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工会志模式述论:探索中国工人运动史30年

工会志模式述论:探索中国工人运动史30年

【摘要】:工会志模式述论工会志是记述工会会情的资料性著述。辽宁省的《辽阳市工会志》、《抚顺市工会志》、《鞍山市工会志》,河南省的《郑州市工会志》及《四川省总工会志》等属这种模式。因此这种工会志模式在工会修志之初得到推行,尤以黑龙江省总工会的推行最为有力。为了解决大编式存在的问题,一些工会志编纂者推出了小编式。

工会志模式述论

工会志是记述工会会情的资料性著述。其内容包括工会自身建设活动和社会职能活动两大方面。在编纂形式上有大编式、中编式和小编式三种。中编式工会志同大编式工会志和小编式工会志相比较,在解决结构问题及部门工作交叉问题,反映工会的本质、活动规律,体现会情的联系性、整体性和宏观特色、时代特色,增强志书的认识价值和使用价值,达到经世致用目的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因而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

一、大编式、小编式的利弊

所谓大编式,是指工会志的“志”体分为《组织篇》、《工作篇》。辽宁省的《辽阳市工会志》、《抚顺市工会志》、《鞍山市工会志》,河南省的《郑州市工会志》及《四川省总工会志》等属这种模式。以《辽阳市工会志》为例,其《组织篇》设六章:第一章辽阳市(县)职工总会,第二章辽阳市总工会,第三章县区工会、市地级企业工会,第四章工运团体,第五章基层工会,第六章工会干部;其《工作篇》设十一章,分别是群众生产工作,职工技术协作活动,生活福利,民主管理劳动保护,宣传教育,职工教育,女工工作,信访、法律顾问工作,财务工作,产业工会工作。

大编式工会志的“志”体章(节)设置(二级篇目)虽有差异,但篇(章)的设置(一级篇目)都是名以“组织”和“工作”。这种模式在全国已编纂的工会志中占多数。其最大的好处是编纂的组织工作比较容易进行,因《工作篇》的设置基本上是按工会的部门设置分列的,部门的分工即是篇目的内容,比较容易成稿。因此这种工会志模式在工会修志之初得到推行,尤以黑龙江省总工会的推行最为有力。但在后来的编纂实践中,人们发现大编式工会志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工会会情的某些内容容纳不下;二是工会的一些部门工作交叉难以摆布。如上列篇目的《女工工作》,同第一章至第七章及第九章的工作都有交叉,这种多向多元多触角交叉的篇目设计显然是不科学的。但我国城市工会长期以来都设立女工部,既然按部门或部门分工来列篇目,自然无法也不应当扔掉《女工工作》这一章(节)。

更难以解决的是大编式结构上的问题。工会工作的内容几倍地大于工会组织的内容,在志书的篇幅上,工作篇(章)要几倍地大于组织篇(章),一个工作篇(章)约等于或大于全书的一半篇幅。结构上的畸大畸小不符合形式美的要求,也必然影响志书记述的内容,迫使总纂或硬性压缩工作篇(章)的篇幅,把本该记述的内容砍掉,或有意扩大组织篇(章)、人物篇(章)、大事记等的篇幅,把不该记述的内容加进去,影响了志书质量。

为了解决大编式存在的问题,一些工会志编纂者推出了小编式。所谓小编式工会志,是指其“志”体的篇(章)由大编式的明目变为“暗目”,即将工会组织、工会工作分解为若干项后,径直平头分列,横排门类。《长春市志·工会志》、《南京市工会志》、《常州市工会志》及《河北省志·工会志》等属于这种模式。以《长春市志·工会志》为例,其“志”体篇横列十章:第一章工人阶级的产生与发展,第二章工会组织,第三章工会群众生产工作,第四章工会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第五章职工教育,第六章职工文体活动,第七章职工生活福利,第八章对外交流活动,第九章工会财务工作,第十章工会自身建设。

小编式工会志的“志”体篇目设计虽然与上列篇目不完全相同,但其共同点都是撤掉了大编式的第一个层次,将大编式的二级篇目上升为一级篇目。这从结构上解决了工作篇(章)与其他篇(章)篇幅不匀称的问题,大编式工会志的组织篇(章)、工作篇(章)容纳不了的会情的有关内容,可以通过增设并列篇(章)的途径纳入志书中,相对于大编式的弊端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小编式工会志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分解过细或分解不当,很难使一级篇目的内容之和恰好等于工会记述对象的外延;同一级篇目往往不都是并列关系,缺乏内在联系;没有整体性,出现了旧方志门目众多而无所统属、零乱松散的弊端,这也不能不严重影响志书的质量。

