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随之,高考的公平性也格外受关注。而且,他们对高考的重视程度比起我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韩国的高考不啻为一次“全民总动员”,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为此“绷紧了弦”。唯有考试能在制度上遵循“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规则,可以杜绝“人事因缘”和“属托之冀”[47]。此外,在考试文体、防弊技术、考试规制等方面的改革,也无不围绕“公平”二字做文章。这已为中国考试历史一再证明。......
2023-11-26
4.2 官员之间
《红楼梦》虽然反映了封建时代末期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过程,贾、史、王、薛四家都是官宦之家,但是因为主要集中写闺阁之事,官场只是作为一个背景,所以直接描写到官场的场面并不多。然而尽管场面不多,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读出权是官场里的利器。在封建官场,唯权是尊,等级井然。表现在礼貌言语行为上,客套众多,言语间接,尊卑分明。
我们先来看看第十三回中的描写。在秦可卿丧礼中,贾珍因为贾蓉不过是个黉门监,生恐亏了秦可卿,丧礼场面上不好看,因此想方设法求大太监戴权给贾蓉弄了个五品的虚位。且读:
可巧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贾珍忙接着,让至逗蜂轩就茶。贾珍心中打算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说要与贾蓉捐个前程的话。戴权会意,因笑道:“想是为丧礼上风光些。”贾珍忙笑道:“老内相所见不差。”戴权道:“事倒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卫短了两员,昨儿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着他爷爷的分上,胡乱应了。还剩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与他孩子捐。我就没功夫应他。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贾珍听说,忙吩咐:“快命书房里人恭敬写了大爷的履历来。”小厮不敢怠慢,去了一刻,便拿了一张红纸来与贾珍。贾珍看了,忙送与戴权。看时,上面写道:
江南江宁府江宁县贾蓉,年二十岁。曾祖,原任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祖,乙卯科进士贾敬;父,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珍。
戴权看了,回手便递与一个贴身的小厮收了,说道:“回来送与户部堂官老赵,说我拜上他,起一张五品龙禁尉的票,再给个执照,就把这履历填上,明儿我来兑银子送去。”小厮答应了,戴权也就告辞了。贾珍十分款留不住,只得送出府门。临上轿,贾珍因问:“银子还是我到部兑,还是一并送入老内相府中?”戴权道:“若送部里,你又吃亏了。不如平准一千二百银子,送到我家就完了。”贾珍感激不尽,只说:“待服满后,亲带小犬到府叩谢。”于是作别。
我们且不讨论官场买官卖官之黑暗,且来看贾珍和大太监戴权之礼。太监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官。但是由于大太监亲近皇上,消息灵通,因此和大臣们多有来往。这里的戴权更显得权高位重,派头十足,世故圆滑,十足大官样子。曹雪芹把他的名字也取得颇有意思,直接一个“权”字,表示此太监权力极大,此太监极其爱耍弄权术。这里贾珍刚一开口,戴权马上就心领神会,两个人是一拍即合。贾珍对他十分客气,称呼戴权为“老内相”。戴权年纪应该比贾珍要大,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也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但这个“老”字,可不是随便加上去的,表现了贾珍对戴权的尊重。另外,这个“相”字,分量也极重,“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内相”便是“皇宫里面的丞相”之意。贾珍没有称呼他为“戴公公”,这么一分析,就知道有许多讲究。这里面有许多谄媚拍马之意,明眼人一瞧便知。戴权听了,果然受用得很。戴权的应答也有许多讲究。他用了“求同”策略,如“咱们都是老相与”,“咱们的孩子”,和贾珍套近乎。戴权明说刚好有美缺,但又没有直接应承,而是做足了文章,说襄阳侯兄弟捐这个花了一千五百两银子,还是因为他和襄阳侯是“老相与”,他才答应,而另外一个永兴节度使来求他就没答应。卖了这两个好大的关子之后,才说“既然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利用上面的铺垫和“求同”策略,又拉又扯,语言技巧之高明,让人叹服。
