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先秦两汉车兵地位的变化

先秦两汉车兵地位的变化

【摘要】:第一,战车数量的多寡,仍是衡量一国军力的重要标志。并论述了车兵在平原地区的威力。

第二节 车兵地位的变化

春秋晚期起,步兵重新崛起,车兵的位置相对降低,这一过程递嬗到战国,遂导致战车不再成为战争中的核心,而成为步、车、骑协同作战中的一部分,车兵的地位也退居到步兵之后。这种情况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荦荦大端者,不外乎战场地域的扩大,士兵成分的改变,战争规模的增大,新式兵器的出现,作战方式的改变等等。尽管如此,车兵在当时仍是军队中主力兵种之一,在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战车数量的多寡,仍是衡量一国军力的重要标志。张仪、苏秦、苏代、公孙衍等人,在游说各国诸侯,论及某国军力时,总要指出“车千乘”、“车七百乘”、“车六百乘”之类,同时盛赞一些国家战车的精良,如苏秦之称道“齐车之良”。由此可知,战车在战争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二,先秦文献对车战的描述比比皆是,这可以说是对当时动用兵车作战的史实的有力证明。《史记•韩世家》载,“(楚王)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又如公元前405年,韩、赵、魏三国联合伐齐,“大败之,齐将死。得车二千”(3)。诗人屈原的《国殇》诗中,对当时车战盛况有极其生动的描绘:“盾牌手里拿,身披犀牛甲,敌我车轮两交错,刀剑相砍杀。战旗一片遮了天,敌兵仿佛云连绵,你箭来,我箭往,恐先争后,谁也不相让。阵势冲破乱了行,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缰,擂得战鼓冬冬响。天昏地暗,鬼哭神号,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4)在这里,屈原把一车四马的配备,车兵的甲胄兵器,指挥用的旗鼓,双方弓箭的对射,双方兵车驰击位置相错时发生的格斗等生动情景,都真切地描绘出来。屈原为战国中叶人,他能以车战为题材进行文学描写,说明了在当时车战仍然是比较频繁的。(www.chuimin.cn)

第三,当时的兵书大量论述了战车的使用及其在作战中的特点,这也表明车战在当时仍是重要的作战方式之一,车兵在军队中仍有较高地位。《孙膑兵法•八阵》提到“易则多其车”,可见,在当时平原地带作战中,战车依然被广泛使用。《吴子•图国》云魏国“革车掩户,缦轮笼毂”,形象描述了当时兵车的形制。至于《六韬》,则更是对战车的作战特点与功能作了细致的阐述,它专列《战车》一篇,列举车之“十死八胜”,系统总结了兵车作战的十种不利地形和八种有利情况,并在《均兵》中突出强调了战车的作用:“车者,军之羽翼也。所以临坚陈,要强敌,遮走北也。”并论述了车兵在平原地区的威力。

第四,地下考古发掘也表明车战和车兵在战国时代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坑的布列情况是:车兵、骑兵、步兵分别编组,协同作战。战车部队作为一支独立的兵种,仍具有相当的规模。这样就印证了文献材料关于战国车兵情况记载的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