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中古政治研究:太平天子的符命与谶纬术数

中古政治研究:太平天子的符命与谶纬术数

【摘要】:本节中笔者仅仅对事涉“太平”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特别是之前被学者所常忽略的部分。林士弘建元“太平”,与孙皓改元“太平”应该有历史联系。

三、作为符命的“太平天子”

“终末论”是在汉代宇宙论基础上,以图谶为表现形式,受到佛教劫灾说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对中古道教影响深远的观念。正如我们上节所论,面对两晋南北朝动乱的时局,人们认为一个旧的宇宙周期即将结束,新的周期循环就要开始。具体说即“甲申大水”会导致天地崩坏,只有通道的“种民”才能在“壬辰之年”降世救度世人的道教真君引领下,进入下一个全新的循环劫期的开端,亦即进入新的太平盛世。这样的意识形态学说,不仅影响到民间此起彼伏的起义和造反,而且几乎在中古时代每次王朝交替过程中,都提供了重要的政治理论依据[74]

本节中笔者仅仅对事涉“太平”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特别是之前被学者所常忽略的部分。三国吴主孙皓统治时,鄱阳言历阳山石文理成字,凡二十,云“楚九州岛渚,吴九州岛都,扬州士,作天子,四世治,太平始”,又云“石印封发,天下当太平”,吴主孙皓大喜,以为自己应谶,当为“太平之主”,曰:“吴当为九州岛作都,渚乎!从大皇帝逮孤四世矣,太平之主,非孤复谁?”[75]“太平”一词,是鄱阳历阳山石谶的核心思想,对应的仍然是这一时期占据主导地位的“致太平”的政治理想。值得注意的是,鄱阳历阳山石似乎到了唐代仍然有一定号召力。历史具有记忆功能,在一个地方的记忆,沉淀下来之后,总能不断地被翻出来再演绎一遍[76]。隋末农民起义中,鄱阳人林士弘自称皇帝,国号楚,攻陷九江、庐陵郡,建元太平[77]。林士弘建元“太平”,与孙皓改元“太平”应该有历史联系。林士弘即鄱阳人,对当地的风物人情应该非常熟悉,而且他名“弘”,似也是应当时之“弓口”之谶,跟同时期起义的唐弼的名字一样,应该具有一番深意[78]

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及《晋书·武帝纪》载:魏元帝咸熙二年(265)八月,司马炎袭晋王爵,欲图篡魏,“是月襄武县言有大人见,长三丈余,迹长三尺二寸,白发,着黄单衣,黄巾,拄杖,呼民王始语云:‘今当太平。'”这年十二月,司马炎代魏称帝。襄武县魏晋时属陇右临洮,在此地出现的“大人”,黄巾拄杖,其形象近似汉末太平道师,又对县民王始宣告“太平”谶语,这说明当时已经有道士活动于陇西地区。此事又见于《混元圣记》,该书卷七引《晋书》曰:“魏陈留王时,咸熙元年甲申,老君降现于陇右临洮郡襄武县,身长三丈,着白衣,垂素发,戴金冠,告县人王始曰:天下不久当太平。及〔晋〕武帝受禅,果天下一统,帝乃令于〔老君〕所现处造太平观,即李宗之故居也。”[79]又据《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十六国时南燕建平四年(403),“妖贼王始聚众于泰山,自称太平皇帝”。“王始”,似乎即为“王道开始”之意,与太平道有密切关系[80]

长人或者大人现身,并告知百姓“太平”将至,是宣传受命于天的常用办法。比如稍晚的苻健也是类似的办法,新平有长人见,语百姓张靖曰:“苻氏应天受命,今当太平,外面者归中而安泰。”[81]唐代建立与道教教主的阀阅亲族关系,也是通过老君现身告知乡民确立的[82]。这类研究甚多,不必赘述。

西晋八王之乱中,出现了“太平将军”的名号。赵王伦拜道士胡沃为太平将军,以招福佑[83]。到了公元5世纪前半叶,在南北双方有统一全国野心的君主刘裕(363—422)和拓跋焘(424—452年在位),都称呼自己为“太平之君”。

