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可能是夏代军队建制的一级单位。旅之下可能还有较小的军队编制单位,如伍、什、卒等,但尚无史料可予以确证。陈梦家称商军以“三百人为一大队”,表明“旅”的编制当为三百人。换言之,“族”与师旅乃是商代对军队的不同表述:师旅是军队的建制形式,而“族”则是指军队的构成成分。......
2023-11-28
第六节 剧增的军队与战国兵役制度
殷商、西周时期,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并受“国人征兵制”的束缚,军队总的数量相对有限。这从当时军队的组织编制上就可以看出来,军队的最高建制是“师”,“军”的建制尚未出现。进入春秋后,周王室权力下移,诸侯国之间不断进行争霸兼并战争,使军队数量相应得到递增,“军”的建制开始出现。尤其是晋、楚、齐、秦等大国,扩军更为迅速和庞大。如晋国,按有关规定,只能拥有一军的兵力,但晋献公时即扩为二军加二行(步兵),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前夕“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并别建步兵“三行”,到稍后更扩充到四军、五军、六军,完全打破了《周礼》中“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的框框。当然,总的来说春秋前期军队数量还不是很大,管仲治齐,士乡十五,共三军,为三万人;晋文公“作三军”,亦不过三万余人,即使后来扩至五军、六军时,兵员也不过六七万人。(30)
到春秋中后期,各国军队的扩充规模与速度遂出现大的飞跃。其动因一是“国”、“野”普遍征兵制的实行,二是物质的丰富能够装备更多的军队,三是激烈战事频繁的需要。组织上的条件、物质上的可能、现实中的需要三者结合,使各国军队在春秋末年急剧扩增。如晋国在鲁昭公时全国有四十县,每县可征发一百乘兵力,全国共有四千乘兵力。这比之于城濮之战中晋国动员七百乘兵力,增加了近六倍。又如楚国,灵王在位时仅是陈、蔡、东西不羹四个大县,赋皆千乘,若再加上申、息等地的军队,兵力当有万乘,兵数达数十万人。所谓“万乘之国”便在这时出现了。
进入战国后,兵员的数量更是以无可遏制的势头上升,秦、楚两国都是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齐、赵、魏、韩、燕诸国也都拥有带甲数十万,车数百乘,骑数千乘不等。伊阙之战,秦军在白起统率下阵斩韩、魏联军二十余万,长平之战,白起坑杀赵军降卒四十余万,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军队人数之庞大可观。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春秋晚期的各国兵额,还是战国时期的七雄兵力,都不能看成是各国实有的现役兵力数额,而应该视为当时各国所能征发的兵额总数。苏秦在估算齐国兵力时指出:“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31)这里苏秦所讲的即是以一户三男子从征为率所能组建的军队数额。它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谓“赋皆千乘”、“带甲百万”、“带甲数十万”,指的是可供征发的兵员数额,而并非指齐装满员的军队数额。从当时总人口两千万总数与军队的数额之间的比值关系来看,上述各国军队的数额也应该看做可征兵数。(32)。
战国时期,随着郡县制在各国得到普遍推行,兼并统一战争进入高潮,“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33),封建国家就全面实行以郡县为单位的征兵制度,即一律按照郡、县、乡、里等地方行政体系征发“编户齐民”的民众入伍从战。但这种郡县征兵制,在性质上依然是临战征聚,每逢大战,全面征兵。像著名的长平之战中,秦昭王亲临第一线,征发河内一带“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34)。又如秦在灭楚之战中,“空秦国甲士”(35),征集六十万人,由名将王翦统领伐楚。
在郡县普遍征兵制条件下,军队成分完全平民化,不仅丁壮男子要入伍从征,在特定情况下连普通妇女老幼也要入伍服役,担任守城、修筑工事、转运粮秣的任务。各国为之纷纷建立以征发兵役为中心内容的“傅籍”制度。所谓“傅籍”,就是指普通男子(像秦国甚至包括妇女)在达到一定服役年龄后,必须将姓名登记在公家的适役名籍上,“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36),并根据需要,服一定期限的徭役和兵役。
战国郡县普遍征兵制是春秋晚期“国”、“野”普遍征兵制的完善与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征兵制的基本方式与特征,它满足了当时步战再次成为主要作战样式、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的要求,是合乎军事历史发展趋势的。但是它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也给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果说春秋以前的兵役制度是“国人”权利与义务的结合,“执干戈以卫社稷”曾被引为一种光荣,那么,战国的兵役则根本没有权利可言,而完全变成了一种单纯的义务了。(www.chuimin.cn)
