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恽寿平超于时人的理论和实践手法便是他对于写生的注重。可见,这种自然写生非常有益于恽寿平山水画实践能力的提高。......
2023-11-28
7.3.3 恽寿平与佛门的不解之缘
顺治九年,壬辰(1652)七月,恽寿平在灵隐寺具德禅师的相助下,与失散数年的父亲团聚,并“即日剃染留寺中”[65]。虽然此剃度之事似乎只能说是具德和尚在情急之下,让恽寿平得以脱身的障眼法,且文献证明,恽寿平确未曾久留禅寺出家。但这件看似偶然、权宜之举,却在恽寿平整个的人生经历中并不显得怪诞、突兀,他一生中和佛家联系频繁,与德高望重的禅师间的诗词、画作赠答之雅事亦传为后世美谈,从这些事迹中足可见恽寿平重佛仰禅,和佛门有着深厚的友情和不解之缘。
史料记载恽寿平馈赠僧友之最早的见证,为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恽寿平20岁初所做的一套《仿古山水册》,此图共有10帧,各为恽寿平仿照历代山水名家而绘制的山水小景图,在最后一帧“观大痴江山卷得此数笔”的图上,恽寿平附自题道:
小景十叶,奉呈本师和尚清玩,弟子恽格画。[66](此图后有戴熙于咸丰九月的补跋,并为《虚斋名画录》著录。)
此画后戴熙赞曰:
此册当是南田早年笔,灵秀之气,溢于楮墨。是从天分中来,不假学力而成者也。[67]
可见此图册应当为恽寿平初尝绘事时所作,他技艺略成便已有僧俗之间的投赠之谊;且在恽子的自题中,亲切地称禅师为“本师”,而自己又自谦为“弟子恽格”。前文已述,恽寿平并未真正出家,因此他也从未用过法号。但即便如此,他仍称自己为“弟子”并以“恽格”署名,“时南田尚少,未以字行”,但在古代的传统中,于信件和题跋中以学名落款或署名者,往往表示对对方高度的尊重和敬仰。这里能以学名“恽格”落款且又尊和尚为“本师”,分量是非常重的,足见恽寿平内心对佛门僧友的重视程度。
恽寿平和佛教的密切关系以及受其影响之最有力的证据,当为顺治十八年(1661),寿平29岁时所作的一篇《发愿文》,此文中明确表明恽寿平皈依佛法的夙愿,开篇即言道:
其意为恽寿平愿意秉承优婆塞之法规而宣扬传播华严经之佛法精义。关于“优婆塞”之意,《大乘法苑义林章》中有一则解释道:
又涅槃三十五说:我往一时住迦毘罗卫尼拘律陀林时,释摩男来至我所,作如是言,云:何名为优婆塞也?我即为说:若善男子,善女人诸根完备,受三归依,是则曰名为优婆塞也。[69]
“优婆塞”,梵文为“Upasaka”,其意指在家信佛的男子。有时亦译作“乌婆塞”、“伊蒲塞”、“优婆婆柯”。后来的意译则近于中国佛教传统所称的善男、善宿男、清信士、清信或居士等。凡受了三皈依及五戒的人,称为满分优婆塞。
而何为三皈和五戒?《紫栢老人集》中解释更详,亦更贴近中国儒家的处事规范:
中印圣人,其名曰佛,其所设教,凡摄众人,必先皈然后授与五戒。三皈者,谓皈佛、法、僧是也。五戒者即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也。其意以为不皈佛则出世无主,不皈法则开悟无门,不皈僧则教授无师,故三者阙一不可。如三皈虽备若不严持五戒,则树德无基……此五者凡学出世法者,既授之后无有破犯则谓之‘优婆塞’,盖有实然后有名也。[70]
恽寿平意思很了然,他向佛祖立愿,愿做一名宣扬广德无量佛法的守三皈、持五戒的佛教俗家信徒,即“优婆塞”,由此足可见,他是非常倾心、虔敬于佛门法义的。《发愿文》之全文,恽子立誓愿十则,逐一忏悔以往之过错“今对诸佛菩萨前至心哀恳,发露忏悔”[71],同时亦感发度化、修持、有情之愿:
毕诚皈向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及普贤大愿王发广大心,依创十愿,以普贤菩萨威神故、大慈愍故加护我身,令此愿于现在生中即得成就,永无退失。[72](www.chuimin.cn)
全篇可谓真诚满怀,虔心之至。清代学者赵怀玉的《亦有生斋集》中曾评赞此文,称恽寿平的这篇《发愿文》:
书体谨严,无一懈笔,南田先生具夙慧,承逊庵家法,故能早入佛海,其措语深至,令读者瞿然自惕。[73]
可见,在后辈学者眼中,恽寿平显然已是一位“早入佛海”,真正的悟禅者。
恽寿平的《发愿文》是以《华严经》思想为超脱人生苦海、达度极乐彼岸之不二法门和精神依托的。《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全书体系雄阔,气势恢弘,妙喻纷呈,机语隽发,由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华严宗,建构起四法界、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等哲学体系,对中国的禅宗思想、禅悟思维、禅宗机锋公案、禅宗诗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恽寿平的人生观和美学思想的构建应该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华严思想的触发和指引。他虽历九死一生、千难万险,却最终仍能秉持着一股不染纤尘、淡泊平和的圆融观,流露到他的画作中,亦飘散出袅袅清凌之仙气,这正是受之于华严宗中大乘圆教的悟性思维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厚的禅思。
