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作家越来越漠视“精神原乡”的作用,致使写作逐渐走向一种抛弃故乡、散失精神原产地的潮流中,史小溪的散文却逆流而行,以一个高原守望者的决绝与强劲姿态,心系苍山黄土,采写陕北元素,引领读者走进“暖窑”听“酸曲儿”,登高辨识“高原草木图”;或在冰河解冻的季节尽情感受“北地春韵”,观赏“红艳艳的山丹丹”。......
2023-12-02
第六节 范蠡的兵学观
范蠡,字少伯,其生卒年不详,春秋末年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当时列国纷立,争霸兼并无已,晋、楚、齐、秦等大国为了牵制和打击各自的主要对手,纷纷“伐谋”、“伐交”,争取和联合与国,以为己援,力图使争霸敌手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晋国曾积极扶植和支持吴国对付楚国,使其从侧后骚扰进攻楚国,从而严重扼抑了楚国北上争霸的势头。楚国为了摆脱这种被动的战略态势,也利用越与吴争夺江湖河泽之利,各自拓展疆域而导致的矛盾,积极鼓动越国从侧后威胁和打击吴国,以减轻吴对楚的压力。而越国为了抗衡吴国,正需要有楚这样的大国支持。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出于各自的利益而联合起来,构成相对稳定的战略同盟。就是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下,身为楚人的范蠡和文种跋山涉水来到越国,为越国攻吴出谋划策。由于他政见卓荦、智谋超群,很快就获得了越王句践的充分信任,官拜上将军,与文种一文一武,辅佐句践经国治军,“种躬正内,蠡出治外。内浊不烦,外无不得。臣主同心,遂霸越邦”(78)。他们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使越国转弱为强,在政治上、军事上彻底战胜吴国,帮助句践登上了“霸主”的地位。事成之后,范蠡挂冠归隐,泛舟五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成为一代巨商,世称“陶朱公”。
范蠡在军事上有很高的造诣与重大的建树,对此,他本人也不无自负,曾云:“兵甲之事,种不如蠡。”(79)班固《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著录有《范蠡》二篇,属“兵权谋家”,颜师古注云:“越王句践臣也。”这说明,范蠡曾有兵书流传于世。但令人遗憾的是,其书早在唐代以前即已失传,《隋书•经籍志》就不曾著录,我们今天只能从《国语》、《史记•货殖列传》、《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史籍中,寻找到某些有关内容,并据此初步考察范蠡军事思想的大致情况以及特色。
《司马法•严位》云:“人方有性,性州异。”范蠡的军事思想同样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色。他出身于南方文化的中心区域———楚国,深受《老子》哲学思想以及阴阳五行观念的熏陶和影响,这就决定了其军事思想包含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内涵。而他所从事建功立业的场所———越国,又是处于明显被动弱小地位的一方,要战胜强大的吴国,必须韬光养晦,积蓄实力,逐渐完成战略优劣态势的转换。这就决定了其军事思想立足于后发制人的立场,即以积极防御为主要手段,最终实现反攻胜敌的战略目的。
具体地说,范蠡的军事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战备,为克敌制胜创造必要的条件。
“慎战”与“备战”并重的战争观,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历史上绝大多数军事思想家,都十分强调做好战备,以待不虞的重要性。在这一问题上,范蠡的认识没有例外。他认为从事战争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既包括政治、经济因素,也包含军队实力状况:“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故民众,则主安;谷多,则兵强。王而备此二者,然后可以图之也。”(80)并进而指出:“古之圣君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陈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81)其基本原则就是,高度重视,充分准备,措施得力,以应万变。用范蠡他自己的话来说,即“审备则可战。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82)。
第二,“随时以行”的攻守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它的整体性与融合性。历史上思想家在进行理性思辨活动时,其逻辑起点通常植根于“天人合一”的宇宙构成模式,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圆融,注重以普遍联系、相互依存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来全面认识和宏观把握问题,反映在军事斗争领域,即是以“天道”推论“人道”,以“政事”推论“兵事”。