随着战争条件的变化,对士兵的素质、作战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各国在推行郡县征兵制的同时,也开始初步尝试实行募兵制度。
当时,各国通过训练、考核,招募选拔了一批精锐士卒,被称为“选练之士”。这样的部队,在齐国叫做“技击”,在魏国称之为“武卒”,在秦国则称作“锐士”。有的国家,还把一些负辱、逃罪的亡命之徒“相聚为一卒”,组成近似于“敢死队”一类的部队。
对这类部队的考核,标准十分严格。如魏国武卒的考选要求是:“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箙)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37)。
由于标准严格,入选不易,所以这些士兵一经选取,就获得优厚的待遇,或免除其家庭的赋役,或“利其田宅”,分给好的田宅。如果在作战中立功,则颁赐以“锱金”,“五甲首而隶五家”。这实际上是将社会上“庸徒鬻卖之道”引入军队建设。这样招募而来的“百金之士”具有相当优良的素质条件,乃是技艺较高的职业军人,成为各国军队的主力,人数虽不很多,但却在作战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种通过招募途径所组成的部队,与郡县征兵制下的士卒已有所不同,其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常备军。秦国商鞅变法,设法招徕三晋地区的农民在秦国从事耕作,供给“当粮”,而秦民则专力习武,这也是军民分开各司其职的一种制度。
当然,战国时期招募兵员的方法,仍然是建立在普遍征兵制基础上的,所谓的“技击”、“武卒”、“锐士”,基本上是从业已服役的兵卒中遴选拔擢,并不完全是面向社会广泛招募。这和后世严格意义上的募兵制尚有一定的差别。从这个意义上说,战国时期那种招募“选士”的方法,只能视之为募兵制的滥觞。
有关国学研究文库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的文章
“旅”可能是夏代军队建制的一级单位。旅之下可能还有较小的军队编制单位,如伍、什、卒等,但尚无史料可予以确证。陈梦家称商军以“三百人为一大队”,表明“旅”的编制当为三百人。换言之,“族”与师旅乃是商代对军队的不同表述:师旅是军队的建制形式,而“族”则是指军队的构成成分。......
2023-11-28
第六节统一集中的军队领导体制秦汉时期的军事领导体制,是大一统中央集权背景下的产物,与当时政治上的高度中央集权相一致,一切军事大权,诸如军队调动、作战指挥、部队管理、国防建设等等,都高度集中在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朝廷的手中。秦汉时期高度集中军权的做法,基本上确立了中央集权制下军事领导体制的规模与特色,对后世军事领导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23-11-28
第五节早期水军的形成舟船在商周时期就已被用于军事行动,但基本上还局限于军事后勤补给等较小范围。当时,齐、楚、吴、越等国相继建立了舟师,开展水战,在战争中发挥独特的作用,舟师遂成为这些诸侯国的独立新兵种。据文献记载,吴、楚、越诸国舟师的主要职能有两项:一是作为辅助部队运输陆战主力抵达预定作战区域及时投入战斗。......
2023-11-28
第五节移民实边与军事屯田移民实边,是秦汉时期封建王朝加强国防的一项重要措施。除向北部边境地区移民实边外,秦朝统治者还向岭南地区大规模徙民。由于秦汉时期边防的主要威胁来自北方,先为匈奴,后为羌人,所以当时移民实边的重点在于西北边疆,秦至东汉循行不变。移民实边可加强国防,但毕竟无法取代为数众多的边防戍卒。两汉时期,民族战争规模空前,边防兵力众多,其军粮供应成为最棘手的问题。......
2023-11-28
第五节《司马法》所体现的早期兵学成就《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上指出:“今世所传兵家者流,又分权谋、形势、阴阳、技巧四种,皆出《司马法》也。”其他像《周礼》、《尚书》及“古司马法”门下的《军政》、《军志》同样对军事问题提出了理性的认识。换言之,西周时的“古司马法”,实乃当时言兵之“成宪”或“典志”。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周军事思想可以理解为“古司马法”笼括下的兵学。......
2023-11-28
第十一节军事预测的进步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社会大变革时代,与之相应,中国古代军事预测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宗教迷信性质的卜筮吉凶方法的日趋没落,建立在经验分析判断基础上的传统军事预测方法的全面确立。通观这些战争的胜负结局,显而易见,与战争双方战前或战争进程中军事预测的高下得失有着直接的关系。再次,对军事预测的根据和基本内容进行了归纳罗列。......
2023-11-28
此处将车骑并提,表明骑兵已经具有单独建制,在行军序列中占有一席之地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骑兵遂成为其军队中的最重要兵种,在征服中山国和对林胡、楼烦“辟地千里”的战争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其他诸侯国动用骑兵作战并在战争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事例也不在少数。......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