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有关《史记》的考古发现下列所列考古新发现,凡未注明资料来源的,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网站。2010年初,共发现窑址20余处。......
2023-11-30
(二)天人感应说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明确表达了自己写作《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所关注的“究天人之际”,也恰恰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之际问题,也就是说他们二者都关注到了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一样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二者之间有着相通的关系,但在具体问题上二者之间还是有较大区别的,董仲舒过于相信天命,认为天是主宰人间事务的,而司马迁则比较看重人事,认为事在人为。
但是我们也应注意春秋公羊学在天人关系及所谓天命问题上对司马迁的影响,这从以下事实上可以看出来:
刘邦建立汉王朝,其成功正像他自己所说是依靠了大家的力量,汉五年(前202),刘邦在击败项羽之后,置酒洛阳南宫,他在总结成功经验时说:“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11]刘邦的总结十分客观,十分正确,但司马迁却不这样看,他说:“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杰,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向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12]”
司马迁认为秦朝的灭亡,刘姓(大圣)的兴起完全是天命所定,在这里他连用了两个“岂非天哉”来强调天命之所在。(www.chuimin.cn)
和董仲舒一样,司马迁认为凡是出现在人世间的变异大事,必然先会有上天给予的警示,如“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竟天。其后秦遂以兵灭六王,并中国,外攘四夷,死人如乱麻,因以张楚并起,三十年之间兵相骀借,不可胜数,自蚩尤以来,未尝若斯也”。
“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平城之围,月晕参,毕七重。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数丈,天狗过梁野。及兵起,遂浮尸血流其下。元光、元狩,蚩尤之旗再见,长则半天。其后京师师四出,诛夷狄者数十年,而伐胡尤甚。越之亡,荧惑守斗。朝鲜之拔,星茀于河戍,兵征大宛,星茀招摇,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屈小变,不可胜道。由是观之,未有不先形见而应随之者。”
在司马迁看来,天象的变化“其与政事府仰,最近天人之符”[13]。
天人相应是春秋公羊说的一个基本观点,一方面认为天能干预人事,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也能上感于天,天人感应说虽然迷信的成分很大,但在某些场合下也确实起到一些积极作用。
有关西汉长安经学研究的文章
2010年有关《史记》的考古发现下列所列考古新发现,凡未注明资料来源的,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网站。2010年初,共发现窑址20余处。......
2023-11-30
2010年《史记》研究综述2010年,国内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的研究轰轰烈烈,召开了两次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研究的大型学术研讨会,一次有关项羽的专题学术研讨会,出版了《古文献与岭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下面从九个方面,概览一下2010年有关《史记》研究的情况。......
2023-11-30
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安平秋、副会长张大可等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由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所长、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张玉春教授主持。暨南大学林如鹏副校长、暨南大学文学院陈伟明院长先后致欢迎辞,对“古文献与岭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也肯定了召开此次会议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届年会于2011年4月在中国苏州举行。......
2023-11-30
[87]《史记》和《汉书》分别作为西汉和东汉的散文代表作,他们既是时代语言影响的产物,又推进了文学语言的进一步发展。[88]钱基博认为《史记》渊源《战国策》的疏荡文风,《汉书》则与《尚书》、《左传》相类,追求整齐骈偶。总的看来,《史记》最常见的是长短句交替使用。《汉书》的行文,从其对《史记》的袭用情况来看,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袭用《史记》部分;另一类是班固新创部分。《史记》中赋法运用还不多见,班固则......
2023-08-20
2010年中国商洛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由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商洛学院主办的2010年中国商洛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8月14—16日在陕西省商洛市召开。在商洛召开这次研讨会的目的,一方面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力求对司马迁与《史记》的研究上有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另一方面则力求积极弘扬和发展商洛地域文化的研究。唐人著作以及考察官制沿革等亦均引用到《史记》。......
2023-11-30
近十年来孙子与《孙子兵法》研究综述一进入新世纪十年来,孙子与《孙子兵法》研究热度不减,依然十分活跃,成果累累。系统梳理中国2000年来《孙子兵法》研究学术史的著作有于汝波主编的《孙子兵法研究史》。关于《孙子兵法》文献的考辨。田旭东《〈孙子兵法〉善本考》认为,《孙子兵法》最好的善本依次是:临......
2023-11-30
重要研究著作与论文集简介著作名称:史记箴言(学生版)作者:应敏燕出 版 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出版时间:2010/01书号:ISBN:978-7-5499-0232-3内容简介:该书立足原著本身,提炼经典佳句,进行分类编排,辅以注释评译,既存其原貌,又显其精华。......
2023-11-30
中西文化差异太多了,可以描述,也可以分析。而一个强势的文化更多的是作“文化研究”。中国比较早的时候的文化比较一般是用“夷夏之辨”这样的说法来进行的。 再进一步看中西文化比较的历史。但当他们来到中国之后,中国的文化和中国文明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更大的失败则是中西这两个世界的交流。这与元朝初年的中西态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2024-10-0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