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抬出《周易》的“帝出乎震”的理论,结合广为流传的“紫盖黄旗,运在东南”的谶语,论述南方政权的合法性。[118]这跟孙权等南方政权宣扬“帝出乎震”的逻辑也是一样的,都是强调自己对西边政权的合理性——因为易卦说“帝出乎震(东)”。其思想意义是强调君主的统治符合天命,为正朔所在。其实这与《易经》及纬书有关。......
2023-11-28
二、地震与“帝出乎震”——所谓武周时期“灾异祥瑞化”
在天人感应、五德终始的思想体系中,祥瑞和灾异是上天对世间君主天命考察的评判。利用祥瑞和灾异进行政治操作,是中古政治的一大特色。以武则天为例,不论是她自己,还是反对她的人,都借助祥瑞灾异学说进行舆论造势。学界已经注意到武则天在利用佛教做政治宣传的同时,大量使用了中国传统的谶纬祥瑞学说,即便是被学者们拿来作为主要证据论证武则天佛教意识形态的《大云经疏》,也充斥着祥瑞之说、谶纬之言[16]。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灾异祥瑞化”的观点,认为武则天凭借自己的政治智慧,把传统观念认为是灾异的自然现象解释为祥瑞,这其中也包括地震[17]。他们认为,地震是阴盛阳衰的表现,为了宣扬自己上台的合法性,武则天刻意操弄了地震数量,使自己执政时期地震频繁,彰显阴盛阳衰的天命。根据他们的统计,两《唐书》地震次数最多的是高宗时期,高宗和武后在位55年,在唐前期139年中,地震次数占据54%。尤其是高宗仪凤二年(677)和永淳元年(682)的地震,恰好处于武则天称天后(674年)和高宗病逝(683年),显然与武后权势增长有直接关系。而洛阳垂拱年间的三次地震,是“武则天刻意制造的结果”[18]。
不过必须指出,这样的分析,不但数据有误导的嫌疑,而且逻辑也不符合当时的知识和信仰传统。首先,高宗和武则天时期的地震频率,并不比其他时期更高。所谓高宗时期的11次地震,有8次发生在649年8月到653年1月。其实这是一场发生在今天山西的剧烈地震,强震之后屡次发生余震。有地震专家对这次发生在晋州的地震做了细致的分析,认为当时的地震烈度可达9度,震级可达7级。主震发生之后,当地还发生了若干次余震,余震持续两年多,而最后一次可能属晚期强余震。而且推断,当时的震中是在今天的临汾[19]。这所谓8次地震,跟武则天上台没有关系,当时武则天尚未出现在政治舞台,高宗也是刚刚即位。除去这8场地震,高宗时期的地震频率甚至远远低于唐前期的其他时期。
其次,武则天时期的地震频率,也并不高于其他时期。武则天摄政期间,垂拱三年、四年发生地震,长安、洛阳都有震感。而另外三次地震,则发生在江南区域和四川。其频率甚至远远低于取代她当皇帝的中宗。如果我们相信官方记载的地震,才具有强烈的政治暗示的话,那么唐前期的地震分布,可以列表如下:
从上表也可看出,地震数量集中的时段是两个,一个是649年8月—653年1月,当时是晋州大震;另一个是687—688年,长安、洛阳都有震感,震中或就在两京附近。可以说,地震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这里面不存在可以操弄作伪的问题——实际上在中古时代地震也不可能被制造出来。不像瑞石、瑞鸟或其他瑞祥,地震是剧烈的自然运动,万千臣民都能感受到,而且地震具有强烈的突发性,统治者不可能提前预知,而只能被动应对。第一场大地震,发生在太宗去世、高宗即位的同一年,地点又在晋州(是高宗——也就是之前的晋王的本封之地),所以给高宗造成了很大困扰和尴尬。第二场地震发生在两京附近,对帝国首都居民有巨大的心理影响。
在传统阴阳灾异学说中,地震就是灾异。武则天如果在旧有的理论里面解释,把地震对应自己的上台,无疑是不打自招,承认自己是篡权者。这在政治宣传上无疑是自杀行为。之所以有学者们认为武则天主动把地震宣扬为自己的祥瑞,所依据的不过是《大云经疏》引用的“证明因缘谶”。“证明因缘谶”云:“谨按《易》云:帝出乎震。震在东,此明神皇出震周临,又王在神都,即是水东也。”[20]根据这条“关键”史料,这些学者推断:“显然,武则天明确地将地震作为其称帝、定都、更改国号的祥瑞,是天地与人事的感应。”甚至认为,30多年前的晋州地震,也是武则天用来“预示李唐皇室不稳固,以及女皇将于洛阳兴起的预兆”,更引宋人《新唐书》倒放电影式的论述作为佐证[21]。
其实,“帝出乎震”跟地震没有任何关系。把“帝出乎震”解释为地震的学者,对中古术数世界缺少基本的认识,甚至根本没意识到这是一句卦辞,还以为是“皇帝出自地震”的文言表达。如果抽掉这条关键“史料”,则武则天可以操弄地震预示自己上台的论点就难以成立。
