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景德镇民窑制度研究:揭示陶瓷行业中的制度文化

景德镇民窑制度研究:揭示陶瓷行业中的制度文化

【摘要】:景德镇的陶瓷制度文化与中国传统制度文化是一致的,它从制瓷行业反映了封建的政治伦理文化,诠释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内涵。在景德镇陶瓷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国传统社会里对师徒关系的界定,整个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这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体制度来执行,没有人去怀疑也不敢去怀疑这种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景德镇陶瓷业的制度文化,使得整个行业在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自身特色。

二、陶瓷行业中的制度文化

景德镇从事陶瓷业的生产已经有逾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式半耕半农的陶瓷生产到分工精细的陶瓷合作,某个环节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都有具体的明确规定,甚至连每顿饭吃什么东西、每次上班穿什么衣服也有具体的规定,这样形成了精细的分工文化。“听说工人们某日吃韭菜,某日吃豆芽,都视为大经大典的成文法,其纠纷顽固的情形,可想而知了。”[38]虽然这种看来有点固执、近乎僵化的模式对工人创新力的体现也会产生影响,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精细的分工文化类似于现代工业革命以后形成的生产模式,在每个生产流水线上培养自己独特的人才,并使得这方面的人才技术更加成熟,同时也更加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景德镇实现了陶瓷生产的逐步创新,并引领世界陶瓷业的潮流。此外,在长期的陶瓷生产中,景德镇陶瓷业生产形成了严格的行业规范,在瓷器贸易中,逐步脱离出陶瓷生产,形成了专门进行瓷器质量鉴定的汇色行业,这种对交易双方负责的中介人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景德镇陶瓷业生产形成了良好的行业规范,在陶瓷贸易中,对那些不合格的产品,绝对不以次充好,以维护自身的声望和诚信。

景德镇的民窑制度本身就体现了上下有序的政治伦理观念、师徒之间的关系、民窑技术的家族传承,行业的约定俗成与窑户窑工的自觉遵守又深深反映了中国人尊重师傅和诚实守信的传统,打上了中国伦理文化的印记。景德镇的陶瓷制度文化与中国传统制度文化是一致的,它从制瓷行业反映了封建的政治伦理文化,诠释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内涵。在景德镇陶瓷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中国传统社会里对师徒关系的界定,整个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这个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体制度来执行,没有人去怀疑也不敢去怀疑这种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在这种制度文化之下,各种对瓷业工人限定的行规制度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文化范围,师祖和师傅的言论成为整个行业的文化标准和学习楷模,也成为一种文化模式传承下去。(www.chuimin.cn)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景德镇陶瓷业的制度文化,使得整个行业在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自身特色。在这种文化里面,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来形成自己的位置,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在行业中的地位沿着行业形成的长期文化模式向上攀爬,进而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自己的荣耀。这种长期形成的固定的制度,进而演变成为整个行业的制度文化。在这种文化体制里面,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思想又能反映出瓷业工人自身独特的创造性。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的礼仪符合这个社会发展的主流,因为没有一个行业能脱离自身存在的环境去进行自身的完善,对于这一和整个社会都密切的行业更是如此,它的制度文化吻合了传统中国社会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这种制度文化体现了景德镇瓷业工人在陶瓷生产过程中能够按照自身的需求不断调整,能够结合自身独特性来调节行业制度,并演变成为制度文化。更多的时候,瓷业工人能将二者融合到一起,比如在长期的瓷业生产中,禁止女性进入窑场内,一方面可能是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的轻视和贬低,但在景德镇瓷业生产过程中,更多的可能是生产方面的需要,由于窑内的温度比较高,工人们通常赤裸着全身,仅仅在腰间缠着布条。对于这一由男性完全主导的产业场所,女性的出现会出现许多影响到生产和伦理的事情,所以就出现了严禁女性出现的情况。[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