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西汉长安经学研究:司马迁通古今变

西汉长安经学研究:司马迁通古今变

【摘要】:在这里司马迁对于遥远的五帝三代,也即传闻世,采取了“择其言尤雅者”并论其次。但是对于“所见世”即自己生活或距离自己相近的“秦汉时代”却大着笔墨,如陈涉起义、刘项之争、高祖创制、文景之治以至上汉武时代。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与春秋公羊学“张三世”观点有着完全相同之点足以说明春秋公羊学影响之巨大。

(三)通古今之变

春秋公羊说倡导“张三世”的历史变易观,司马迁将其熟练地运用到《史记》的写作中去,这集中表现在对“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的资料处理上,在《史记》资料处理上司马迁完全采用了厚今薄古的方法,五帝与三代是距离现实较远的历史年代,“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者皆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在这里司马迁对于遥远的五帝三代,也即传闻世,采取了“择其言尤雅者”并论其次。但是对于“所见世”即自己生活或距离自己相近的“秦汉时代”却大着笔墨,如陈涉起义、刘项之争、高祖创制、文景之治以至上汉武时代。这种历史记述方法不仅忠实地记载了当代历史,而且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更重要的是从历史发展的观点去探求历史发展的规律,为后世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考察古今变化时,他充分肯定了历史的进步,他对秦王朝的看法可以说为后世历史学家也提供了一面镜子,他说:

“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传》曰:‘法后王。’何也?以其近已而俗变相类,议卑而易行也。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14](www.chuimin.cn)

对于秦朝,汉初的许多学者出于历史反思的因素,都采取了完全否定的看法,司马迁的观点一方面对秦的暴政有所批评,但他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秦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使人耳目为之一新。

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与春秋公羊学“张三世”观点有着完全相同之点足以说明春秋公羊学影响之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