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初唐四杰王勃的历法研究与统治权

初唐四杰王勃的历法研究与统治权

【摘要】:“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也精于历法,据《旧唐书》本传记:勃聪警绝众,于推步历算尤精,尝作《大唐千岁历》,言唐德灵长千年,不合承周、隋短祚。“以土王者,五十代而一千年”,有一千年的统治权[103]。

四、“千年太子”

贞观十七年秋在凉州瑞石将李治称为“千年太子”。这种叫法或非通俗文化所谓天子万岁,皇子千岁的概念,而是“五德终始”说的体现。这里面包含着对唐朝受命于天的再次确认,并且把李治也纳入到这个天人感应的神圣王统中,从而奠定他作为皇储的地位。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也精于历法,据《旧唐书》本传记:

勃聪警绝众,于推步历算尤精,尝作《大唐千岁历》,言唐德灵长千年,不合承周、隋短祚。其论大旨云:“以土王者,五十代而一千年;金王者,四十九代而九百年;水王者,二十代而六百年;木王者,三十代而八百年;火王者,二十代而七百年。此天地之常期,符历之数也。自黄帝至汉,并是五运真主。五行已遍,土运复归,唐德承之,宜矣。魏、晋至于周、隋,咸非正统,五行之沴气也,故不可承之。”大率如此。[102]

王勃认为从黄帝到汉朝,才是符合五运的真主,从魏晋以降,都是“五行之沴气”,不能算入“正统”。“五行已遍,土运复归”,所以唐朝应该是土德。“以土王者,五十代而一千年”,有一千年的统治权[103]

王勃的意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几乎贯穿整个朝代,都不断有人上表,表达同样的观点。比如天宝九年九月,“处士崔昌上《大唐五行应运历》,以王者五十代而一千年,请国家承周、汉,以周、隋为闰。十一月,敕:‘唐承汉后,其周武王、汉高祖同置一庙并官吏。'十二载九月,以魏、周、隋依旧为二王后,封韩公、介、酅公等,依旧五庙”[104]。玄宗接受了崔昌的意见,但是只过了三年就改回了原制。到了贞元十五年,术士匡彭祖又上言:“大唐土德,千年合符,请每于四季月郊祀天地。”诏礼官儒者议,归崇敬反驳说:“准礼,立春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立夏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立秋后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地,祭黄帝。秋、冬各于其方。黄帝于五行为土,王在四季,土生于火,用事于木,而祭于秋,三季则否。汉、魏、周、隋,共行此礼。国家土德乘时,亦以每岁六月土王之日,祀黄帝于南郊,以后土配,合于典礼。彭祖凭候纬之说,据阴阳之书,事涉不经,恐难行用。”乃寝[105]。显然,到了唐代中晚期,谶纬、五行之类的神学思想失去了原先的吸引力,并且遭到儒家士大夫的排斥,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106]

在唐朝建立过程中,李渊取唐尧之名,以为新王朝符命。尧的时代,正如笔者上节所论,与道教之终末说有密切的关系。高宗上元元年,改上尊号曰神尧皇帝。天宝十三年,上尊号曰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所以高祖通常也被称为“神尧”。在李唐的竞争者中,窦建德取夏德,“武德元年冬至日,于金城宫设会。有五大鸟降于乐寿,群鸟数万从之,经日而去。因改年为五凤。有宗城人献玄珪一枚,景城丞孔德绍曰:‘昔夏禹应箓,天赐玄珪。今瑞与禹同,宜称夏国。'建德从之”[107]。唐人刘庚《稽瑞》引孙氏《瑞应图》曰:“王者勤苦以应天下,厚人而薄己,水泉通,四海会同,则玄珪出。夏禹之时,卑宫室,尽力沟壑,天赐以玄珪。”[108]可见玄珪确实是夏德的祥瑞,窦建德建国为夏,因此取玄珪为符瑞。孔德绍所说,并非妄说,而是有所本。