这一点在范蠡的军事思想中也有鲜明的体现。在他的哲学观念中,“天道”与“人道”是和谐一致的。他认为,“天道”的属性是“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83)。因此,人们在从事社会活动时,也应当因循自然,顺应天时,“自若以处,以度天下”。这一思想引到军事斗争领域,就是所谓的“随时以行”。这里所说的“时”,是指时机,也可引申为战机。“随时”,就是依据时机是否有利、战机是否成熟来最终决定作战行动展开与否,既不超前,也不滞后,这也叫做“守时”,“随时以行,是谓守时”。
范蠡的“随时”、“守时”原理落实到具体的攻守行动中,实质上包含有两层基本意思:第一是指“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意谓当有利的时机还没有出现,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切不可主动发起进攻,而应采取积极防御,等待时机,以求克敌制胜,“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按师整兵,待其坏败,随而袭之”(84)。他严肃指出在时机不成熟情况下盲目对敌进攻会“逆于天而不和于人”,这就叫做“强孛”、“强孛者不祥”,必然招致惨重的失败,“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第二层意思是指“得时无怠,时不再来”。这是要求战争指导者善于捕捉战机,一旦遇到有利的时机,就要适时地转防御为进攻,而绝不能犹豫不决,贻误战机,纵敌遗患。他说:“从时者,犹救火,追亡人也。蹶而趋之,唯恐弗及。”即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去进攻敌人,实现自己后发制人的作战目的。他指出,如果错过了有利的时机,就会给自己带来诸多不利,留下祸患,“得时不成”,“反受其殃”。
范蠡“随时而行”的攻守指导原则,在吴越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高明的运用。当越国尚处于被动弱小的劣势地位之时,范蠡多次谏阻越王句践主动攻吴的计划,反复用“事无间,时无反,则抚民保教以须之”的道理说服句践采取持久防御的策略,在削弱敌人力量的同时积聚自己的实力,为实现敌我优劣态势的转换,发起最后的反攻创造条件。而当吴国实力衰微,有隙可乘之机出现之时,则当机立断辅佐句践及时发动灭吴之战,打得对手措手不及,全线崩溃,并坚决实施连续进攻,扩大战果,顺利攻占吴都姑苏(今江苏苏州),赢得最后的胜利。
第三,“变易主客”的实力运用方针。
所谓“主客”,是中国古代兵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主”,通常是指战争中在自己的土地上实施防御的一方;“客”,则通常是指战争中进入他国境内实施进攻的一方。根据战场形势选择适宜的主客位置,或反客为主,或变主为客,是从事作战指导的重要命题,也是军事家夺取战争主动权,克敌制胜的基本保证。兵书《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之所以在后世受到广泛的推崇,被视为古典兵学宝库中的瑰宝,原因之一,是其作者在“变易主客”方面有精辟深刻的阐述,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称的那样:“其书分别奇正,指画攻守,变易主客,于兵家微意时有所得。”
理解了“主客”关系的丰富内涵,那么我们对范蠡有关“变易主客”的实力运用方针的价值也就容易认识和把握了。应该说,这一方针在范蠡的军事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概括地说,与《孙子兵法》提倡进攻速胜的战略指导略有不同的是,范蠡在战略指导上更侧重于持久防御,强调为主而不轻率为客。这当然是同越国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战略劣势地位的特殊形势有关。
范蠡注重于为主之道,反复阐述“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的必要性。为此,他积极主张持久防御,避敌锋芒,防止出现过早决战的被动不利局面,指出“彼来从我,固守勿与”,做到以静制动,以逸待劳,以屈求伸,以主应客。
但是范蠡的高明卓越之处,在于他的持久防御并非是消极无为的举措,而是积极能动的作为。换句话说,它仅仅是手段而绝非目的。其最终的目标还是“变易主客”,即适时由战略防御的“主”的地位转为战略进攻的“客”的地位,先主而后客,殄灭以为期。而实现“变易主客”的关键,就在于通过各种积极的手段,转化双方的优劣态势,剥夺敌人有利的条件,暗中增强己方的实力,从而摆脱被动,立于主动的地位。这用范蠡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这种以暂时的退守换取最后的攻取的战略指导思想,乃是高超英明的实力运用方针,是范蠡军事思想中的优秀内核,它对于中国古代积极防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四,“因情用兵”的制胜之道。
“因敌而制胜”、“致人而不致于人”(85),是作战指导思想的精髓,也是古往今来战争指导者所孜孜以求的用兵理想境界。作为春秋时期屈指可数的军事家,范蠡在这方面与兵圣孙子实有相通之处,同样以因情用兵为指导战争活动的最高原则。
