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义净所谓“洛州无影,与余不同”,则大有深意,其内涵已然超出本来的语境。......
2023-11-28
五、武周政权与“洛州无影”
武周政权在意识形态上追宗周代,因此在国家礼仪和装饰之具方面,多利用跟周代有关的符号和思想元素。比如武则天于垂拱四年修建的明堂:
凡高二百九十四尺,东西南北各三百尺。有三层:下层象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圆盖,盖上盘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气,亦圆盖。亭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栭、栌、樘、棍,藉以为本,亘之以铁索。盖为,黄金饰之,势若飞翥。[61]
这一明堂中的“”置于九龙之上,往往被解释为代表女性权力凌驾于男权之上[62]。这种解释绝不可信。实际上“
”只象征大周兴起的祥瑞,《国语·周语上》云:“周之兴也,
鸣于岐山。”[63]纬书《河图括地象》也记云:“岐山,在昆仑山南,东为地乳,上多白金。周之兴也,鸣于岐山。时人亦谓岐山为凤凰堆。”[64]武则天御制御书《升仙太子碑》说得更为明白:“我国家先天纂业,辟地裁基,正八柱于乾纲,纽四维于坤载。山鸣
,爰彰受命之祥;洛出图书,式兆兴王之运。廓提封于百亿,声教洽于无垠;被正朔于三千,文轨同于有截。”[65]
武则天迁都洛阳,也具有同样的思想背景。洛阳与周代的神圣性紧密相联,武则天迁都洛阳本身,就是以洛阳“土中”或者天下之中的地位否定长安政权的合法性[66]。西周初期,周公为了营建东都洛邑,曾亲赴登封嵩山立圭测影,以求地中。洛阳为天下之中因周公的实践和提倡而具有更高的神圣性。在周公的宇宙观念中,“中”是天下一个十分特殊的空间点[67]。《周礼·地官司徒》说:“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68]测影是确定洛阳为天下之中的重要证据,其依据就是夏至立八尺之表,影子长一尺五寸。这其中的知识和逻辑背景,笔者已在前文做了详细阐释,此处不再赘论。
长安与洛阳之争,几乎贯穿了唐代以前所有的时代。以洛阳否定长安,也是常用的政治手段。从西汉末期开始,洛阳被明显地赋予了儒家神圣性,定都长安被描述为仅仅出于维护统治安全的权宜之计。比如西汉末年汉元帝改制,博士冀奉倡言迁都洛阳以“正本”。王莽夺取汉朝天下,也计划迁都“土中居雒阳之都”。始建国五年(13),长安民闻王莽欲迁都洛阳,不肯缮治室宅。王莽又制造瑞石谶言云:“‘玄龙石文',曰‘定帝德,国雒阳'。符命著明,敢不钦奉!”[69]不过王莽的迁都计划,最终因为新朝迅速崩溃而未能实现。刘秀以儒术治国,定都洛阳,带有强烈的拨乱反正,继承“周制”的色彩[70]。围绕着长安与洛阳的优劣争论,辞赋家们创作了不少相关作品。班固《东都赋》、张衡《东京赋》都强调洛阳天下之中的地位及其与儒家礼法的关系,认为洛阳才是理想的首都。西晋左思《三都赋》借西蜀公子、东吴王孙和魏国先生的辩论,贬抑建业和成都,而推崇洛阳。张衡《东京赋》云洛阳“土圭测景,不缩不盈,总风雨之所交”,和《周礼》的思想是一致的[71]。
武则天的政治宣传中,突出洛阳,贬抑长安,是一个重要的主题。比如她铸造九鼎,就体现了这一精神。689年,武则天第一次建成明堂。695年正月,建造天堂过程中发生大火,将明堂、天堂焚毁;次年二月,主持重建明堂、天堂的薛怀义被杀,工程停止;三月份,工程做了改造,更名通天宫,696年完成。新的建筑最显著的不同,是在庭中安置九鼎。九鼎是在薛怀义被杀之后增加的,之前并无此类设置。九鼎是带有强烈政治纪念碑性的礼器。正如Riccardo Fracasso所论,695年的大火后,武则天急于巩固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因此采用了铸九鼎的方法。之前是佛教的意识形态,武则天希望通过回归到夏商周三代,迎合民族主义者和反佛者的口味[72]。
《旧唐书》卷二二《礼仪二》记载:(www.chuimin.cn)
其年,铸铜为九州岛鼎,既成,置于明堂之庭,各依方位列焉。……司农卿宗晋卿为九鼎使,都用铜五十六万七百一十二斤。鼎上图写本州岛山川物产之像,仍令工书人著作郎贾膺福、殿中丞薛昌容、凤阁主事李元振、司农录事钟绍京等分题之,左尚方署令曹元廓图画之。鼎成,自玄武门外曳入,令宰相、诸王率南北衙宿卫兵十余万人,并仗内大牛、白象[73]共曳之。则天自为曳鼎歌,令相唱和。[74]
除了九鼎,武则天还同时铸造了十二神(生肖),“置于本辰位,皆高一丈”[75]。九鼎象征天下九州,是空间;十二神是从年首到年终,周而复始,是时间。在明堂这座带有强烈政治宣示意义的建筑中,安置九鼎和十二神,
其思想意义无外乎宣示武周政权对空间和时间的统治,既全面又恒久,无可摧毁。
九鼎按方位安放,所谓“各依方位列焉”。也就是说,代表豫州的永昌鼎位于中央,其他八鼎(包括代表雍州的长安鼎)则依照各自的方位,环绕着永昌鼎。这从视觉结构上,就无可置疑地宣示了洛阳的伟大地位——其位于天下之中,就连李唐的旧都长安,也只能围绕着洛阳作为陪衬。按照有关记载,九鼎的情形如下:永昌鼎高一丈八尺,容量一千八百石,从视觉上看,就比其他八鼎(一丈四尺、一千两百石)高大得多,彰显着神都的伟大地位。这种印象相信给帝国的臣民们,尤其是直接参加礼仪朝会的大臣们带来的视觉冲击,是相当深刻的。
根据玄宗时代的宰相姚崇的记载,其永昌鼎铭也是唯一由武则天亲自书写的,其铭曰:“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76]因为武则天铭文中提到玄宗的名字“隆基”,到了玄宗朝,被姚崇等人认为是玄宗能够当上皇帝的重要符瑞。
