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大连湾-百年沧桑话大连》续一:探秘大连市得名缘由

《大连湾-百年沧桑话大连》续一:探秘大连市得名缘由

【摘要】:大连市得名于大连湾大连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三山”即大连湾外的三山岛,书中泛指大连湾沿岸一带地方,这是见诸史籍的大连最早的名称。大连湾是辽东半岛第一大海湾。1887年4月,清政府派总兵刘盛休率所部十一营四千余名官兵驻防大连湾并承担建港工程。日俄战争后,占领大连的日本辽东守备军司令部利用“大连湾”知名度较高的优势,命令改称“达力尼市”为“大连市”,沿用至今,这就是大连市名称的由来。

大连市得名于大连湾(《百年沧桑话大连》续一)

大连具有悠久的文明史。考古发现,早在六千多年前,今大连市长海县的广鹿岛、大长山岛、獐子岛、海洋岛沿岸及普兰店市(县级)碧流河沿岸的山阳坡上,先民已建起房屋,室内有火灶和压有弧纹、编织纹的小陶壶、直口筒形陶罐等生活用具及打制的石英石器、石斧、石磨盘、石磨棒等生产工具,依靠捕捞、狩猎和耕种过着定居生活。

今大连市的烈士山、金州区亮甲店镇小官屯、普兰店市(县级)俭汤乡、瓦房店市(县级)松树镇台子屯和榆树房、庄河市(县级)英烈士白甸子等地广泛分布的原始社会末期墓葬遗存——石棚(在地面上用六块大石板构建的方形墓室,外以泥土封闭,年代久远,封土被风雨荡涤殆尽,仅剩石棚孑立),证明世界考古学上所说的“巨石文化”在大连市底蕴丰厚。

大连地区正式有行政区划,始于战国时代末期,属燕国辽东郡。秦统一中国后,沿袭燕国旧制,仍以辽东郡辖之。汉初在辽东设置十八县,其中沓县(又称沓氏县)即今天大连市金州区以南的市区,汶县即今大连市属的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地域。汉代,大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相当发达,考古发现境内汉城遗址有八处之多,几乎每座城周围几十里都有贝墓、砖墓等汉代墓葬。今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乡汉代壁画墓是汉墓的典型代表,墓内分主室、套室、侧室,均以花纹砖砌成,整体为拱式建筑,隆起地面。主室内东、北、南三面绘有人物形象逼真、独具特色的壁画,对研究汉代墓葬习俗和绘画风格及研究汉代大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高的价值。

三国志·魏书·邴原传》载:汉末,北海朱虚著名学者邴原避乱于辽东,“止于三山”。“三山”即大连湾外的三山岛,书中泛指大连湾沿岸一带地方,这是见诸史籍的大连最早的名称。唐初史籍称大连为“三山浦”,唐代中期史籍称大连为“青泥浦”,明清史籍称大连为“青泥洼”,或称之为“三山海口”、“金州海口”。1879年12月11日,清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折称:“即留镇北、镇南、镇东、镇西四船在津沽……并令时常出洋赴东、奉交界之大连湾与沿海口岸驻泊逻巡。”这是最早见诸中国官方文书中的“大连湾”名称。但早在明代,“大连湾”的名称便流行于当地民间。1860年,英国人约翰·瓦特绘制的《辽东大联湾海图》图名,便使用了英国间谍船“沙普号”船长哈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入大连沿海实地测量时从当地居民口中听说的“大连湾”名称的同音词。

流行于民间的“大连湾”名称,最终取代了史籍流传下来的对大连的多种称呼,这是为什么?概言之,因其名称准确。(www.chuimin.cn)

大连湾是辽东半岛第一大海湾。系太古代中期古大陆的一部分,在第三纪的构造运动中,地壳发生断裂、沉陷,海水入侵,形成半封闭的海湾,东西长14.8公里,南北长与东西长略等,水域面积170余平方公里,水深平均15米,东南水面最深处达35米。海岸线长72公里,曲折绵延,凹深处形成5个较大的小海湾,即《奉天通志》所云:其一曰青泥洼,其二曰潮水套,其三曰河套,其四曰江涯套,其五曰大个口(即大孤山湾)。连诸小湾为一大湾,即“大连湾”之词义,可见其名称含义之准确,因而名传古今中外。

大连湾位于辽东半岛南部,水深口宽,三面为陆地环绕,是一天然良港。其“形势险要,关系渤海门户”,因而它即是辽东重镇,又是历代军事要地。1887年4月,清政府派总兵刘盛休率所部十一营四千余名官兵驻防大连湾并承担建港工程。1888年5月,直隶总督李鸿章亲赴大连湾察看建港工程进度。刘盛休所部和工程技术人员在“山石嶙峋,开凿万难,取土运料皆远,极其费力”的作业条件下,艰苦奋战五年,于1891年基本完成建港工程,实现了李鸿章原定“十年规模始具”的计划。港内的栈桥式码头(称“柳树屯栈桥”,俗称“李鸿章栈桥”)状呈丁字形,钢梁结构,下部以铁板构成方柱,中灌水泥,直入海底,十分坚固,供大船靠泊、上煤、装卸货物等,港口功能齐备。港口背后的柳树屯(1936年改称大连湾镇)面积近60平方公里,街面上的集市贸易因港口的建立而相当繁荣。

沙皇俄国强行租借旅大后,在大连湾西南岸建港设市,命名为“达力尼”(1899年),是利用“大连”的谐音与俄语“遥远的”一词音意相符,意为俄国远方的城市。

日俄战争后,占领大连的日本辽东守备军司令部利用“大连湾”知名度较高的优势,命令改称“达力尼市”为“大连市”(1905年),沿用至今,这就是大连市名称的由来。

[原载香港《大公报》,1999年4月21日B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