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乐与政通:《景云河清歌》的政治文化史研究《隋书》卷七八《王令言传》云:时有乐人王令言,亦妙达音律。帝竟被杀于江都。陈先生所提倡的治史态度,俨然指明,今后不论思想史,还是文化史,抑或其他类型的史学研究,都须在“同情”古人上下功夫。现在学术界非常重视“艺术史”的研究,但是在笔者看来,现行“艺术史”似乎也偏重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并不受到重视。目前音乐史的研究,集中在音乐学院。......
2023-11-28
第四章金刀之谶:政治预言与宗教信仰的融合
唐开元元年(713),历经了705年中宗复辟、710年诛灭武韦集团和平定谯王之乱以及713年清除太平公主势力四场宫廷政变,李唐夺回了从690年就失去的皇室地位,迎来了皇权复兴的契机。但此时政局依然波谲云诡,危机四伏。就在开元元年当年,玄宗刚刚平灭太平公主之后,就有贝州(今清河、临清、武城一带)人王怀古煽动造反:
王怀古,玄宗开元初谓人曰:“释迦牟尼佛末,更有新佛出,李家欲末,刘家欲兴。今冬当有黑雪,下贝州,合出银城。”敕下诸道按察使捕而戮之。[1]
王怀古宣扬的政治口号“李家欲末,刘家欲兴”,依据的理论是“释迦牟尼佛末,更有新佛出”,实际上是把政治上的王朝更替与宗教上的弥勒(Maitreya)信仰结合起来,鼓吹“李家”的天命是来自临近末世的旧佛,而“刘家”则代表未来的“新佛”。所谓“新佛”,就是继释迦牟尼之后的弥勒佛。弥勒下生信仰认为,弥勒将在未来下生拯救世人,建立人间净土。“新佛出”而“刘氏欲兴”,是暗示弥勒下生人间后,将以“刘氏”统治者的面目出现。即便“刘氏”不是弥勒本身,通常也会是以转轮王(Cakravartin)或者月光菩萨(Candraprabha)的身份,先于弥勒下生人间,为弥勒的下生创造必要条件,这一点下文将详细讨论。(www.chuimin.cn)
王怀古的政治口号,具有明确的弥勒信仰成分,但是同时也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谶记的色彩。“李家欲末”,让人联想到从南北朝一直到隋唐都具有强烈影响力的“李弘”、“李氏将兴”等一类道教谶记,这类谶记和道教宣扬的终末论以及类弥赛亚信仰紧密相连。而“刘家欲兴”,又显然和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卯金刀”、“刘氏当王”、“刘氏主吉”一类的谶记同属一类。这一类谶记所植根的信仰或者思想理论基础为何,是本文所主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认为,“刘氏当王”与“李氏将兴”,这两条深刻影响南北朝隋唐政治的谶言,其反映的政治文化传统并不相同。“刘氏当王”谶语发端于与今文经学结合紧密的谶纬之学,在汉朝灭亡前后与早期道教结合,北魏以后却转向与弥勒信仰结合。6世纪之后,弥勒教徒起义,往往宣扬刘氏将以新佛的身份来到人间,重建昔日的皇权。“道君出世”与“弥勒下生”两种信仰的竞争,和由“刘氏”还是“李氏”统治天下的世俗权力之争,纠缠在一起,深刻地影响了南北朝隋唐的政治走向。
有关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的文章
第一章乐与政通:《景云河清歌》的政治文化史研究《隋书》卷七八《王令言传》云:时有乐人王令言,亦妙达音律。帝竟被杀于江都。陈先生所提倡的治史态度,俨然指明,今后不论思想史,还是文化史,抑或其他类型的史学研究,都须在“同情”古人上下功夫。现在学术界非常重视“艺术史”的研究,但是在笔者看来,现行“艺术史”似乎也偏重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并不受到重视。目前音乐史的研究,集中在音乐学院。......
2023-11-28
第四章金刀之谶:政治预言与宗教信仰的融合唐开元元年,历经了705年中宗复辟、710年诛灭武韦集团和平定谯王之乱以及713年清除太平公主势力四场宫廷政变,李唐夺回了从690年就失去的皇室地位,迎来了皇权复兴的契机。王怀古的政治口号,具有明确的弥勒信仰成分,但是同时也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谶记的色彩。“刘氏当王”谶语发端于与今文经学结合紧密的谶纬之学,在汉朝灭亡前后与早期道教结合,北魏以后却转向与弥勒信仰结合。......
2023-11-28
从本质上说,“黄旗紫盖”就是形容王气所在的祥瑞。天空出现状如“黄旗紫盖”的云气,被视为天子出世的征兆,黄旗、紫盖(青盖)都是天子之仪仗。......
2023-11-28
在神文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统治合法性来自天/神,人只是天或者神的秩序的一部分。笔者的“神文”的含义有二:其一,谶言往往“诡为隐语,预决吉凶”,谶书“立言于前,有征于后”,作为谶知识和思想重要来源的纬书,也带有强烈的神学色彩。这些文献,可谓“神文”,近乎“sacred texts”。......
2023-11-28
武后称此石为天授圣图,自己亦称为圣母神皇,所以作《大享拜洛乐章》。《景云河清歌》的缘起,在于贞观十四年出现景云现、河水清两大祥瑞。祥瑞在贞观政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所谓“圣人受命,瑞先见于河”,实际是将文帝比附为“圣人”。......
2023-11-28
即便到了隋唐之际,鸟情占依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例如“小鸟生大鸟,王者土地开辟则至”[29]的观念,就反复被用于政治宣传和政治论述,其中最典型的是永徽五年七月辛巳,“有小鸟如雀,生大鸟如鸠于万年宫皇帝旧宅”[30]。仅据正史引鸟情占条目,并对比相应政治变动,就可窥一斑。......
2023-11-28
但是,还有一个知识与信仰体系,也对佛教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就是主张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的谶纬学说。大怒,以车轮系颈,严防卫之。佛教一方面吸收和融合谶纬思想,另一面,也对谶纬思想的提出批判,甚至在政治实践中攻击和化解谶纬思想的影响。......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