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规律中心之点是强调总体协调。系统规律就是适用于局部组织化区域的规律,也就是适用于稳态或个体同一性的规律。维纳没有忘记系统的有序、组织化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这不无意义。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即使是信息占统治地位的时候,美国也仍然是一个垄断的资本主义社会,它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
2023-11-28
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学说
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还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为了正确地认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须首先分清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毛泽东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人民这一概念作过解释:"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拿我国的情况来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日本帝国主义、汉奸、走狗派都是人民的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11]这就是划分两类社会矛盾的界限。应该承认,这两类矛盾有时是容易混淆的。因此,必须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它是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必要前提。
两类社会矛盾的性质是不同的。毛泽东强调,敌我矛盾是指人民的敌人与人民之间的矛盾,是在利益根本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在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说来,除了对抗性的一面以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可分为三类:一是劳动阶级之间和各劳动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还对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了专门的分析。为什么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呢?为什么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一般地属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是因为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他指出: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存在着剥削和被剥削的矛盾,这本来是对抗性的矛盾。但是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这两个阶级的对抗性的矛盾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不是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团结、批评、教育的政策,或者民族资产阶级不接受这个政策,那么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就会变成敌我之间的矛盾。因此,对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必须谨慎从事,认真对待,正确处理。(www.chuimin.cn)
两类社会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一般说来,解决敌我矛盾,用专政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的方法。毛泽东强调,专政的制度不适用于人民内部。人民自己不能向自己专政,不能由一部分人民去压迫另一部分人民。人民中间的犯法分子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这和压迫人民的敌人的专政是有原则区别的。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地论述了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思想。毛泽东根据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矛盾与阶级关系的变化指出: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还有反革命,但是不多了。1957年4月,刘少奇在《如何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更明确地指出:现在国内的主要矛盾到底是什么?是敌我矛盾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应该说,现在人民内部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这就是说,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后,人民内部矛盾是大量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国家工作的重点应该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向自然界开战,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毛泽东在提出两类社会矛盾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又有集中又有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想。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但大量的却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只能采用民主的手段、民主的方法,专政的手段不能用于人民内部。他告诫党内的同志,必须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不要只强调专政、守法的一面,而忽略民主的一面。虽然由于"阶级斗争并没有完全结束",国家的专政职能还需要继续存在,但是进一步发扬人民民主不仅有必要而且也有可能了。这主要是针对着苏联模式过分集权的弊端而言的。苏联模式政治上的高度集权压抑了人民群众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意图扩大人民民主,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来。他说:"所谓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就是我们党从来经常说的走群众路线的问题。共产党员要善于同群众商量办事,任何时候也不要脱离群众。"[12]"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13]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就是完善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人民内部矛盾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意味着民主建设已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想,即"我们的目标,是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14]
有关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专题研究的文章
系统规律中心之点是强调总体协调。系统规律就是适用于局部组织化区域的规律,也就是适用于稳态或个体同一性的规律。维纳没有忘记系统的有序、组织化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这不无意义。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即使是信息占统治地位的时候,美国也仍然是一个垄断的资本主义社会,它的基本性质不会改变。......
2023-11-28
第七节矛盾的分类问题对社会主义时期的矛盾进行科学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和方法论课题。按照一类二类矛盾的分类法,把敌与我、革命与反革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看成是不能结合的,这大概是大家都会同意的。因为一类二类矛盾的分类法也是以承认“两个为主”为其基本理论依据的。在我看来,两个为主的矛盾分类方法值得研究的地方并不比前一种分类方法少,某些方面,要在理论上说得圆通难度也许更大。......
2023-11-28
由此可见,染料实际上是一种有选择性地反射一定波长光线的物质。溶解碱性染料不宜用硬水和带碱性的水,否则会产生色斑,通常加入1%的稀醋酸,用70℃以下的热水溶解后使用。碱性染料对木素的亲和力极大,所以对未漂浆和机木浆容易染色。图2-25 盐基槐黄(二)酸性染料酸性染料为盐类,一般都含有磺酸基、羧基和羟基等可溶性基团,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且多在酸性介质中染色,故称酸性染料。......
2023-06-23
毛泽东向来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不可能没有矛盾。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9]提出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途径。......
2023-11-28
第七节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必有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区分,说明了矛盾双方的不平衡性,从而为矛盾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有的同志认为,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是不准确的,主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联系起来、结合起来决定的,并说这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一个重大分歧。也就是说,矛盾的次要方面也对规定、决定事物的性质起作用,虽然不是主要的、决定的作用。......
2023-11-28
第一节系统规律与矛盾规律的适用范围不同近年来,学术界一些同志提出,系统规律关于事物是具有复杂层次的动态系统比事物是矛盾的两个对立方面组成的思想,能更好地反映、说明事物的内在复杂结构,系统规律不但是一条普遍的规律,而且它已经把矛盾规律的一切合理因素作为一个环节包含在其中了,因而系统规律是对矛盾规律的发展与深化。因此,系统规律不是如同矛盾规律一样的普遍规律,它只能是适用于事物一定状态的特殊规律。......
2023-11-28
近年来学术界一些同志提出,矛盾不止有两个对立面,它有三个对立面,不是“一分为二”,而是所谓“一分为三”。很明显,如果事物可以有三极,乃至更多的极,那么,矛盾两极结构的普遍性就要受到怀疑,因为两极结构不过是三极或多极结构的一个特例而已。很显然,这里无论是“一分为二”,还是“一分为三”、“一分为多”,都是事物的分子结构,属于实证科学,不是辩证哲学所讲的矛盾。矛盾属于关系范畴,不是实体范畴。......
2023-11-28
所谓飞矢不动就是飞着的箭其实并没有动。运动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不但机械运动本身是矛盾,其他形式的运动也是矛盾。同任何其他矛盾一样,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也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并不含有半点对资产阶级的温情脉脉。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外力起了绝对作用,为什么不能说外力是运动的根源和动力呢?......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