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国家稳定观:邓小平以时代要求为依据的研究

国家稳定观:邓小平以时代要求为依据的研究

【摘要】:邓小平明确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其次,邓小平提出从国家发展稳定的战略高度认识改革开放。这些论述都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抓住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特征生动而具体的体现。

四、邓小平以时代要求为依据的国家稳定观

邓小平的国家稳定观是以时代要求为依据的稳定观。集中体现这一时代特质的就是邓小平的稳定观同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双重历史任务以及与俄国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所具有的内在联系。中华民族的第一重要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49]第二重要历史任务是用中国独立、解放和发展、繁荣的成功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指出:"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如果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一切都不可能。"[50]稳定压倒一切。同时,苏东剧变在邓小平考察稳定问题的参照系中,尤其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突出强调:中国局势稳定,一个是由于坚持社会主义,一点不动摇,再一个是由于坚持改革开放。

首先,没有稳定的政局,政治动荡,不可能实现国家的稳定。为此,邓小平一再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尤其是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列宁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是不与任何人分掌的,这不是一党私利,而是要不要社会主义的大问题。西方敌对势力最懂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确保人民民主专政性质具有的决定意义。他们对我国搞"西化"的内容之一,就是鼓吹"政治多元化"、"多党制",而这也正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明确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多次讲过,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对于党内外任何企图削弱、摆脱、取消、反对党的领导的倾向,必须进行批评、教育以至必要的斗争。"[51]"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我国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发挥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共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更有利于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邓小平明确指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52]同时又告诫我们:"怎样改善党的领导,这个重大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不好好研究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坚持不了党的领导,提高不了党的威信。"[53]那么,如何才能改善党的领导,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呢?第一,要克服以党代政,党政不分的现象,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第二,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第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克服和消除腐败现象,提高党的战斗力;第四,"党要受监督"。

其次,邓小平提出从国家发展稳定的战略高度认识改革开放。认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把对外开放与对内改革结合起来,通过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步伐;通过对内全面深入的改革,消除不利于生产力发展,不利于国家稳定发展的各种因素。(www.chuimin.cn)

邓小平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54]又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55]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特点下,坚持改革开放是新时代的主题。邓小平明确指出:"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最少五十年到七十年不会变。"[56]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建立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他指出:"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57]再一次把对外开放理论提到时代的高度加以论述和认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可使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处于主动灵活的地位,便于中国保持独立自主的对外立场,维护国家的主权利益。这些论述都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抓住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特征生动而具体的体现。

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多次强调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他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

邓小平以他对时代条件和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准确把握,提出国家稳定观,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提出从国家发展稳定的战略高度认识改革开放,这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伟大贡献和创造性发展,它必将指引我国走上一条长治久安、强国富民的伟大复兴之路,使我国在21世纪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