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恽寿平超于时人的理论和实践手法便是他对于写生的注重。可见,这种自然写生非常有益于恽寿平山水画实践能力的提高。......
2023-11-28
0.2.2 选题的意义
因此,综合以上诸多方面因素的考虑,作者将本书定位在以具体画作为切入点的个案研究工作上,即恽寿平的《一竹斋图》卷研究。
如前文所说,对于恽寿平山水画领域,学者们还没有予以更高的重视,因此对于恽寿平的山水画的时代特征性、画风分期以及艺术风格的定位都没有做到非常深入的研究和考证工作。因此本书进行恽寿平山水画作品的研究,发掘其山水画作品中的可贵价值,并希望由此研究的开展,能够起到填补恽氏山水画领域中的理论空白,更希望能够对恽氏山水画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将研究的作品锁定在《一竹斋图》卷上,也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这幅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作品,是恽寿平晚年时期的一件山水画的代表力作,从这幅画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画面本身存在的一些风格特征,还可以探寻一种由“点”到“线”再到“面”的一种扩展研究的可能,即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到非常浩繁的,和此画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画外信息,正是这些信息,为作者指引出了很多研究的新线索和新的“面”。因此,这幅画作具有非常难得的研究的可扩展性和连贯性的价值,这一点并不是任何一幅恽寿平的画作所能够具备的。因此,作者将主要的研究对象聚焦在这幅《一竹斋图》卷上,正是因为其具有非常丰富的信息和可贵的研究价值。
并且,作为一件恽寿平的代表作品,它首先应该具有揭示画家个性和艺术特征的价值,而《一竹斋图》卷,正具备了这种价值,它其中蕴含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画家强烈独特的创作动机,都深刻地揭示出恽寿平所处的时代赋予他的人格品质的特性,即一种遗民情感的凝聚,这种时代文化的风气玉成了《一竹斋图》卷,卷中又充满了时代的人格品质彰显的影子,因此《一竹斋图》卷作为挖掘画家以及时代的文化特征的研究对象,具有可供持续探索的深度。(www.chuimin.cn)
最后,这幅作品是恽寿平晚年画风较为稳定成熟,且具有总结意义的作品。画中鲜明的构图风格、景物符号和笔墨特征,都为作者提供了深入研究恽寿平绘画的时代风格及其画风演变的可能,以及和其他画家作品进行风格对比的可考察和参照的“点”,由此扩展开来的与其他画家的画作的对比工作,便会呈现出一种清晰的态势。
总之,作者希望通过对这幅画的画卷信息、风格特征以及史料记录进行详细和深入的研究,并将这些信息和资料与恽寿平个人的生活背景、思想和美学理论,以及整个清初时代的大环境建立起更为紧密且清晰的联系。这样的研究,以真实可靠的实证和大量的史料为理论依据,将论点和结论完全落实在实处,“就画论画”,尽量避免随心妄想、信口开河的臆造评判和认识,这样基本能够避免现有研究的不良习惯和弊病的出现。
虽然本书尝试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进行恽寿平的艺术研究,但是前辈学者的经验和理论资料却是作者充实研究内容的强大后盾。
有关一竹之逸:恽寿平《一竹斋图》卷研究的文章
那种针对《一竹斋图》的画作主题所展开的高度赞颂和对于时代进行探讨的激情溢满了作品的全卷,充斥在画后的每一篇题跋中,使人感受到了一股来自于鼎革之际浓浓的文人特有的时代情感。......
2023-11-28
这种绘画手法的相似性在元末画家赵原的《陆羽烹茶图》卷中,似乎仍可以找到。图14元朱德润《秀野轩图》卷,纸本,淡设色,28.3厘米×210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图15元赵原《陆羽烹茶图》卷,纸本,淡设色,27厘米×78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023-11-28
2.3一竹斋主人与“一竹”精神首先,很有必要来了解一下这位一竹斋主人唐宇肩,其又名予坚,字若营,号无营散人,江苏常州武进人,是明末著名文学家、抗倭名臣唐顺之的裔孙,唐宇昭的族弟,和恽寿平亦同里,清初的著名学者、书法家,曾为明末孝廉(举人),入清不仕,《江南通志》中称其:性孝,善书法,家贫卖字以供甘旨,与郡中恽格画并珍于时。......
2023-11-28
第五类,恽寿平美学思想、文化现象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的著作和文论。第六类,恽寿平作品的鉴定研究和单幅作品的分析、考察的文论。......
2023-11-28
第三章《一竹斋图》卷的流传经过研究一幅可靠的古代画迹,其特点之一就是画中的印章和题跋,大都不是依着明显的年代和次序排列。因此,通过结合跋文和印章所显现出的历史痕迹和年份特征,我们似能从中梳理出一条《一竹斋图》卷的来踪去迹,以及流传有序的脉络来。......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