在范蠡那里,因情用兵乃是“天道”运行规律在军事斗争领域的衍化,是“天道”作用于“兵事”的必有之义。范蠡认为,“天道”的运行是“赢缩转化”的,即所谓“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世间万事万物同样也处于不断变化、循环往复过程之中。这就要求人们善于相因,“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这一基本原则同样也可应用于军事斗争。他为此而指出:“因而成之,是故战胜而不报,取地而不返,兵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而名声章明。”这里所说的“因”,就是因情用兵,因敌制胜,也即根据战争的客观实际情况的变化来决定作战行动。在这一原则指导之下,后发制人和先发制人的内在关系乃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后发制人固然占据主导地位,但这并不排斥一定条件下的先发制人。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在作战指导原则上,对后发制人和先发制人方针的不同应用,都必须随时随地,灵活机宜加以处置。在实行后发制人的原则时,要取法于阴象,即沉着应付,不动声色,持重待机;而在先发制人时,则要取法于阳象,即雷厉风行,迅猛进攻,所向披靡!对此,范蠡本人曾作过深刻系统的论述:“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后则用阴,先则用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
从范蠡“因情用兵”的理性认识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范蠡的思想既渊源脱胎于《老子》,但又发展丰富了《老子》。《老子》一书在讲进退、刚柔、强弱、先后时,总是无条件地强调退、柔、弱、后的一面,提倡所谓的“不敢进寸而退尺”(86),而一味否定进、刚、强、先这一面。范蠡则不同,他避免了机械化、简单化的对待倾向,主张量敌用兵,灵活机动,或进或退,或刚或柔,或先或后。他的这一认识,比较《老子》而言,无疑是要辩证全面深刻得多了。
【注释】
(1)《左传•僖公十五年》。
(2)徐中舒云“作州兵”是使“野人”也服兵役。(《左传选》,52页,北京,中华书局,1963)蒙文通亦云:“作州兵就是取消只限三郊才能当兵的规定,扩大至于三遂。”(《孔子与今文学》,见《经学抉原》,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3)参见《左传•哀公四年》所载赵简子的著名“铁地誓师辞”。
(4)晋国先后作“二军”、“三军”乃至“六军”,可见“军”为其最高建制单位。另外,晋国军队中有“师”、“旅”的建制,“百官之正长,师、旅及处守者,皆有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也有“卒、两、伍”的建制,“以两之一卒适吴”(《左传•成公七年》),“卒、伍整治,诸侯与之”(《国语•周语中》)。
(5)“三十人制”,最主要的史料依据为《周礼•地官•小司徒》注引《司马法》佚文:“甲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另外,还可以从《诗经•鲁颂•宫》、《吕氏春秋•简选》、《左传•闵公二年》、《孟子•尽心》等文献记载中获得充分的佐证。
(6)《诗经•小雅•信南山》孔颖达疏引《司马法》佚文,参见《左传•成公元年》服虔注引、《礼记•坊记》疏引。
(7)参见《左传•桓公五年》、《左传•宣公十二年》注引《司马法》。
(8)《春秋大事年表》卷九,《春秋列国不守关隘论》。
(9)《战国策•赵策三》。
(10)《左传•隐公元年》。
(11)《孙子兵法•谋攻篇》。
(12)参见黄朴民:《春秋军事史》,59页。
(13)参见刘展主编:《中国古代军制史》,79页。
(14)《国语•晋语四》。
(15)《国语•吴语》。
(16)《日知录》卷四,《春秋阙疑之书》。
(17)参见徐中舒:《左传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见其编注:《左传选》,371~37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前言》,北京,中华书局,1981。
(19)参见《三国志•魏书》卷十三裴松之注引鱼豢《魏略》。
(20)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春秋左传》作者推测”条,351页。
(21)《左氏兵法》。
(22)《左传•襄公二十七年》。本节以下注引《左传》只注鲁纪年。
(23)《昭公元年》。
(24)《文公十二年》。
(25)《襄公十九年》。
(26)《宣公十五年》。
(27)《成公十六年》。
(28)《庄公二十三年》。
(29)《成公十五年》。
(30)《成公元年》。
(31)《昭公元年》。
(32)《襄公二十七年》。(www.chuimin.cn)
(33)《僖公二十八年》。
(34)《僖公二十七年》。
(35)《宣公十二年》。
(36)《隐公五年》。
(37)《成公九年》。
(38)参见张丽荣:《论<左传>军事观的二重性》,见《先秦军事研究》。
(39)《宣公二年》。
(40)《襄公三年》。
(41)参见黄朴民:《孙子兵法与古代战争》,载《浙江学刊》,1995(2)等。
(42)《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
(43)《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叙表》。
(44)《老子解》卷二。
(45)《老子》三十一章。本节以下注引《老子》只列章数。
(46)《老子》三十一章。本节以下注引《老子》只列章数。
(47)三十章。
(48)四十三章。
(49)六十四章。
(50)五十七章。
(51)四十八章。
(52)三十章。
(53)三十一章。
(54) 七十六章。
(55) 七十六章。
(56)三十一章。
