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连市工运史工作转移及报告

大连市工运史工作转移及报告

【摘要】:适时实现大连市工运史工作重点的转移 ——在大连市工运史工作委员会二届一次委员(扩大)会议上的报告1994年10月18日大连市工运史工作委员会1992年5月6日成立以来,近两年半时间,在市总工会常委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成果如下:1.编纂、出版了140万字的《大连市工会志》。交流、推广了大连市工运史工作的先进经验。

适时实现大连市工运史工作重点的转移
——在大连市工运史工作委员会二届一次委员(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1994年10月18日

大连市工运史工作委员会1992年5月6日成立以来,近两年半时间,在市总工会常委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成果如下:

1.编纂、出版了140万字的《大连市工会志》(刘功成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其资料之丰富,篇幅之巨大,居全国现已公开出版发行的城市工会志之首;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独到之处,受到专家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好评,被新闻媒体誉为“中国工会第一志”,《人民日报》(海外版)、《辽宁日报》等报刊对此作了评论。这部大连市工会百科全书的出版、发行,结束了大连工会无志可修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2.编辑、出版了35万字的《大连市工会代表大会文献》(刘功成校注,大连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将1946年至1989年召开的大连市工会1-11次代表大会的重要文献结集,献给大连市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这是全国第一本公开出版发行的市级工会代表大会文献,其存史、资治、教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3.编辑、出版了26万字的《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兴起》一书(刘功成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以新发掘出来的大量的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充分证明了大连是中国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发源地,并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合理化建议活动从大连兴起,进而发展到全国的过程及其历史经验,对推动当前的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深入发展,不乏借鉴的意义。

4.写作、出版了13万字的《李鸿章甲午战争》一书(刘功成著,大连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00周年,大连是甲午战争的主战场之一,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大连市委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精神,我参加了“大连市甲午战争学术研讨会”,为其提供了论文,并出版了这本专著,受到有关领导、专家的肯定和好评。《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重要媒体发表了书讯。

5.编辑和内部出版了两本《大连工运史研究资料》,合计近20万字。交流、推广了大连市工运史工作的先进经验。

6.为完成大连市政府和上级工会布置的编史修志任务,制定了《大连市志·工会志》篇目(讨论稿)和《大连市工会年鉴》编写提纲,提交本次会议讨论。

7.抓了县(市)区总工会的修志工作。召开了县(市)区工会志编纂的专门会议,并对一些县(市)区工会志的编纂进行了具体的业务指导。目前全市10个县(市)区已有6本工会志问世。

8.自今年7月份起,对全市工运史编纂成果进行征集、评奖活动。截至9月末,共征集到工会史志、厂(局)史志、劳模传略等大连工运史研究成果81本,从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13个,使大连工运史研究资料中心(设在工运史研究室)初具规模。

9.承办了“全国首次工会史志编写研讨会”。出席会议的全国20多个省、市的工运史工作者听取了我市工会编史修志工作情况介绍,并讨论了《大连市工会志》篇目,对提高工会志编纂质量起到积极作用。(www.chuimin.cn)

10.召开“纪念大连市合理化建议活动兴起45周年座谈会”。《大连日报》等新闻机关对此作了报道,对全市合理化建议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11.经过周密论证,并建议市总工会开展大连工会建会7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了建会70周年纪念封、征文评选活动和摄影书法作品展、板报展、文艺演出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纪念活动,扩大了工会的社会影响,推动了全市工会工作的开展。

12.完成了上级工会和大连市委、市政府、市政协等有关部门布置的编史修志任务;接待辽宁省内外、工会系统内外的来访者50余批100余人,向他们介绍了大连工运史和大连市工运史工作。

13.举办了“大连市工运史工作巡礼”展览。在市总工会、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陈列馆等处进行了展览,宣传了大连工会和大连市工运史工作。

14.组织召开了“大连市第六次工运史工作会议”。为此调查了近百家企事业单位工会的工运史工作情况,帮助总结先进典型经验 6份,树立先进集体14个、先进个人35名,向市总工会提议并获准为10人记功。

由于上述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已经实现了大连市第五次工运史工作会议提出的工运史工作重点的转移,即已经突破了单纯的工会史志编纂的工运史工作的格局,进入以工会史志编纂为基础,以工会大事记、资料积累为日常工作,以工运史研究成果服务于现实为重点的新阶段。

今后的二、三年,大连市工运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在认真搞好工会史志编纂,完成历史欠账补偿任务的基础上,坚持把工运史工作作为工会经常性的重要业务,建立起正常的工作秩序,特别是要把地方工运史作为对全市工会会员、职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工运史研究成果为现实服务的作用。

工会史志编修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今后仍然不能放松这项工作,特别是要认真搞好《大连市工会年鉴》的编写和出版发行工作。今天的会议,主要是讨论和落实这项工作,下面,我先谈点情况和想法。

《大连工人运动史》(1879-1949)和《大连市工会志》(1923-1990)的出版发行,标志着我市工会的编史修志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历史欠账补偿性任务。1990年之前的大连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历史概貌已大体搞清楚。这是我市工会经过近15年努力奋斗的结果,是一件有益当代,惠及后代,彪炳千秋的大事。为发扬成绩,建立起全市工运史工作的正常秩序,避免大连工会史志编纂工作再出现新的“欠账”,并充分发挥工会史志编研成果对现实工作的指导作用,10月11日,市总常委会作出决定:接续《大连市工会志》的下限,编写、出版《大连市工会年鉴》,1991、1992、1993、1994年合卷于1995年初出版发行;此后,每年一编撰,每两年合卷出版,形成制度,坚持下去;要求市总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和各产业工会、县(市)区总工会及基层工会组织应予重视,通力配合,保证按时按要求完成各自分担的编写和发行任务。

为保证《大连市工会年鉴》编撰任务的完成,根据市总常委会的决定,成立《年鉴》编委会。其人员组成是:以现任市总主席和副主席为顾问,分管工运史工作的副主席为主任,秘书长和工运史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为副主任,各部门、产业工会、县(市)区总工会的一把手为委员,在职在任,离职离任,因职设人,负责各自所在单位承担的稿件的审稿和从编写到发行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应选择1~2名熟悉工会业务、文字水平较高的同志为撰写员。在这里,我们要求各位编委将本单位撰写员名单于一周内报编委会办公室(设在工运史研究室)。编委会办公室定于10月25日举办撰写员培训班,随即开始编写工作。年内,撰写员须将各编委审定后的稿件送交编委会办公室,由办公室提出修改意见,指导修改,明年初统稿,五一国际劳动节之前出版、发行。

[原载《大连工运史研究资料》总第八辑,大连市总工会工运史研究室编,1994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