武则天贬抑长安而崇尚洛阳,所能依据的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就是洛阳为天下之中的传统理念。684年,武则天就将东都改为神都,凌驾于长安之上,宫名则为“太初”[77]。此后20余年中,神都洛阳不但在名义上,也在实际上成为真正的帝国首都,长安则沦为前朝旧都和陪都。691年,武则天徙关内数十万户充实洛阳。由于武则天对长安的贬抑,乃至其下台之后,甚至在官方记载中,长安和洛阳的关系依然混乱。701年,武则天从神都去长安,《旧唐书》记为“天后幸长安”,这无可厚非,毕竟当时的首都是洛阳[78]。但是武则天下台后,首都迁回长安,《旧唐书·宋璟传》依然记“中宗幸西京”,《旧唐书·卢奂传》云“二十四年,玄宗幸京师”,这些则属典型的技术性错误了[79]。这些都是洛阳长期作为首都而长安备受冷落造成的后遗症。武则天晚期,701—705年,频繁回长安或者计划回长安,似乎都有想向李唐复归的迹象。毕竟此时,皇位继承人已经确定为中宗,天下还是李家的天下,武则天能做的只有“复子明辟”了。701—703年她待在长安,到了704年,又计划去长安,但是被杨齐哲上《谏幸西京疏》阻止[80]。武则天死后,中宗计划把都城迁回长安,受到了东都民众的挽留,这其中,佛教僧侣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武则天的经营之下,洛阳已经成为帝国的佛教中心,而且佛教社区和洛阳政权形成了密切的联系,所以他们希望中宗能够像武则天一样留在洛阳,依然把洛阳作为帝国的首都。高僧们委托当时的著名文士上表请求留驾,宋之问就在其中。他的《为东都僧等请留驾表》云:“臣僧某等言:臣伏见某月日敕,以今月九日,将幸长安,东都道俗,不胜攀恋。”[81]这些挽留中宗的僧人中间,或许就有当时身在洛阳的高僧义净。
有关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的文章
六、义净与武周政权之关系义净在武周政权宣扬符命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武则天对义净的到来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义净与武周政权之关系,可见一斑。长安光宅寺的七宝台,是武周政权晚期代表性的政治纪念性建筑。考虑到义净与武周政权的关系,以及公元701—703年他跟随武则天从洛阳到长安的情形,这一推测并非没有道理,何况从艺术风格及分析方法来看,水野清一已经论证了两者之间存在关联。......
2023-11-28
所谓高宗时期的11次地震,有8次发生在649年8月到653年1月。其次,武则天时期的地震频率,也并不高于其他时期。武则天摄政期间,垂拱三年、四年发生地震,长安、洛阳都有震感。第二场地震发生在两京附近,对帝国首都居民有巨大的心理影响。在传统阴阳灾异学说中,地震就是灾异。......
2023-11-28
而刘知远的弟弟刘崇则占据了太原,成为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汉。因为郭威生前没有儿子,就由皇后的侄儿柴荣即位,这就是周世宗。消息传到后周后,周世五代后周世宗柴荣像宗决定亲自率军前去抵抗。周世宗打退北汉军队后,又着手进行一系列改革。对为害百姓的官吏,周世宗严加惩治。得知主管工程的官员克扣工钱,虐待民夫,周世宗就处死了这个官员。一次作战时,几名将士因为害怕而逃跑,周世宗将他们抓回后,斩首示众,以警将士。......
2023-08-30
继北庭之后,西州也曾被吐蕃攻陷。关于西州陷落的相关过程,学者们已有清楚的讨论,此处仅略述之。《元和郡县图志》载西州贞元七年陷蕃[205]。其经去年西州顷陷,人心苍忙,收拾不着。[206]由此可知,西州陷于吐蕃的时间实际上是贞元八年[207]。然而吐蕃可能很快就退出了西州。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虽然北庭和西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了唐朝统治时期的秩序,但唐朝却与之形成了彻底的隔绝,唐朝也就此退出了西域。......
2023-10-03
在《斯宾塞女权篇与达尔文物竞篇》中,马君武翻译介绍了近代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斯宾塞的男女同权主张。[3]当代学者夏晓虹认为,马君武关于斯宾塞、密尔二人女权学说的译介,在晚清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少在关于西方妇女解放的理论方面,当时的人们探寻到了确实的思想源头,不再是缥缈的、不实在的对西方的想象与虚构,从而也化解了理论层面的矛盾。[4]夏晓虹赞誉马君武为“中国女权思想传布史上树立丰碑的人物”。......
2023-07-03
童怀周这个名字,出现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上。童怀周是这些诗文的抄写者、传诵者和编辑者。1月8日,周恩来总理去世。就这样,“童怀周”正式诞生了。重要的是,童怀周这三个字,注定会进入新中国的史册。北京市公安局立即指令,严密监视“童怀周”的行动。白晓朗的被捕,并没有耽搁童怀周们的工作。还有人建议,选出童怀周的几个领导人,扩大它的组织,把它推到全社会的范围,童怀周们开会予以否决了。......
2024-04-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