隋文帝对“太平世”的到来也有所回应。隋文帝时最主要的理论家王劭解释隋文帝的上台云:

《稽览图》曰:“太平时,阴阳和合,风雨会同,海内不偏。地有阻险,故风有迟疾。虽太平之政犹有不能均,惟平均乃不鸣条,故欲风于亳。亳者陈留也。”谨案此言,盖明至尊昔为陈留公世子,亳州总管,遂受天命,海内均同,不偏不党,以成太平之风化也。在大统十六年,武元皇帝改封陈留公。是时,齐国有秘记云:“天王陈留入并州。”齐主高洋为是诛陈留王彭乐。其后,武元皇帝果将兵入并州。周武帝时,望气者云“亳州有天子气”,于是杀亳州刺史纥豆陵恭。至尊代为之。又陈留老子祠有枯柏,世传云老子将度世,云:“待枯柏生东南枝,回指,当有圣人出,吾道复行。”至齐,枯柏从下生枝,东南上指,夜有三童子相与歌曰:“老子庙前古枯树,东南枝如伞,圣主从此去。”及至尊牧亳州,亲至祠树之下,自是柏枝回抱,其枯枝渐指西北,道教果行。考校众事,太平主出于亳州陈留之地,皆如所言。《稽览图》又云:“政道得,则阴物变为阳物。”郑玄注云:“葱变为韭,亦是。”谨案自六年以来,远近山石多变为玉。石为阴,玉为阳。又左卫园中,葱皆变为韭。[84]

在王劭的解释中,“太平主出于亳州陈留之地”,隋文帝应谶,当为“太平主”,而其开皇年号,乃是开劫之意,即开创一个新的纪元,非对旧有秩序和体制的延续。

开皇十三年,隋文帝下令禁止谶纬,“私家不得隐藏纬候图谶”[85]。大业五年,炀帝“发使四出,搜天下书籍与谶纬相涉者,皆焚之,为吏所纠者至死”,以致谶纬之书“湮灭者多”[86]。唐代律法规定,“诸玄象器物,天文,图书,谶书,兵书,七曜历,太一,雷公式,私家不得有,违者徒二年”[87]。但是实际上,谶纬依然流行,并且统治者本也很在意。615年,杨广杀了李浑和李敏(小名“洪儿”)。“洪”者,“弘”也,依然是出自道教的神权政治学说。(www.chuimin.cn)

关于李渊建唐与谶纬、宗教的关系,有非常多的研究[88],为了文章的完整,只能聊备一格。与李渊同时的竞争者,都与谶纬联系在一起。与其说是政治家营造利用谶纬去迷惑民众,不如说是政治家顺从了当时普遍的“末世之劫、救世主下凡”的信仰。李轨的上台,也跟李弘有关。曹珍曰:“常闻图谶云:‘李氏当王,今轨在谋中,岂非天命也?'遂摆贺之,推之为主。”[89]

大唐创业起居注》所写之童谣,盖来自《灵书紫文》的最初描写:“《桃李子歌》曰:‘桃李子,莫浪语,黄鹤绕山飞,宛转花园里。'案李为国姓,桃当作陶,若言陶唐(土德)也。”[90]又“神人太原《慧化尼》、蜀郡卫元嵩等歌谣诗谶。《慧化尼》歌词曰:‘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又曰:‘丁丑语甲子,深藏入堂里。何意坐堂里?中央有天子'”[91]。东海十八子,八井唤三军,手持双白雀,头上戴紫云。敦煌俗字,“渊”确有洴的结构。《全唐文》卷八七五《劝进书引谶》云,“十八成男子,洪水主刀旁”也是一个渊字,即或者渆。

值得注意的是,《大唐创业起居注》所记录的谶语中,“东海十八字”当与贞观十七年凉州瑞石文中的“高皇海出多子”有一定联系,同时《太平经·甲部》所记:“长生大主号太平真正太一妙气、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姓李,是高上太之胄,玉皇虚无之胤,玄元帝君时太皇十五年,太岁丙子兆气,皇平元年甲申成形,上和七年庚寅九月三日甲子卯时,刑德相制,直合之辰,育于北玄玉国、天冈灵境、人鸟阁蓬莱山中、李谷之间。”蓬莱也为东海内仙岛。同时李即鲤,东海诸子,或高皇海诸子,都暗含此意。