二、中编式的科学性

中编式工会志,是指以《大连市志·工会志》为代表的“志”体篇“X+4”模式。“X”(或=1,或=2,或=3)即工会自身建设活动,可作为一篇(章),径直命为篇(章)名;亦可将其一分为二,以《组织》、《队伍》名篇(章),或以《组织》、《队伍、会务》名篇(章);还可将其一分为三,以《组织》、《队伍》、《会务》名篇(章)。“X”等于几?可视入志的工会自身建设活动内容的多少而定。“4”即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活动,依其专业术语名称横列为《维护职能活动》、《建设职能活动》、《参与职能活动》、《教育职能活动》等4篇(章)。所谓“X+4”模式,就是将上述两部分依序排列,联为一体,形成工会志的“志”体篇。

中篇式的篇目设计是科学的,首先是因为它恰到好处地涵盖了工会志记述对象的方方面面。工会志的全部内涵就是工会会情。作为地方志家族中新出现的志种,它要符合志体,门类排列科学合理,这首先取决于对会情的科学分类。工会会情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工会的自身建设活动(“X”),一是工会的社会职能活动(“4”)。前者是工会组织内部的事情,后者是工会与社会相关联的事情。中国工会作为我国最大的群众政治团体,自成体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立负责地开展活动,其会情是很庞杂的,但其所有内容都无一例外地可以归并于这二者之中。

我国工会有自己的完整的组织体系和宏大的队伍及独立的会务,这是它的自身建设活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会有着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基础,这就是它的社会职能。维护职能反映了职工群众对工会的基本要求,是工会组织的本质性的体现,是搞好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建设职能反映了职工群众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会的基本特点之一,是搞好工会工作的客观要求。参与职能反映了职工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愿望,是工会实现本阶级群众利益的主要途径,是搞好工会工作的前提。教育职能反映了职工群众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自身价值和力量的意愿,也是工会巩固队伍,搞好工作的需要。工会只有全面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等四项社会职能,才不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工会职能活动的概括性、高度性和稳定性远远大于工会工作,因此以其所涵4项内容名篇立目的中篇式,较之以工会工作即以工会部门名篇立目的大、小编式工会志更具科学性。

有的同志提出,工会职能是工会组织的性质及其特点的体现,它决定了工会应该干什么,即决定了工会的任务,是抽象物,属于理论性的东西,按照中国传统志书的立目规范,它是不宜作为工会志篇目的。但提出这个问题的同志疏忽了,这里所说的“志”体篇目是四项社会“职能活动”,而不是四项社会“职能”。“职能”是抽象的,属于理论的形态,不宜在志书中名目;“职能活动”却是具象的,属于实践的形态,合乎志书名目规范。

有的同志提出“职能活动”词语生疏是否可以入志的问题。笔者认为,“职能”一词的使用已具有社会广泛性,如我们通常所说的“职能部门”、“政府职能”、“政协职能”等等。“工会的社会职能”也已具有明确的稳定的含义;四项社会职能的具体名称虽然尚未达到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人们都通晓的地步,但这不应当成为妨碍将其载入志书的理由。因为适当地将一些有一定生疏度的东西入志,即把一些独特、新颖的体现本质、规律的东西展示于世,有利于提高志书的记述深度和自身价值。

有的同志提出工会四项社会职能理论的可靠性及其提出时间相对于工会悠久历史的滞后性问题。其实工会是一种国际现象,工会组织的产生及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的职能活动等,虽有地域和时代的差异,但在同一社会制度下基本是一致的。中国工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郑重提出的工会四项社会职能的理论,吸收了不同社会制度下工会理论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工会本质属性的准确表述,是对工会特点及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当代中国最高水平的工会理论研究成果,因而被载入《中国工会章程》。

工会社会职能的理论是新兴的工会学的重要内容。工会四项社会职能的提出虽然只有10多年的历史,但其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已达半个世纪之久。把这种学科研究的新成果融进工会志,通过对工会活动的记述表现出来,发挥其存史、资治、教化的功用,这是当代工会志编纂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笔者之所以提倡中编式工会志,还因为它能够比较充分地体现出志书的科学性。只要看一看它的一级篇目,便可以大概了解工会的性质、特点和作用,掌握其本质属性;看一看它的二级篇目,便可以粗略地知道工会是干什么的及为什么要干这些工作,掌握其一般规律。而大编模式工会志的一级篇目和二级篇目至多能使人了解工会组织的名称及工会工作包括哪些方面,看不出其本质属性和一般规律。小编模式工会志则因类目多而杂,没有统属,表现不出工会会情的联系性和整体性,无法反映工会活动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新方志要力求表现出各门类的相互关系。工会会情是由种种相互联系的要素交织起来的统一整体,这就决定了工会志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离开事物间的联系孤立记述。中编模式工会志的篇目设计即以此观点为指导,它形虽分门别类,实则是蕴含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联系性首先体现在篇目上,即加强宏观上的综合,打破工会部门的界限,将同一属性的事物作适当的归并与综合,通过逻辑顺序的排列,显示出各部类之间潜在的相互关联,反映出工会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这种宏观上的综合,勾勒出工会志记述对象发展的全貌,弥补了大、小编式工会志因类目横分而带来的对会情横断面剖析失去内在联系的缺憾,使志书的框架结构更显集中、紧凑。再者,各地工会的情形虽有不同,但都离不开其自身建设活动(“X”)和社会职能活动(“4”)这两大方面,因而都可以利用这个模式修志。从这两大方面展开记述的中编式工会志既可以展示其共性,显现工会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又可充分反映其地方特色,这也是中编式工会志科学性的体现。