(57)三十章。
(58) 三十一章。
(59) 三十一章。
(60)四十六章。
(61)四十六章。
(62)四十六章。
(63)六十一章。
(64)八十章。
(65)六十八章。
(66)《孙子兵法•谋攻篇》。
(67)五十七章。
(68)六十九章。
(69)《孙子兵法•行军篇》。
(70)六十九章。
(71)六十七章。
(72)《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引。
(73)三十六章。
(74)六十七章。
(75)六十九章。
(76)《宋论》。
(77)《訄书•儒道》。
(78)《越绝书•越绝外传纪策考》。
(79)《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
(80)《越绝书•越绝外传枕中》。
(81)《吴越春秋•句践阴谋外传》。
(82)《吴越春秋•句践伐吴外传》。
(83)《国语•越语下》。本节以下引文凡不注出处者,均出此篇。
(84)《吴越春秋•句践归国外传》。
(85)《孙子兵法•虚实篇》。
(86)《老子》六十九章。
有关国学研究文库先秦两汉兵学文化研究的文章
在当代作家越来越漠视“精神原乡”的作用,致使写作逐渐走向一种抛弃故乡、散失精神原产地的潮流中,史小溪的散文却逆流而行,以一个高原守望者的决绝与强劲姿态,心系苍山黄土,采写陕北元素,引领读者走进“暖窑”听“酸曲儿”,登高辨识“高原草木图”;或在冰河解冻的季节尽情感受“北地春韵”,观赏“红艳艳的山丹丹”。......
2023-12-02
据此,区域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根据地域特色,加以细化,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向更加明确,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创造。(二)落实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未来面对不确定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问题解决能力与必备品格,它是通过系统的学习而习得的,是关键的、共同的素养,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
2023-07-18
然而,关于中国酿酒起源的说法各有不同,有仪狄造酒、杜康造酒等。几千年来中国酒推陈出新,其品种之多、产量之大、声誉之高,在世界酒史上名列前茅。唐宋时代,中国传统酒的发展进入灿烂的黄金时代,在文化名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饮酒、颂酒的诗词中有着充分的反映。酒与礼密不可分也是中国酒文化的特点之一。中国酒令名目繁杂。在诗酒结合的不断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中国独具特色的“诗酒文化”。......
2023-08-20
有鉴于此,本节主要考察公务员的地域回避制度。东汉时,防范和限制官吏利用亲朋关系徇私枉法的亲属回避、职务回避和地区回避制度已初步形成。但和行政主管官的回避制度相比,河员、盐官的回避制度则相对较晚。......
2023-11-30
清查由于宗旨和做法宽严失当以及册籍等前提条件的不同,呈现出的效果也前后不同。后两年半,由于皇帝调整了清查大员班子,清查只图分清官侵、吏蚀还是民欠,明确一概停追旧欠,特别是查获了民间里书实征钱粮的各种底簿,编制成了清查的汇欠册和汇查册,钱粮的实际拖欠情形昭然若揭,官侵与吏蚀部分自难隐漏,绅衿大户的包揽飞洒等伎俩再难施展,清查专案组又及时调整宽严程度,因此清查工作总体而言得以稳步推进,迭奏成效。......
2023-10-16
29﹒渤海国的经济渤海国的繁荣昌盛与经济发展不可分。渤海国的进取和开放精神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渤海国经济发展是上述两个条件有机结合的结果。尽管渤海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尽平衡,但其统治中心地区的经济则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卢城之稻”是渤海国农作物中的精品。农作物品种的增多,为渤海国农业的多种经营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陶瓷业是渤海国手工业的重要部门。......
2024-06-03
20世纪30年代,惠山泥人工艺中融入石膏制作的技法,自此产生了石膏工艺泥人的新品种,惠山泥人艺术家也逐渐发展成为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惠山型”风格。高密泥塑无论是创作题材的选择,还是泥塑的造型、色彩的运用,都受到高密扑灰年画和剪纸艺术的深刻影响。泥人张彩塑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能真实地刻画出人物性格、体态;追求解剖结构,夸张合理,取舍得当;用色敷彩,典雅秀丽。......
2023-11-18
个性是由知情融合而成,具有一种主观情感色彩,只有当知是发自情的内在需要时,学生的幸福感才有可能产生。体育事实上是一种文化教育活动,要求运动者在身心统一、人际和谐中获得幸福体验。幸福的体育观重视学生对运动项目的自主选择、运动过程中学生目标的实现和通过运动对人的品行和能力的提高。......
2023-11-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