“致太平”为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着是不是非要圣人才能致太平的争论。三国时期,钟繇、王粲著论,认为:“非圣人不能致太平。”但是司马朗以为“伊、颜之徒虽非圣人,使得数世相承,太平可致”[92]。根据司马郎的说法,即便不是圣人,但是只要经过数代的积累,也是可以达到太平的。唐太宗最重要的名号即“太平天子”。这个名号在太宗之前鲜见,似乎是他的发明。被称为“太平天子”,在唐代是最高的政治成就。而这一名号是可以由超自然力量验证的。《旧唐书》卷一九二《王远知传》云:“高祖之龙潜也,远知尝密传符命。武德中,太宗平王世充,与房玄龄微服以谒之,远知迎谓曰:‘此中有圣人,得非秦王乎?'太宗因以实告,远知曰:‘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93]太宗既为“圣人”,当然可“致太平”,也就可以称为“太平天子”。在一定语境中,“圣人出”的祥瑞,是可以等同于“太平”的符应。

由宗教精英或者神灵转告的形式确立自己“太平”君主的地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构建和巩固统治合法性的方式。唐玄宗采取的就是跟太宗完全一样的做法,不过转告者不是道士,而是神僧万回。“庄惠太子始生,则天抱之示回,回曰:‘此西域树精,养之宜兄弟。'”又“玄宗在蕃,尝私谒回,回拊其背曰:‘五十年太平天子'”[94]安史之乱后,玄宗下台,备受李辅国欺凌,高力士为保护玄宗,厉声呵斥李辅国曰:“五十年太平天子,辅国欲何事?”[95]

《旧唐书》卷七四《刘洎传》记道:“十八年,迁侍中。太宗尝谓侍臣曰:‘夫人臣之对帝王,多顺旨而不逆,甘言以取容。朕今发问,欲闻己过,卿等须言朕愆失。'长孙无忌、李绩、杨师道等咸云:‘陛下圣化致太平,臣等不见其失。'”[96]大臣们都认为太宗“圣化致太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一年的秋天,凉州的瑞石上正式称呼李世民为“太平天子”,通过超自然力量对李世民在政治上的成绩进行了强有力的肯定。

高宗继承贞观遗产,并且终于完成封禅,虽然没有文献称呼其为“太平天子”,但是他跟武则天并称“二圣”,似乎已暗含“太平”之意。故683年高宗驾崩,中宗即位,该年号为“嗣圣”。“嗣圣”者,继承圣人之伟业也。圣人者,高宗也。不久,中宗被废,标志着李唐神统的断裂。武则天后改唐为周,建立新朝。

屡经动荡,710年,睿宗反正,改元“景云”,也是对武则天、中宗统治的否定,往上继承太宗、高宗之余烈。而“景云”,毫无疑问是“太平”世的最大祥瑞。在这中间,尽管武则天对道教有所抑制,但是她依然也要争夺儒家和道教推崇的“太平”大旗。《大云经疏》引“玉策天成纬”曰:“李子五六后,止戈升太平。”解释道:“自国家驭宇,至今七十余载,正当神皇圣运太平也。”[97]所谓“止戈升太平”,即武氏臻于太平之世。《大云经疏》所引太平之内容,绝非佛教之本意,乃道教与儒家之旧发明。另一个例子,即武则天用寇谦之谶来说明自己上台的合法性[98]。该谶内有“木子受太平”、“王在止戈龙”之类的话语,不再赘述。

安史之乱以后,“太平”失去,重新恢复“太平”成为李唐诸位皇帝梦寐以求的目标。比如崔佑甫上台,“谋猷启沃,多所弘益,天下以为可复贞观、开元之太平也”[99]。而名相杨绾去世,唐代宗哀叹:“天不使朕致太平,何夺我杨绾之速也!”[100]为了配合恢复贞观、开元太平伟业的目标,祥瑞也不断被制造出来,比如大历十二年,“成都府人郭远,因樵获瑞木一茎,有文曰‘天下太平'四字”[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