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邓小平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创新

邓小平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创新

【摘要】:三、邓小平政党学说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邓小平政党学说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推向一个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毛泽东政党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三、邓小平政党学说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

邓小平政党学说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推向一个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毛泽东政党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第一,邓小平政党学说对党所面临的环境及根本任务作出了新的判断。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际上,随着冷战对峙时代的结束,世界政治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关系加强了,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同时,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着并将继续改变着当代经济生活和世界面貌。在国内,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当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在这个时期,党面临着四个方面的严重考验:一是执政的考验,二是改革开放的考验,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四是西方国家"渗透"与"反渗透"的考验。在这个时期,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第二,邓小平政党学说根据时代的变化,提出并回答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究竟应当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什么样的党的问题。

1980年,邓小平提出"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是要恢复党的战斗力。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19]十二大后进行整党时,邓小平在1983年进一步明确提出:"我们一定要搞好这次整党,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20]这实际上提出了同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和创业这一目标相适应的、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总纲和主题。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根据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形势发展,明确提出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提出面向新世纪,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个关于党的建设总目标的最新阐述,更加鲜明地强调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从而更加突出了面向新世纪时,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要求和时代特征。

第三,邓小平政党学说把马列主义政党学说、毛泽东政党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依据对当代世界与当代中国时代特征和党的任务的正确判断,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时代不同了,环境改变了,任务变化了,如何建设我们党的方法、举措也要随之有所变化。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毛泽东政党思想不能丢,丢了就丧失了根本。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毛泽东政党思想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邓小平政党学说体现了这一基本精神,具体到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邓小平政党学说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毛泽东政党思想的突出贡献就在于:其一,更加突出地强调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提高。中国问题的关键在党,执政党建设的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较高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其二,非常注重党的制度建设。这是邓小平对历史反思,尤其是对"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历史反思的结果。如果说毛泽东政党思想中的"思想建党"是其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最突出的贡献,那么邓小平政党学说中的"制度建党",则是其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毛泽东政党思想的重大发展。其三,特别强调要用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和发展了的毛泽东思想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世界形势飞速发展,要根据现在的情况不断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我们不能把它当作教条,而要把它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同它在现实中的生动发展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是没有出路的。

在邓小平政党学说指导下,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其中也就包含着邓小平政党学说,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推进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0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页。

[3]同上,第28页。

[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64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www.chuimin.cn)

[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页。

[8]同上,第364页。

[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4页。

[10]同上,第145页。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9页。

[12]《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页。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页。

[1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8页。

[15]《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16]同上,第127页。

[17]《邓小平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18]同上,第96页。

[1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页。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