戴权这样子大做文章,无非有三样:第一说明求此美缺之不容易。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求官是一件大事儿。不管是虚位还是实缺,在看重阶层地位的等级社会里,提高身份地位是件不易的事情。第二说明了他和贾府、贾珍之间交情深厚。他应承给贾蓉的美缺,是其他人求之不得的。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戴权为自己谋求钱财。贾珍并非嫩手,精通官场世故,马上就问,银子送到何处。戴权因又答道,干脆送一千二百两到他府上,不然不合算,既便宜了贾珍做了一个人情,又把钱财送进了自己的腰包,一举两得。因此,贾珍在感恩戴德之余,连连表示等满服后,定要亲自带儿子贾蓉登门道谢,足见对话双方对捐官一事重大性的认同。
如此一番话,委婉曲折,欲盖弥彰,强烈传达出中国传统社会中官场的礼貌特点:“求同”,尽最大可能给予对方面子。不管内地里是否会威胁到对方的面子,表面上至少是要尽可能给予对方面子。就像戴权一样,他不直接应承贾珍,一边和贾珍套近乎,一边七拐八弯,慢慢奔向主题。
我们再来看第十四、十五回中,贾珍、贾政和宝玉路遇前来拜祭秦可卿的北静王水溶的情况:
现今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谦和。近闻宁国公冢妇告殂,因想当日祖父相与之情,同难同荣,未以异姓相视,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曾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祭,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毕,便换了素服,坐大轿鸣锣张伞而来,至棚前落轿。手下各官两旁拥侍,军民人众不得往还。
一时之间宁府大殡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从北而至。早有宁府开路传事人看见,连忙回去报与贾珍。贾珍急命前面驻扎,同贾赦贾政三人连忙迎来,以国礼相见。水溶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礼,仍以世交称呼接待,并不妄自尊大。贾珍道:“犬妇之丧,累蒙郡驾下临,荫生辈何以克当。”水溶笑道:“世交之谊,何出此言。”遂回头命长府官主祭代奠。贾赦等一旁还礼毕,复身又来谢恩。
水溶十分谦逊,因问贾政道:“那一位是衔玉而生者?”贾政听说,忙回去,急命宝玉脱去孝服,领他前来。
一见之下,宝玉与水溶互有好感:
水溶笑道:“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因问:“衔的那宝贝在那里?”宝玉见问,连忙从衣内取了递与过去。水溶细细的看了,又念了那上头的字,因问:“果灵验否?”贾政忙道:“虽如此说,只是未曾试过。”水溶一面极口称奇道异,一面理好彩绦,亲自与宝玉带上,又携手问宝玉几岁,读何书。宝玉一一的答应。
水溶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贾政忙陪笑道:“犬子岂敢谬承金奖。赖藩郡馀祯,果如所言,亦荫生辈之幸矣。”水溶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想老太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昔小王曾蹈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贾政忙躬身答应。(www.chuimin.cn)
水溶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来,递与宝玉道:“今日初会,仓促竟无敬贺之物,此系前日升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宝玉连忙接了,回身递与贾政。贾政与宝玉一齐谢过。于是贾赦、贾珍等一齐来请回舆,水溶道:“逝者已登仙界,非碌碌你我尘寰中之人也。小王虽上叨天恩,虚邀郡袭,岂可越仙而进也?”贾赦等见执意不从,只得告辞谢恩回来,命手下掩乐停音,滔滔然将殡过完,方让水溶回舆去了。
这里,北静王的身份地位本高于贾政,但他坚持以世交相称。见到贾政,用了“令郎”、“世翁”、“凤”等他称词和“小王”等自称语,无形中抬高了贾政,贬低了自己,充分显示了北静王不以王位自居、礼貌谦和的品质。北静王是曹雪芹心目中完美的王侯,因此他身上投射出来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水溶还把自己和宝玉放在同一辈分上,称为“吾生后辈”,称自己的王府为“寒舍”、“寒第”。和宝玉交谈时也是,把他赐给宝玉的那一串念珠称作“贺敬之礼”。言谈之中,客气之极,把宝玉的面子放在了相当崇高的位置。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水溶即使在提醒贾政要对宝玉严格培养之时,还不忘使用积极礼貌策略,把自己降格为与宝玉同辈来实施“求同”策略。他以过来人的经历委婉说明了娇生惯养的坏处,并邀请宝玉常到他的王府去谈论学习,水溶还多次称赞宝玉,“如‘宝’似‘玉’”、“龙驹凤雏”、“雏凤清于老凤声”等。这些描写,使得水溶谦逊平和、儒雅俊秀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官场中的礼貌本质:抬高他人的本意是给对方面子;贬低自己的本意也是给对方面子。
