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正处于人格日趋成熟和完善的关键时期,在发展心理学中,职校学生大多数属于青年早期(14~18岁)或中期(16~24岁),是人生最宝贵的时期。为了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有一定生产技术技能的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特点,熟悉和掌握他们智能发展和思想发展的规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1.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

(1)生理发育达到高峰,这个时期人体各器官系统已日臻成熟。

职业技术院校中,男同学身高增长速度已趋缓慢,转向肌肉的生长而显得粗壮,女同学身高增长基本停止,转向皮下脂肪的聚集而显得丰满,男女同学身体的一切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均已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

(2)智能发展高峰。

国内外心理学工作者研究表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智力发展已初步成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对事物的看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合理的、抽象的和辩证的思考。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是智力成熟的重要标志。

(3)情感发展高峰。

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生活领域的不断扩大,社会交往的不断增多,学生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日益丰富,对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关系的情感体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感体验,对异性的情感体验等,都已日趋成熟。

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发展上的特点,具备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条件,他们在智力、体力、情感、意志等诸方面都能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学习和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

2.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的特点,既有普通学校学生的一般性特点,也具备自身独特的心理特点。这里陈述的主要是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

(1)职业的自尊心理。

所谓职业的自尊心理,主要表现是:学校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与向往。学生在学期间,既要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又要掌握未来工作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来讲,升入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实际上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将从事的职业。因此,他们绝大多数热爱自己的专业,并逐步构成了职业自尊心理。但由于传统偏见,社会一部分人鄙薄和轻视职业技术院校,尤其是对某些专业,由此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刺激学生对职业的自尊心,以致动摇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信心。

(2)职业的求知心理。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绝大多数是自己自愿选择的,学习内容的专业化比较突出。为了掌握更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学生们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由于职业技术院校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加强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使教学更具有形象性和生动性,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所以为了职业而反映的求知心理,构成了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

(3)职业的审美心理。

爱美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取向。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接触生产、接触社会的机会和条件多,他们的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这就使他们对美的看法有了更丰富的意义。一般而言,人们对美的追求更具有社会性,追求气质、仪表、言谈举止的美,注重环境、服务、交往的美,向往美的理想和职业等等。职业的审美心理是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心理特点的一种重要表现。学校应不断以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4)职业的创造心理。

所谓创造心理,是指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有创造性的见解,使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占主导地位。一般来说,职校学生不仅要掌握文化与专业的基础知识,增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运用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产实习和社会服务劳动,把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就会逐渐形成学生的创造心理。而且,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后,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而敢于创新,主要表现为在学习、生活和生产实习中往往能提出自己的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创造思维是各种思维能力的核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相关。在职业技术教学活动尤其是顶岗实习中,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概念、原理、程序、规则,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不唯书不唯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判断问题的解决方式和途径,并实施操作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求异意识,肯定学生的独创精神。学生这种创造心理和思维上的创造性对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具有重要意义。

(5)职业的竞争心理。

由于现在的毕业生几乎是“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学生毕业后的出路如何,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备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素质。优者将被优先录用,劣者就将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因此,学生从入校门到毕业前,都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将来就业的现实,决定了每个学生都要充满信心,自立图强,展开一种竞争。这种激烈的职业竞争意识,便形成了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竞争心理。

3.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行为特点

(1)比较强的独立性。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依赖性逐渐减少,独立性增强。学生独立生活能力不断提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逐渐形成,社会经验逐渐丰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www.chuimin.cn)

(2)容易散漫。

从入学那天起,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就初步确定了未来的职业,当入学前的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发生矛盾时心理会产生动荡,表现为情绪低落,学习消极,对社会活动不感兴趣,或不予参加,行为上容易自由散漫,需要教师加强教育。

(3)注重技能性。

这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也是学生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基本要求。因此,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容易忽视理论学习,注重技能训练。职业教育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尤其是顶岗实习,让学生独立体验和操作,在实践中积累感性知识、运用理性知识,并发展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学习的能力,使知识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自觉的行动,提高知识掌握、能力发展的质量,同时也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鉴于职校学生的这些特点,职业技术院校既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而顶岗实习,正是兼顾了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能力养成。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4.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思想特点

(1)理想的具体化。

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这是青年学生的共同心理。而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从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幻想就变成了现实。很多学生在上职业技术院校之前的那种朦胧的、抽象的,甚至带有幻想色彩的理想,在进入职业技术院校的时候立即变得明确起来,而且逐渐从客观上被具体化了。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抱着“走着瞧”的态度,对前途失去信心者不乏为例。如果对其职业动机加以剖析,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追求经济报酬的“实惠型”;二是追求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施展型”;三是追求社会目标,即具有社会理想和责任感的“理想型”。学校必须针对不同类型的情况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把他们的理想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追求的现实化。

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专业定向教育,学生学习的专业,就是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对职业的向往,也就成了对现实的追求,进而产生了学得一技之长的欲望。意识上的潜在能量开始转化为实际技能技巧;往日的追求,如今已变成现实。但是,由于学生渴望掌握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技能,易出现忽视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提高的倾向,背离了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向,这是必须及时加以纠正的。

(3)坚定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在职业选择中,职业意识是起决定作用的心理因素。在从业过程中,职业意识又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也是体现思想教育的基本特点,形成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因此必须把职业意识放在特殊地位予以重视。

(二)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家长

家长,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重要辅助力量,也可以说是管理的主体之一。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家长应该主动与实习指导教师沟通联系,指导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共同管理好学生。作为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顶岗实习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正确认识顶岗实习,而不是对顶岗实习存在偏见,否则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会过分注重工资待遇而不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其次,家长对学生的管理不应该过分溺爱和维护,对学生的管理应严慈并存,并在生活细节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顶岗实习中,家长对实习的正确认识,家长在得知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恰当反应,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家长与学校相互配合,双管齐下可以提高顶岗实习的管理质量,而学校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加强联系,帮助家长认识问题,帮助家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家长要树立起管理学生的主动意识。毕竟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很多还是未成年人,尤其是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对于这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家长和学校同样负有责任。所以,家长应主动承担起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责任,主动与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联系、交流,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家长也可以把自己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期望和意见反馈给学校。当发现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出现问题时,及时与实习指导教师或者专业负责人联系,便于以积极的态度妥善解决问题。

【注释】

(1)Dale Williasms.Learning from Working.Texarkana:Southwest Publishers,1967.

(2)Nancy Ahiang.A Guide to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grams in Post‐Secondary Institutions.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Cooperative Education,1988.

(3)Kenneth G.Ryder,James W.Wilson and Associates.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a New Era:Understand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Links Between College and the Workplace.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7:8.

(4)陆剑杰.时间问题与矛盾问题新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35‐137.

(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36.

(6)卢正芝.凯辛斯泰纳劳作教育理论简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2):106-109.

(7)[德]乔治·凯辛斯泰纳.凯辛斯泰纳教育论著选[M].郑惠卿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6.

(8)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194.

(9)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