“帝出乎震”是中古政治修辞的典型用语,反映的正是五德终始、天人感应的思想。它经常出现在中古时期的朝议、奏章、诏书等官方文字中。而且,常常和“承乾”连在一起使用,登基做皇帝被称为“出震承乾”,比如太宗时,李义府献《承华箴》给太宗,其辞云:“邃初冥昧,元气氤氲。二仪始阐,三才既分。司乾立宰,出震为君。”[22]武则天下台,唐中宗复辟之后答侍中敬晖等请削武氏诸王王爵表云:“洎乎出震应期,画八卦而成象;炎皇御历,播百谷之兴农。”[23]开元初,太常卿姜皎与礼官上表要求更改太庙武则天“天后圣帝武氏”称号,云:
夫七庙者,高祖神尧皇帝之庙也。父昭子穆,祖德宗功,非夫帝子天孙,乘乾出震者,不得升祔于斯矣。但皇后祔庙,配食高宗,位号旧章,无宜称帝。今山陵日近,升祔非遥,请申陈告之仪,因除“圣帝”之字,直题云“则天皇后武氏”。[24]
可见“承乾”、“出震”是当时非常非常典型的政治修辞用语,其特别强调君主的统治符合天命,为正朔所在。正因为其所代表的政治意涵,“出震”、“承乾”也频繁出现在国家祭祀天地、享太庙乐章的歌辞中。比如武则天御撰《则天大圣皇后享明堂乐章》云:
出震位,开平秩。扇条风,乘甲乙。龙德盛,鸟星出。荐珪篚,陈诚实。[25]
那么“出震承乾”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内涵和知识背景呢?其实这与《易经》及纬书有关。《易·说卦》云: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26]
对这段话进行政治阐释较为清楚的是郑玄,《易坤灵图》云:
经曰:震下乾上,无妄,天精起。郑玄注云:起,由犹理。乾为天,震为长子,天生长子,圣人立为天子,天下之人各得所,天所获无妄也。[27](www.chuimin.cn)
所谓“承(乘)乾”,就是承天,也就是接受天的符命,所以十六国时期,慕容俊诘问冉闵的使臣冉闵凭什么当皇帝,使臣答之以冉闵之功德,认为冉闵“恭承乾命,有何不可”[28]。帝为万物主宰,它由震卦象的东方升起,以喻万物之生发。到了汉代,“帝出乎震”跟天人感应、五德终始的学说紧密结合在一起。一般认为,以五德终始为基础的帝王世系,在西汉经历了一次重新构建,《汉书》多处记载都将其主要归结于刘向父子[29],比如《汉书·郊祀志下》云:
刘向父子以为帝出于震,故包羲氏始受木德,其后以母传子,终而复始,自神农、黄帝下历唐、虞三代而汉得火焉。[30]
因为《周易·说卦传》说“帝出乎震”,震为木,所以在五德终始系统中第一个帝应该是木德,为伏羲氏,所以《晋书·地理志》总论部分说“燧人钻火,庖牺出震”[31]。
从方位上说,震为东方,乾为西北,所以李渊造反时,其重要谋臣裴寂上《劝进疏》,其中谈到:
窃以陛下承家开国,积德累功,世济拟于高阳,缵绪盛于周武。载诞烛神光之异,仪形表玉胜之奇。白雀呈祥,丹书授历。名合天渊,姓符桃李,君尧之国,靡不则天,星纪云周,奉时图始,甲子之旦,不俟而脱。起兵西北,势合乘乾,我来自东,位当出震。[32]
裴寂描述李渊的崛起,用了“起兵西北,势合乘乾,我来自东,位当出震”的叙述方式,其思想内涵,正是以方位契合“承乾出震”的精神。西北为乾,而李渊起兵西北,而来自于东,所以符合“承乾出震”的描述。这是一种典型的解谶的手法,其曲意附和非常明显。不过,这和我们前面谈到的武则天运用“帝出乎震”的逻辑是一样的。《大云经疏》引用的“证明因缘谶”云:“谨按《易》云:帝出乎震。震在东。此明神皇出震周临,又王在神都,即是水东也。”因为洛阳相对旧都长安,位于东方,所以武则天宣扬“帝出乎震”,“王在神都(洛阳),即是水东”。
李渊和武则天并不是唯一把自己崛起的地方用“帝出乎震”来解释的统治者。可以说,在神文思想弥漫的中古时代,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做法。尤其是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南方政权往往秉持“帝出乎震”的说法,为自己身处边地却能承天立极提供理论解释。南北对立时期,南朝往往用“紫盖黄旗”和“帝出乎震”来说明自己的符命。三国时期,吴黄武四年(225),孙权派郎中令陈化出使魏国,陈化和魏文帝有一段关于谁将统一天下的争辩:
魏文帝因酒酣,嘲问曰:“吴、魏峙立,谁将平一海内者乎?”曰:“《易》曰帝出乎震。加闻先哲知命,旧说紫盖黄旗,运在东南。”帝曰:“昔文王以西伯王天下,岂复在东乎?”化曰:“周之初基,太伯在东,是以文王能兴于西。”帝笑,无以难,心奇其辞。[33]
陈化论证孙权之符命,就抬出了《周易》的“帝出乎震”的理论和广为流传的“紫盖黄旗,运在东南”的谶语。曹丕反驳他,说周文王是以西伯侯得到天下。陈化却反驳说,虽然文王兴起于西方,但他的祖先太伯是出自东方。所以孙权在即皇帝位的诏书中强调:“权生于东南,遭值期运,承乾秉戎,志在拯世,奉辞行罚,举足为民。……历数在躬,不得不受。”[34]
南朝梁张缵的《南征赋》歌颂南朝之符命云:
追晋氏之启戎,覆中州之鼎祚。鞠三川于茂草,沾两京于朝露。故黄旗紫盖,运在震方;金陵之兆,允符厥祥。及归命之衔璧,爰献玺于武王;启中兴之英主,宣十世而重光。观其内招人望,外攘干纪;草创江南,缔构基址。岂徒能布其德,主晋有祀,云汉作诗,斯干见美而已哉![35]
张缵明确提出“黄旗紫盖,运在震方;金陵之兆,允符厥祥”,把天命和“震”方也就是东方联系在一起,进而说明金陵为王气所在。其实这与《大云经疏》把“帝出乎震”和洛阳联系在一起并无太大的区别,都是强调天命在东,或在金陵,或在洛阳。区别在于,南朝强调金陵为震方所在,否定的是北朝首都(也包括洛阳)的合法性;而武则天强调洛阳为震方所在,是对旧的李唐王朝及其根据地长安合法性的否定。
通过上述分析,我想我们基本上否定了《大云经疏》以地震宣扬武则天统治合法性的观点。从逻辑上说,在一个理论体系内部否定其观点,不但难以服人,而且政治风险极大。除非在这个理论体系内部,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可供选择。
有关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的文章
就是抬出《周易》的“帝出乎震”的理论,结合广为流传的“紫盖黄旗,运在东南”的谶语,论述南方政权的合法性。[118]这跟孙权等南方政权宣扬“帝出乎震”的逻辑也是一样的,都是强调自己对西边政权的合理性——因为易卦说“帝出乎震(东)”。其思想意义是强调君主的统治符合天命,为正朔所在。其实这与《易经》及纬书有关。......
2023-11-28
以洛阳否定长安,也是常用的政治手段。从西汉末期开始,洛阳被明显地赋予了儒家神圣性,定都长安被描述为仅仅出于维护统治安全的权宜之计。比如西汉末年汉元帝改制,博士冀奉倡言迁都洛阳以“正本”。王莽夺取汉朝天下,也计划迁都“土中居雒阳之都”。......
2023-11-28
六、义净与武周政权之关系义净在武周政权宣扬符命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武则天对义净的到来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义净与武周政权之关系,可见一斑。长安光宅寺的七宝台,是武周政权晚期代表性的政治纪念性建筑。考虑到义净与武周政权的关系,以及公元701—703年他跟随武则天从洛阳到长安的情形,这一推测并非没有道理,何况从艺术风格及分析方法来看,水野清一已经论证了两者之间存在关联。......
2023-11-28
俞文俊依据传统的阴阳灾异学说,把新丰出现的山涌解释为女主当政的反映。若依照地震祥瑞化的观点,武则天应该是求之不得,将这次山涌也一并解释为自己上台的征兆。帮助武则天化解地震灾异说的,主要也是佛教。......
2023-11-28
2005年12月26日是印度洋大海啸发生后的一周年,在这一天,全世界的悲痛和思念再一次回到了那片给予世界震惊的印度洋海岸。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上午9时,海啸无情地席卷了泰国六个省的海岸,来年的那一刻,泰国举国默哀一分钟。斯里兰卡政府在首都科伦坡以南90千米处的海啸重灾区佩拉利亚村举行仪式,仪式隆重且庄严,深切地悼念了印度洋地震海啸逝去的生命。......
2023-08-18
抗震设防烈度为7、8、9度时,高度分别超过160m、120m、80m的大型公共建筑,应按规定设置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观测系统,建筑设计应留有观测仪器和线路的位置。各层层高均为3.6m,首层室内外地面高差为0.50m,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根据1.6.1节3,应按9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8度确定其地震作用。重力荷载计算值近似取重力荷载代表值;地震剪力计算值近似取对应于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楼层剪力。......
2023-08-28
成帝时期,阶级矛盾也日趋尖锐,许多地区爆发了武装起义。与此同时,广汉郡又爆发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刑徒郑躬,素有威望,因事被关进牢里,判了死罪。鸿嘉三年(前18)冬十一月,刑徒聚众打下监牢,救出郑躬,推其为首领,公开起义[39]。郑躬率众攻打官府,声势日振。广汉太守扈商平时骄横跋扈,在起义军面前却一筹莫展。起义军以山为营,据险而守,持续了一年。赵护因镇压起义有功,获赐黄金百斤,升为执金吾。......
2023-09-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