同时,贾政用了“藩郡”等他称词,“犬子”、“荫生辈”等自称词,还用了“岂敢谬承金奖”、“亦荫生辈之幸”等客套词,躬身回答水溶,以国礼参拜。宝玉拜见水溶,贾政也是要宝玉脱掉家孝。贾赦、贾政、贾珍路遇水溶时,也是忙以国礼相见。这些都是封建制度下的礼仪:国事高于家事,国礼高于家礼。即使在丧葬忙乱之中,贾政们仍严格遵守,可见封建礼制之谨严。
再看一开始水溶与贾珍的对话,贾珍称自己的媳妇为“犬妇”,称自己为“荫生辈”,称水溶为“郡驾”,水溶则以“世交之谊,何出此言”作答,显示的都是同样的礼貌原则。
最后,水溶不肯让自己的轿子先行,显示出对逝者极大的尊重。水溶说“逝者已登仙界”,称秦可卿的棺木为“仙”,他一再使用积极礼貌原则把自己降格为“碌碌你我尘寰中之人”,贬低自己,抬高他人,显示了极好的礼貌和教养。水溶在曹雪芹笔下是理想的王侯,从他身上,我们可体会出中国传统社会王侯官员的理想化特征——知书达理、谦恭平和。水溶的礼貌特征便是曹雪芹理想中的中国传统社会官员的礼貌特征。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官员之间、朋友之间常以兄弟相称。比如,贾政与甄老爷见面时,贾政便自称为“弟”:
“弟那年在江西粮道任时,将小女许配与统制少君,结褵已经三载。因海口案内未清,继以海寇聚奸,所以音信不通。弟深念小女,俟老亲翁安抚事竣后,拜恳便中一视。弟即修字数行,烦尊纪带去,便感激不尽了。”
而甄老爷也自称为“弟”:“弟奉旨出京,不敢久留。”这种以表示血缘关系的词来称呼同僚的做法是中国传统社会所特有的。另外,年纪差不多的官员之间都谦称自己为“弟”,不敢以“兄”自居,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的礼貌。
在温情脉脉的客套和婉转曲折的礼貌之后,尊卑等级表现得最直接的是贾府获抄时西平王和赵堂官的较量:
赵堂官即叫他的家人:“传齐司员,带同番役,分头按房抄查登帐。”这一言不打紧,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就要往各处动手。西平王道:“闻得赦老与政老同房各爨的,理应遵旨查看贾赦的家资,其余且按房封锁,我们复旨去再候定夺。”赵堂官站起来说:“回王爷:贾赦贾政并未分家,闻得他侄儿贾琏现在承总管家,不能不尽行查抄。”西平王听了,也不言语。赵堂官便说:“贾琏贾赦两处须得奴才带领去查抄才好。”西平王便说:“不必忙,先传信后宅,且请内眷回避,再查不迟。”一言未了,老赵家奴番役已经拉着本宅家人领路,分头查抄去了。王爷喝命:“不许罗唣!待本爵自行查看。”说着,便慢慢的站起来要走,又吩咐说:“跟我的人一个不许动,都给我站在这里候着,回来一齐瞧着登数。”正说着,只见锦衣司官跪禀说:“在内查出御用衣裙并多少禁用之物,不敢擅动,回来请示王爷。”一回儿又有一起人来拦住王爷,就回说:“东跨所抄出两厢房地契又一箱借票,却都是违例取利的。”老赵便说:“好个重利盘剥!很该全抄!请王爷就此坐下,叫奴才去全抄来再候定夺罢。”
赵堂官和西平王的立场多有不同。赵堂官按照旨意办事,惟愿抄获的财物多多益善,好得功领赏;而西平王和贾府有世交情谊,只想息事宁人,不希望大动干戈。赵堂官是具体执行者,西平王是抄家负责人。从职位上而言,西平王的权势大于赵堂官,但是国有国法,西平王不能过于徇私枉法,也得按照国家律令办事。
当赵堂官命令衙役们动手抄捡时,西平王先是推说贾赦和贾政家资分开,应该只查抄贾赦的。赵堂官表示了不同意见,但是我们注意到,他是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回说,而且还用了“回王爷”一词,充分显示了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西平王听了赵堂官的话,不便反驳,既不表示同意,也不表示不同意,沉默应对。赵堂官估计是没摸清西平王的意向,或者求功心切,进一步要求自己亲自带人行动。这下西平王拿出了上司的威风,施行他的权力,喝命赵堂官他们住手,说他自己会去查看,又下令其他人等不可随意行动。这使得赵堂官一定是千万个不甘心,但是碍于身份地位和礼貌,不得已而从之。
后来当衙役回报说查处了两箱违例之物,赵堂官终于找到了证据,他连用了两个感叹号,说:“好个重利盘剥!很该全抄!”赵堂官压抑不住自己的兴奋之情,得功领赏升官发财的机会到了!但是鉴于上一次被王爷训斥的教训和王爷的身份、权势,他贬称自己为“奴才”,恭恭敬敬地请命去查抄。这里,赵堂官的礼貌策略用得极为微妙,表面上看,他自贬尊人,是尊重西平王;而实际的行动却是大大违背了西平王的意愿,表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官场中彬彬有礼之下蕴藏的虚伪。这个例子显示了礼貌原则背后还隐藏着可以进一步探索的因素——除了Brown和Levinson所提出的三个因素之外,说话人的意图似乎也应该被考虑进去。这也印证了一些语言学家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些看似礼貌的言语行为实质上是不礼貌的。我们看到,在中国传统官场文化下这一大串尊卑有别的道貌岸然的“礼貌”言语行为中,包含着这么多的玄机。
