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集中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第二阶段是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训练,学校和企业分别派出指导老师进行指导。......
2023-11-28
一、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在我国的提出
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顶岗实习自产生至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了解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的历史发展轨迹,有助于我们在历史的基础上理解顶岗实习的现状,分析和探讨顶岗实习存在的相关问题。
在古代,我国没有顶岗实习,但从广义上来看,顶岗实习作为一个实践性的认识过程,它与古代教育家们教育重行的思想与实践有质的相通之处。比如,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了“劳教合一”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行为本”说,宋代出现了“知先行重”说,明朝有“知行合一”说,而清代有“格物致知”说等等。在这些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教育家们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提倡教育笃行。对于“行”,即实践,他们各自的观点所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比如有的思想家强调“行”是“知”的最终目的,有的思想家则强调“行”是“知”的必经过程。虽然他们各自的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但相同的是他们都认识到“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都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要重“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会在一定的时间单独或结伴出游,在旅游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了解地域文化、考证历史事实,这样的学习方式被一些学者称作“游学”。对于游学的较早记载见于《学记》。游学最典型的实例当属《史记》之作者司马迁。这种“行为重”的笃行思想为师范教育实习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些“行为重”的笃行教育思想虽然谈不上是顶岗实习,却为顶岗实习的产生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
职业技术院校的顶岗实习最早源于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针对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而轻实习”的现象,黄炎培在《职业教育实施之希望》一文中指出:“职业学校必须与社会相沟通,于功课切不可重理论而轻实习,于训练万不可长惰性而废服劳。否则,其结果仅存职业学校之虚名,按其实际,学校自学校,职业自职业耳。”(18)从“仅存职业学校之虚名”的学校毕业的学生如何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而社会又不断地需要人才。黄炎培描述当时职业界人才供需矛盾时说道:“今职业界亦感人才之难矣。求事者纷纷,合格者绝少。”
在黄炎培的极力倡导下,许多职业技术学校开始重视实习工作,并根据各校自身特点创办工厂、小商店、小农场、家事练习室、学生银行等,供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操练和实习之用。然而,时间一久,校办实习场所的先天不足逐渐显露:学校“所教的,所设备的,都是假设的,不合实用”,与社会实际相比,尚有很大距离。黄炎培主张解决学生实习问题,“最好与现设之工厂合作,则较易负此责任”,强调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服务,因而具有社会性。黄炎培在《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中提出:“假设实习,不如实地实习,学校附设机关实习,不如送往社会机关实习。”只有让学生到社会上的对口单位去实习,才能把所学的知识更好地结合实际,培养的人才才能符合社会的需求。黄炎培早期的这种职业教育思想为以后的办学思路奠定了基础。后来的实践也证明,“实习走社会化道路”,是职业学校行之有效的办法。(19)(www.chuimin.cn)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也逐步引入我国。“双元制”的核心思想是“学校和企业合作,以企业为主,突出企业培训;理论和实践结合,以实践为主,注重技能培训。”其实质与黄炎培的“社会化办学”思想有共通之处,只不过“双元制”是制度化、规范化的产物。正是借鉴了这一模式,我国职业院校才开始出现了“顶岗实习”,并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逐步形成共识,成为该领域较为普遍的培养模式。
到2005年我国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深刻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基于职业岗位的、真实的、参与工作过程的实践,以真实工作环境为基础的工与学结合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
在1957年至2005年的有关教育和职业教育政策文件中,最早出现“工学结合”一词的是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该文件提出,“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此前,1957—1990年的政策文件中一直使用“半工半读”一词。1991年以后至2005年初职业教育围绕“产教结合的办学路子”进行积极探索,实行校企合作。至2005年3月2日,原教育部部长周济在职业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要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三个转变”中又一次提到“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目前职业技术院校中的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企业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具体指代的是“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1”。顶岗实习不同于其他实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在工作岗位上独当一面,与相同岗位的职工干同样的工作。学生毕业后可选择在将要从事的岗位顶岗实习,整个过程中接受企业的培训,校企双方共同管理,实现校企双赢。
有关职业技术院校顶岗实习研究的文章
第一阶段集中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程的教学;第二阶段是根据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到相应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训练,学校和企业分别派出指导老师进行指导。......
2023-11-28
企业方应该将顶岗实习学生视同正式员工,采用同一管理标准,严格约束,统一管理。三是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学校派指导教师全程到顶岗实习单位跟踪,实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
2023-11-28
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实习标准,促进职业技术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范化、制度化。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双方应进行共同管理,制定过程管理的制度和考核办法。为了实现顶岗实习的网络化管理,职业技术院校可以自主开发顶岗实习网络管理平台。......
2023-11-28
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顶岗实习是基于产学研合作发展起来的,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科技、教育与经济的结合。1995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可见,顶岗实习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
2023-11-28
学校教育课程是实施顶岗实习课程的基础。组织教育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尤其是顶岗实习相关的法律、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并采取激励措施调动相关主体的参与积极性。......
2023-11-28
(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目前顶岗实习的实施情况来看,顶岗实习的学生容易出现不能正视岗位分配、不能正确对待工作中的挫折、环境适应能力差、情绪波动幅度大等一系列问题。......
2023-11-28
职业技术院校学生,依赖性逐渐减少,独立性增强。职业教育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尤其是顶岗实习,让学生独立体验和操作,在实践中积累感性知识、运用理性知识,并发展为自己的实践性知识。......
2023-11-28
(四)校企合作背景下“TAFE”学院顶岗实习的特征1.顶岗实习与教学的规范化与体系化“培训包”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成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国家认证部分与非国家认证部分。......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