恽寿平不仅虔心向佛发愿立誓,且在平素生活中也多与禅师、僧友结缘、交谊,在与之诗文画作的赠答中亦多体现出他对佛学禅思的亲近之情,康熙三年(1664)甲辰中春二月,时恽寿平32岁,为苏州退翁和尚贺寿而精心绘制了《灵岩山图》卷(见图21,此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中有寿平代笔题写其父明昙撰文的《灵岩山赋》。图中亦自题道:
先香山翁曾为和尚写《灵岩图》,题其帧首曰:“此山之趣在背,寺之趣在面,水之趣在天”,盖以侧面取势,令湖光出其上。惜此图逸去,无从悬购。今追用此语,直写正峰,自落红亭以上,剪取芙蓉城一片尔,而全形具焉,如须弥山、七宝所成,上下四旁各见一种,色色不同,所见皆须弥也。呈老和尚鉴之,毗陵弟子恽格画并题。[74]
题中所提及的“香山翁”,乃寿平绘画的启蒙老师,堂伯父恽本初(1586—1665);而所为之贺寿的灵岩山的退翁和尚,前文中已略述,《秸埼亭集》中曾有其详细记载:
南嶽和上退翁者名洪储,字继起,扬之兴化县人也。其姓李氏,早岁出家,师事三峯,为高弟,其后十坐道场,而苏之灵岩最久……退翁相结交纳从之者如市,退翁才厚重不洩其为人,排大难最多,世不尽知也。[75]
恽寿平通过父亲,结识了这位在当时德高望重,为众人所敬仰的退翁和尚。恽寿平在自己的画作题文中借以佛教传说中的一些仙山妙境之词,并以极尽赞美之意来比喻并称赞了这位禅师的修炼之所,进而表达出他对退翁和尚深厚的德行与高尚的人品的赞许和敬慕之情,同时借由这些佛学术语更传达出自己对于佛学经义内涵的熟解和浓厚兴趣。
题文中提到的“芙蓉城”一词,其意为佛教传说中的世外仙境。《石渠宝笈》中收录的一幅元代王蒙的《太白山图》卷中,有一段是明代学者姚广孝为此画所做的题诗,其中亦提到“芙蓉城”一词,而且诗中又提到“老禅”二字[76],亦可见,“芙蓉城”已经成为画家寓指佛门圣地的代名词了。
同时,恽寿平又在自题中引用到了“须弥山”和“七宝”,“须弥山”乃是佛教传说中天神所居住的幻所[77];而“七宝”其意则指佛教经义故事中的“七宝塔”,在《法华经》中,“七宝塔”又有指称多宝如来为验证法华经义,而幻化于世时所居之塔[78]。
从此处会发现,恽寿平不但深谙《华严经》旨,又颇熟悉《法华经》义,他对于佛教禅宗思想的体味和理解,已经具备了很深厚的积淀和领悟,绝不是停留在一个浅尝辄止的兴趣层面。
事实证明,恽寿平重佛仰禅,对佛学有着很深的造诣和痴迷之情,这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已经表露无遗。他曾以“优婆塞”自居,虽未入佛门却心皈佛法。他不以碌碌奔忙、掏取宦海荣华为人生的眷顾,反更能以佛家出世眼光来安顿自己淡泊的心灵,致使他虽贫苦潦倒一生而品格却依如皓月清风般高洁;他在与佛门禅师、僧友的亲密交往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并贴近了禅宗思想,并使自己的人生思考和认识得以深刻的滋养和影响,他以禅思脱悟残峻的生活,继而又将这股慧思清流浸化入自己的审美意识与理论中,塑造出恽派独有的审美气质和禅思美学以及他清雅绝尘的艺术作品。
有关一竹之逸:恽寿平《一竹斋图》卷研究的文章
这种绘画手法的相似性在元末画家赵原的《陆羽烹茶图》卷中,似乎仍可以找到。图14元朱德润《秀野轩图》卷,纸本,淡设色,28.3厘米×21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15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卷,纸本,淡设色,27厘米×7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23-11-28
2.3一竹斋主人与“一竹”精神首先,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位一竹斋主人唐宇肩,其又名予坚,字若营,号无营散人,江苏常州武进人,是明末著名文学家、抗倭名臣唐顺之的裔孙,唐宇昭的族弟,和恽寿平亦同里,清初的著名学者、书法家,曾为明末孝廉(举人),入清不仕,《江南通志》中称其:性孝,善书法,家贫卖字以供甘旨,与郡中恽格画并珍于时。......
2023-11-28
第五类,恽寿平美学思想、文化现象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的著作和文论。第六类,恽寿平作品的鉴定研究和单幅作品的分析、考察的文论。......
2023-11-28
第三章《一竹斋图》卷的流传经过研究一幅可靠的古代画迹,其特点之一就是画中的印章和题跋,大都不是依着明显的年代和次序排列。因此,通过结合跋文和印章所显现出的历史痕迹和年份特征,我们似能从中梳理出一条《一竹斋图》卷的来踪去迹,以及流传有序的脉络来。......
2023-11-28
为了更清晰地分析这幅产生于清代的斋室画的风格特征,从历史发展的轨迹中找到更为确切的答案和定位,以《一竹斋图》的斋室题材这个点出发,延展开来的相同题材画作的历史追溯和比较工作,似乎成为一条非常必要且可行的探寻线索和手段。从《真赏斋图》到《一竹斋图》,我们也许能够获得明清斋室画“时代风格”的演变态势和过程。......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