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背山临流的宅居模式-汉魏六朝风水信仰研究

背山临流的宅居模式-汉魏六朝风水信仰研究

【摘要】:“背山临流”的宅居模式宅法中的形法,严格地说,存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以宅居自身的形制占断吉凶;二是,以山川形势来选择宅居之地。此点,可从一些士人所表述的“背山临流”的理想宅居模式得到证明。应璩在信中表达其理想的宅居环境是“南临洛水,北据邙山”,与仲长统的“背山临流”是完全一致的。因此,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所描述的宅居模式,是有可能受到风水术的影响。

“背山临流”的宅居模式

宅法中的形法,严格地说,存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以宅居自身的形制占断吉凶;二是,以山川形势来选择宅居之地。当然,这两者并非截然分离,在具体的宅居吉凶占断中,可能都会应用,《日书》中的《相宅篇》即侧重于前者。至于后者,由于文献的缺失,无法确知其具体推演方法,但从这一时期零散的文献中,仍可以一窥其大致形态。

以山川形势来选择宅居之地,见于《陈书·高祖本纪》:

高祖武皇帝讳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寔之后也。世居颍川。寔玄孙準,晋太尉。準生匡,匡生达,永嘉南迁,为丞相掾,历太子洗马,出为长城令,悦其山水,遂家焉。常谓所亲曰:“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二百年后,我子孙必钟斯运。”(73)

据上文,陈氏在永嘉南迁后,陈达定居于长城(今浙江湖州),就是因长城山川形势秀丽,“当有王者兴”。由此,可以推知,汉魏六朝时期的宅法体系中,当有以山川形势占断宅居吉凶的方法。此点,可从一些士人所表述的“背山临流”的理想宅居模式得到证明。

最早的表述见于东汉的仲长统,据本传记载:

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论之曰:“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74)

这种理想的宅居模式,并非仲长统的个人理想,而是一些士人的共同愿望。

《太平御览》卷821引应璩书曰:

是以忽此苏子待郭之业,求彼孙叔寝丘之地。故求远田在关之西,南临洛水,北据芒山。(75)

谢灵运在《山居赋》中引作《应璩与程文信书》,文曰:

求道田,在关之西,南临洛水,北据邙山,托崇岫以为宅,因茂林以为荫。(76)

据《三国志》本传,应璩系“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瑒之弟,其人“博学好属文,善为书记”。“齐王即位,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77)卒于嘉平四年,追赠卫尉。程文信其人,史书不载,生平不详。应璩在信中表达其理想的宅居环境是“南临洛水,北据邙山”,与仲长统的“背山临流”是完全一致的。

又《宋书》卷67《谢灵运传》称谢灵运之宅:

灵运父祖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78)(www.chuimin.cn)

其《山居赋》也云:

其居也,左湖右江,往渚还汀。面山背阜,东阻西倾。抱含吸吐,款跨纡萦。绵联邪亘,侧直齐平。……

尔其旧居,曩宅今园,枌槿尚援,基井具存。曲术周乎前后,直陌矗其东西。岂伊临溪而傍沼,乃抱阜而带山。考封域之灵异,实兹境之最然。葺骈梁于岩麓,栖孤栋于江源。敞南户以对远岭,辟东窗以瞩近田。田连冈而盈畴,岭枕水而通阡。(79)

谢灵运在《山居赋》中称宅居“左湖右江”、“面山背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据谢灵运本人自述,他还是非常了解“风角冢宅”之术的:

六艺以宣圣教,九流以判贤徒。国史以载前纪,家传以申世模。篇章以陈美刺,论难以核有无。兵技医日,龟策筮梦之法,风角冢宅,算数律历之书,或平生之所流览,并于今而弃诸。(80)

因此,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所描述的宅居模式,是有可能受到风水术的影响。

类似的理想宅居模式还见于萧梁时张缵《谢东宫赉园启》:

常愿卜居幽僻,屏避宣尘,傍山临流,面郊负廓。依林结宇……此园左带平湖,修陂千顷,右临长薄,清潭百仞,前逼逸陌,朝夕爽垲。后望钟阜,表里烟霞。(81)

梁时刘潜在《为武陵王谢赐第启》则更加直接地以风水术中的“四灵”描述了这一宅居模式:

窃以南望朱鸟,北距苍龙,右带御沟,左回青路。毕晏婴之湫隘,同潘岳之闲居。臣幼自宫掖,长游城府。虽轮奂之美多门,而馆第之私未暇。今轻舟将反,高门遽锡,遂葺家筑室,百堵皆兴,云屋连甍,一朝弘敝。(82)

从上引诸文可以推断:

第一,宅居要有山水之形,如“南临洛水,北据邙山”,或“傍山带江”,或“傍山临流”,这与宅法择地的基本要求完全一致。

第二,在山水的地理方位上,一般是背山临流,这也符合风水术中宅法基本要求。

第三,谢灵运的“南户以对远岭”、张缵的“面郊负廓”以及刘潜的“南望朱鸟,北距苍龙,右带御沟,左回青路”等,都是后世风水宅法选择宅居地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