隋代,“千年”也是嘉名。《隋书》卷六九《王劭传》云:(www.chuimin.cn)

开皇初,邵州人杨令悊近河,得青石图一,紫石图一,皆隐起成文,有至尊名,下云:“八方天心。”永州又得石图,剖为两段,有杨树之形,黄根紫叶。汝水得神龟,腹下有文曰:“天卜杨兴。”安邑掘地,得古铁版,文曰:“皇始天年,赉杨铁券,王兴。”同州得石龟,文曰:“天子延千年,大吉。”臣以前之三石,不异龙图。何以用石?石铁久固,义与上名符合。龟腹七字,何以著龟?龟亦久固,兼是神灵之物。孔子叹河不出图,洛不出书,今于大隋圣世,图书屡出。[109]

又《隋书》卷二二《五行上》记:“大业十三年,西平郡有石,文曰:‘天子立千年。'百僚称贺。”[110]

现代政治学上的“千年王国”(Millennium,millenarianism,chiliasm)最能概括中国自汉末到隋唐的神权政治思想。[111]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这一“千年王国”理论,仅仅是西方政治学说,而非中国古人的理论。讨论这一理论,仅仅为帮助梳理中国史实。千年王国思想直接典出《圣经·启示录》第20章所述“与基督共同统治一千年”。中世纪后,以德意志农民战争的闵采尔最为典型,千年王国的思想成为被压迫阶级反抗的理论根据。根据《圣经·启示录》,千年王国思想由以下五部分组成:1)将现政治权力及政治体制视为恶魔;2)坚信受恶魔支配的当世将终结;3)在唯一绝对神的保佑之下;4)杀尽当世恶魔;5)迄今为止受压迫的人们将迎来“至福王国”。尽管典出基督教,但是千年王国思想并非特指基督教。要找出完全不受其(千年王国)影响的时代,甚为困难[112]。王大伟(David Ownby)认为,中国的千年王国运动(millenarian movement)发源于公元200到600年[113]

“否定现在—天地终结—太平”的思想结构,与《圣经·启示录》中千年王国的思想是一致的,可称之为道教的千年王国[114]。与道教“太平”思想相对的是佛教的弥勒信仰,大乘起义的时代,包含正法灭思想的大乘佛教经典,宣扬拿起武器进行护法圣战,与原来的弥勒信仰结合,产生了另外一种末世——弥勒千年王国的神学思想。隋唐以后的民众起义,很多都与弥勒千年王国有关,比如红巾军起义[115]白莲教[116]等。

政治与启示宗教无法分割。人类历史上许多的政治运动都可以归类为千年王国思想的具体实践。千年王国理论的基本思路是:1)当世的腐败已经无可救药;2)全体的变革已成为必要;3)人类无从进行这类变革,只能借助超自然力量;4)新秩序确立后,信徒占最优越的地位,敌人没有栖身之地;5)知此真理者必须公开自己的信仰,准备迎接既定到来的变革。太平道提出的也是新的政治学说。以太平道的黄天(土德)取代汉朝的苍天(木德),这显然并不合旧的五行之说。《太平经》中常常可见“立致太平”之语,说的是自然“大终”后,千年王国(太平)将很快到来[117]

道教对现实的关怀,其中之一的体现是希望是用一种theocracy(神学精英)取代之前的政治体制[118]。石秀娜认为老子以及老子的化身李弘是一种政治宗教性的救世主(politico-religious saviors)。人们期待他们下到人间建立一个太平时代[119]。不过并不宜过分强调“千年王国”思想的阶级性和革命性,它不仅可以成为被压迫阶级的神学思想,统治阶级一样可以通过它来建立和巩固自己政治合法性。对“太平”的观念,不同的社会阶层(例如农民运动、道教徒、皇权等)有不一样的表达。成汉的李雄、刘宋的刘裕北魏的拓跋焘以及唐朝的李渊,都将自己描述成李弘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