三、中编式的代表作《大连市志·工会志》篇目略陈

中编式工会志的代表作《大连市志·工会志》是在《大连市工会志》的基础上精练而成的。《大连市工会志》全书140万字,结构别具一格,开拓出以工会社会职能活动为主体的新模式,出版后被媒体和专家誉为“中国工会第一志”(《辽宁日报》新书报道标题)。根据《大连市志》统一体例的要求,笔者对《大连市工会志》再度进行加工,形成60万字的《大连市志·工会志》,设6章16节58目,篇目如下:

第一章 组织

第一节 境内非统一工会(记述大连市行政区划内的统一工会——市总工会建立之前的大连历史上的10个工会组织的概况,以各个组织的名称并列10目)

第二节 境内统一工会(下设6目:领导机关、组织系统、直辖地方工会、直辖产业工会、直属事业单位、附属组织)

第二章 队伍、会务(www.chuimin.cn)

第一节 队伍(下设3目:干部队伍、积极分子队伍、会员队伍)

第二节 会务(下设3目:市工会代表大会、财务、国际活动)

第三章 维护职能活动

第一节 生活保障工作(下设3目:互助互济、集体福利、劳动保险)

第二节 劳动保护工作(下设3目:劳保组织、队伍;安全生产、工业卫生;女职工“四期”保护)

第三节 法律顾问工作(下设3目:法制事务、集体合同、劳动争议调处)

第四章 建设职能活动

第一节 群众生产工作(下设3目: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职工劳模)

第二节 职工技协工作(下设3目:技协组织、队伍;技术攻关;技协改革)

第三节 三产、支农、家属工作(下设3目:发展第三产业、支援农业和乡镇企业、职工家属工作)

第五章 参与职能活动

第一节 企事业民主管理(下设3目:工厂[企业]管理委员会、职工代表会议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劳资协商会议、民主管理员、民主对话制度)

第二节 群众劳动工资工作(下设3目:劳动工资工作队伍、劳动工作、工资工作)

第三节 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监督(下设3目:参政议政、参统参调、参管参监)

第六章 教育职能活动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下设3目:主人翁思想教育、形势教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第二节 文化技术教育(下设3目:文化教育;技术教育;读书自学、兴趣活动)

第三节 群众文体工作(下设3目:文艺活动、体育活动、阵地活动)

这个篇目设计,力求体现出工会志记述内容(工会会情)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如何在志书中突出记述对象的整体性?不外乎记述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依靠对入志资料的组合,后者主要依靠对志书结构的布局。笔者认为还有重要一途,即依靠对这二者的结合体——篇目设计的匠心独运。

篇目是一部志书的“窗口”,从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上可以看出全书的科学性。同时,志书篇目设计应考虑读者检索的需要。《大连市志·工会志》篇目力求把工会会情从整体上表现得既宏观全面,又严密合理;既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逻辑性,又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使用价值。让内行的人径直到相关篇(章)中去索取所需;让外行的人可以看出门道,掌握工会的本质属性。

中编模式工会志在篇目设计上的难度高于大、小编模式,但它一经列出篇目,便可执简驭繁。特别是在解决部门工作内容的交叉问题,反映工会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会情的联系性、整体性和宏观特色、时代特色,增强志书的认识价值和使用价值等方面,明显优于大编式工会志和小编式工会志。当然,笔者并非全盘否定大、小编工会志的模式。我们所说的“模式”是指志书框架结构的基本形式,主要是指一、二级篇目的设计。工会的社会性决定了会情的共性,作为社会反映的工会志的记述因此而必然具有共同性,这是工会志编纂需要模式的必要性。对于工会志这一新志种的编纂来说,有模式比没有模式好,多一个模式有多一个模式的好处,所以笔者从我国近10年来的工会志编纂成果中概括出大编式、小编式和中编式等三种模式,以供工会志编纂者参考,并请有志于钻研斯道者教正。

[原载《中国地方志》,2001年第1-2期合刊;写于199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