有关《红楼梦》与“礼”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文章
[41]随之,高考的公平性也格外受关注。而且,他们对高考的重视程度比起我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韩国的高考不啻为一次“全民总动员”,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为此“绷紧了弦”。唯有考试能在制度上遵循“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规则,可以杜绝“人事因缘”和“属托之冀”[47]。此外,在考试文体、防弊技术、考试规制等方面的改革,也无不围绕“公平”二字做文章。这已为中国考试历史一再证明。......
2023-11-26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1. 官员问责制所谓官员问责制,是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官员问责制“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的基本原则则很好地彰显了对官员责任心的这一要求,有利于增强官员的责任心。这种官员问责制给中国4000多万名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使为官变成了一种高风险职业。所以问责主体缺位,导致问责不公或问责不实,是当前实施官员问责制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
2023-11-29
朝廷中枢也是如此,那些负责签发法令、法规的官员也不得不成为法律语言的专家。关于法律、行政管理和语言之间的关系,正如秦国文献《韩非子》所讨论的那样,最详细的论述来自于“刑名”学派的遗产。这种对文本的解读模式明确地确认了法律判决和正确的语言所具有的力量。他们是法律的哲学观的一种现实表达,是一种施加于社会秩序的正确语言形式。由于他认为不应该把法律施加于一位投降匈奴的将军而被处以宫刑。......
2024-04-21
它等于通货膨胀率加上失业率。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中人们往往更注重失业状况。根据美国耶鲁大学学者的调查,人们对失业的重视程度是通货膨胀的6倍,因此人们对政府不欢迎程度的指数就等于6乘上失业率加通货膨胀率。......
2023-09-19
几年前,刚刚踏出市卫生学校大门的小马,到现在上班的这家医院应聘。到第三天,在由该院技术权威孙教授主持的临床治疗问答中,小马却败下阵来。孙教授补充的加用抗菌素,是禁用的。口试结束,其他一些应聘者或带了喜悦,或带了沮丧离去,小马走到医院大门前却停下了。这时,一个奇怪的想法在小马心头出现:这次应聘虽然失败了,自己为何不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呢?小马简直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出了问题,求助地看着孙教授。......
2023-08-03
而关于使用名片的礼节涉及到递交、接受和交换三个环节,是每位商界人士都应注意的礼仪问题。在日常交际中,经介绍与他人相识之后,如带有名片,应立即取出,恭敬地用双手捧交给对方。递名片讲究“奉”,即奉送之意,要表现谦诚、恭敬。下面介绍3种名片递法:①手指并拢,将名片放在手掌上,用大拇指夹住名片的左端,恭敬地送到对方胸前。③双手食指和大拇指分别夹住名片左右两端奉上。......
2023-12-05
由于历史、传统、观念、文化、制度、现实国情等诸多原因,高考改革仍存在诸多不如意与不公平,其考试形式、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录取机会、志愿填报、高考加分、综合评价、自主招生等方面的改革,无一不在公平、科学与效率之间徘徊取舍,在各种矛盾或两难中百转千回。考试改革须首重公平,是科举给高考最重要的启思,也是科举留给当今社会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2023-11-26
先生警之曰:“吾亦自幼笃志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汝今所学,乃其土苴,辄自信自好若此,真鸱鸮窃腐鼠耳。”惠请问二氏之妙。......
2023-11-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