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与中国五一运动史 ——兼为纪念《“五一”MayDay运动史》发表80周年中国五一运动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李大钊是这一运动最卓越的组织者和最优秀的领导者。这一天,《新青年》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了李大钊撰写的《“五一”MayDay运动史》一文。因此,李大钊《“五一”MayDay运动史》的发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受到广泛的欢迎。李大钊把中国五一运动作为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2023-11-28
《中国五一运动史》[1]跋
我在从事工人运动史研究的20多年间,收集到近百万字的中国五一运动史料,但一直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研究,囿于才疏学浅,企盼专家的著作面世,这些史料便一直搁置在书柜里。不知何故,对中国五一运动的历史研究,至今无人问津,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人生苦短。年届花甲,惟恐多年积累的五一运动史料身后流散,几成心病,故从2006年元旦开始,对这近百万字的中国五一运动史料进行梳理,拼搏近3个月,精选出35万字,编辑成《中国五一运动史文存》(同事林伟录入计算机排版并加以校注),草就成近20万字的《中国五一运动略史》,不揣冒昧,在五一国际劳动节120周年前夕,冠以《中国五一运动史》书名出版。这实为两本书合一。合一可名《中国五一运动史》(有《中国五一运动史文存》为《中国五一运动略史》之补充),若分开则不可。因既名“略史”,内容便不如史之全面,行文便不如史之考究,如一般史书的总提分述之法,是在大标题之下,有一两段的概述,然后引出小标题。《中国五一运动略史》便没有这样,而是在大标题之下,径直列出小标题,从“略史”之简也。
本书的名称——《中国五一运动史》,有人会觉得稀奇或疑惑。中国五一运动的概念对于现时的人,是有些生僻,但对于中国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的历史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其他概念比它的内涵更准确。在中国,5月1日不像在欧美那样,先以五一运动的形态(1886-1889年),后以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形式(1890年以后)出现;而是先以纪念五一劳动节的形式(1908-1919年),后以五一运动的形态(1920年以后)出现的。但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而且在中国五一运动形成以后,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便成为五一运动的代名词。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中共中央及其各级地方组织的文告中,多以“纪念五一劳动节”一词取代“五一运动”,但其精神实质则是完全一致的。这正像用“国民党统治区”一词取代“白区”的概念一样,其实质内容并没有发生变化。
本书统称1920年以后中国各地的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为五一运动,除为全书概念的前后统一,还因为“五一”最初是作为一个运动出现的,且一直保持着现代汉语“运动”一词的本意。在中国,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不只是5月1日的事情,而通常是包括了“五一”节之前的4月和“五一”节之后的5月(即所谓的“红五月”)。一般在3月份,有时候甚至在年初,各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便发出开展五一纪念活动的指示或通知,把每年一次的“五一”节及其前后的工人斗争,称之为五一运动实在比称“纪念五一劳动节”更为恰当。(www.chuimin.cn)
我曾在《中国工运史学科概念及其内涵》一文中提出:“中国工运史学科概念的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1.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史;2.中国工人罢工史;3.中国工会史;4.中国五一运动史。”(《科学中国人》,2000年第10期)关于前三方面,都有史著问世,都已成体系。惟这第四方面,我虽呼号近20年,仍未见来者,但我仍坚持认为中国五一运动史不仅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不可或缺的内容,应在中国工运史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应形成自己的体系,成为中国工运史学的一个分支。那么,中国五一运动史的体系应该如何架构?内涵主要应该包括哪些?这是本书力图用立意谋篇、选材行文来诠释的问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求索当否,交由读者评说,敬请读者指正,先此鸣谢。
本书使用资料繁多,引用出处的脚注虽200有余,恐仍有疏漏或标注不当之处,在此谨向被疏漏或标注不当的作者致歉和致谢,恭请海涵和批评。因成书时间仓促,行文多有臃赘之笔,引文多有不简之处,剪裁或有生吞活剥之段落,观点或有值得推敲之语句,错误和不当之处亦恐不能免,聊为抛砖引玉尔,倘若能引出中国五一运动史的经典之作或百家争鸣,拙作即使成为众矢之的,不亦乐乎。
2006年3月30日草就于大连
【注释】
[1]《中国五一运动史》:刘功成林伟编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有关中国工人运动史研究30 年文选的文章
李大钊与中国五一运动史 ——兼为纪念《“五一”MayDay运动史》发表80周年中国五一运动发端于20世纪20年代初,李大钊是这一运动最卓越的组织者和最优秀的领导者。这一天,《新青年》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发表了李大钊撰写的《“五一”MayDay运动史》一文。因此,李大钊《“五一”MayDay运动史》的发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受到广泛的欢迎。李大钊把中国五一运动作为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2023-11-28
中国五一运动略史五一运动是全世界工人阶级的伟大革命运动,是国际工人运动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五一运动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发生,成为世界五一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史的重要方面。但关于中国五一运动的形成及其发展状况,迄今尚无人进行深入的研究,略有涉及的几篇文章,不系统不全面,且多疏漏和错误。根据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1890年,国际无产阶级第一次举行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
2023-11-28
中国工会的产业原则及产业与地方相结合组织领导原则的确立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工会章程》(修正案)的“组织制度”中规定:“中国工会实行产业和地方相结合的组织领导原则。”......
2023-11-28
工会志模式述论工会志是记述工会会情的资料性著述。辽宁省的《辽阳市工会志》、《抚顺市工会志》、《鞍山市工会志》,河南省的《郑州市工会志》及《四川省总工会志》等属这种模式。因此这种工会志模式在工会修志之初得到推行,尤以黑龙江省总工会的推行最为有力。为了解决大编式存在的问题,一些工会志编纂者推出了小编式。......
2023-11-28
重温中国近代史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 ——在大连市政协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江泽民同志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话话中指出:“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在鸦片战争150周年之际,为重温中国近代史,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市政协召开这次座谈会,这是非常必要的。......
2023-11-28
国难国耻永矢不忘 ——在“旅顺万忠墓纪念馆”的演讲1995年11月21日今天,我怀着不同寻常的心情来到旅顺,向万忠墓纪念馆赠送大连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新著——《李鸿章与甲午战争》一书,并带领大连工人大学的部分师生参观万忠墓纪念馆的预展。......
2023-11-28
工会志《人物》设置散论 ——10部工会志《人物》述评“方志半人物”是中国地方志的传统。兹将这10本工会志的《人物》设置情况分述如下。它按入志人物品类设置两章:《第一章工运人物》、《第二章劳动模范》。对于工会志来说,这样设置《人物篇》是非常恰当的。......
2023-11-28
五卅运动在大连 ——兼论大连地区大革命高潮1925年爆发的五卅运动,掀起全国大革命的风暴,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本文着重介绍五卅运动在大连的情况,并以此为中心简略地论述大连地区的大革命高潮。二者关系是以前者为主,略涉后者,以便对五卅运动在大连的意义作一点探讨。大连沪难救济会决定召开全市人民追悼五卅烈士大会,壮大爱国反帝运动的声势,使大连广大民众继承先烈的奋斗精神,反抗民族压迫。......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