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景德镇民窑制度:稳定成熟的陶瓷制度和文化

景德镇民窑制度:稳定成熟的陶瓷制度和文化

【摘要】:自发保护景德镇陶瓷的整体形象,比如对次品瓷器有专人、特定场所进行销售,不损害景德镇的声誉。第四是用工制度宽松有度。造就景德镇陶瓷业繁荣,政府的主导的一个核心原因是官窑制度的形成和建立。海纳百川、不断创新的精神使景德镇制瓷业一直处在世界制瓷业的最前列,引领

二、稳定成熟的陶瓷制度和制度文化

在瓷业生产过程中,景德镇瓷业从业人员为了生产和利益的需要,在漫长的历史博弈中,形成了稳定成熟的陶瓷制度和制度文化。景德镇历史上是一个土著人占十分之二三,外来人口占十分之七八的移民城市。外来的居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制瓷技术,而且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在长期的交往中不同文化的冲突撞击,难免会出现摩擦,但外来人口移民景德镇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经济上的需要,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景德镇陶瓷从业人员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便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制度文化,这种制度维系了景德镇千年瓷业的发展,长时段形成的陶瓷制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高度精致的分工和合作。景德镇陶瓷业生产分工主要分为三个行业,包括坯户、红店和窑户,此外还有许多辅助性的其他行业,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存在和发展的行规,每个行业不得染指别的行业。这样的行业发展,可以让工匠技艺精益求精,有绝活,容易发育成一个完善的生产、销售体系,成为一个精致的体系。

第二是精品意识。自发保护景德镇陶瓷的整体形象,比如对次品瓷器有专人、特定场所进行销售,不损害景德镇的声誉。这是在千年历史上生产者、窑主、商人、地方政府等各方面关系相互制约的结果,是长期博弈形成的最佳模式。

第三是销售渠道畅通,由各商行专销某些省份的瓷器,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专卖制度。这与历史上的地方势力分配利益有关,但已经形成了良性的运行秩序。

第四是用工制度宽松有度。窑户可以不用工匠,工匠也可以在特定时间选择窑户,已冲破了传统社会人身依附关系,这对市场的发育和运行是有促进作用的。行业有序,窑户和工匠都有较强的自律意识,此外还有强有力的行业他律环境。在带徒用工、解聘工人、入行就业、工人节日和基本福利等方面处于比较透明和相对公平的环境中[12]

再次,社会政治原因。北宋末年,北方长期动乱,北方的工匠为躲避战乱的影响而纷纷南下,来到景德镇,带来了各地的高超的制瓷技术,依托景德镇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工匠来八方,器成走天下”的局面,景德镇慢慢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

长期的制瓷生产习俗,也使得官方对陶瓷生产形成了独特的宏观管理方式,即不具体介入生产的过程,只是在于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这样就有利于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造就景德镇陶瓷业繁荣,政府的主导的一个核心原因是官窑制度的形成和建立。“官窑”,是相对于民窑而言的,是指官方设立的生产和管理陶瓷生产的机构。景德镇有史料记载的关于管理陶瓷的机构是在北宋时期,据《宋史》记载,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八月置饶州景德镇瓷窑搏易务[13],是宋朝加强对陶瓷生产管理的机构。元朝时期,正式设立管理陶瓷生产的官方机构——浮梁瓷局。“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置曰浮梁瓷局(秩正八品)掌烧造瓷器,并漆造马尾、棕、藤、笠帽等,大使一名(从八品)副使一员(正九品)。”[14]这一机构的设置,从政府的层面认同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的高超技术,并进一步推动了陶瓷生产水平的提高。真正意义上推动景德镇陶瓷生产更进一步的是明清时期官窑制度的特殊代表——御窑厂的建立。

明代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15]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器厂,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长达500年之久。它的设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景德镇陶瓷生产自由的创造力,但把景德镇精品瓷生产推向了顶峰。同时奠定了景德镇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陶瓷生产独尊的地位,其他陶瓷产地难望其项背的局面。

第一,自元代以来,各地陶瓷生产工匠集中景德镇,有利于景德镇吸收和融合各地名窑制瓷技术。加上宫廷用瓷不惜工本,一味追求质量和精巧,所以明代的官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引人瞩目。从明代起,凡官窑出品按照习惯皆冠以帝王年号。精品才能御供,御器精致美观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第二,御窑厂的工匠具有最高水平,御器厂又占有最好的瓷土和青料,所以也能造出最高水平的精美器物。第三,御窑式样出自内廷,有高水平的设计人员专门从事这顶工作,代表当时设计的最高水平,所以御窑器物无论从造型、釉色、纹饰等都引领时尚潮流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时江西景德镇开御窑,源呈瓷样数百种,参古今之式运于新意,各位者巧妙手彩绘人画、山水、花鸟、在各极其胜。”[16]从精美的御器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清各个朝代的社会时尚和文化内涵,可以这样说御窑以特有的方式记录了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历史。官窑的创作,一次次推动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创新和发展。

景德镇千年窑火不熄的核心因素还在于其不断创新的精神。景德镇素有“五府十八帮”、草鞋码头之说,工匠来自八方,外地人多,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很开放、极具创新能力的城市,集天下之所长,学天下之技艺,才登上瓷业高峰。宋代时期景德镇烧造出与宋代审美习俗、哲学观念相融合的青白瓷,从此名声大振;元代,景德镇先后烧制成功了青花、釉里红、卵白釉瓷和高温颜色釉四大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品种;明代时期,景德镇真正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把景德镇的瓷业推向了黄金年代,景德镇制瓷业几乎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清末民初浅绛彩文人画的介入,开创了中国近代文人瓷画艺术的先河[17]

景德镇制瓷业的创新还体现在烧成工艺的创新。元代以前,景德镇瓷器用瓷石矿上层的优异瓷石制坯,但这种瓷石非常的有限,经过长期的无序开采,到了南宋时期,这种瓷石已经很难取得。据蒋祈《陶记》记载“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18]证明仅进坑一处瓷石是上等瓷石,还能使用,这样就对景德镇的制瓷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也造成了南宋时期景德镇制瓷业的相对衰落。在这种情况下,景德镇的陶瓷工匠们曾经试图寻找许多方法来挽救日益衰落的陶瓷生产,曾经先后采取过覆烧法、设立火房,但都没能挽救局面,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可能会像许多陶瓷名区一样走向衰落。但值得庆幸的是,通过自身不断地创新,在元代时期,景德镇陶瓷生产工匠成功配制出高岭土,形成更高质量的瓷土,为景德镇高温大件瓷器和颜色釉的烧造提供了必备的条件,在带来陶瓷业发展辉煌的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了涅槃。

海纳百川、不断创新的精神使景德镇制瓷业一直处在世界制瓷业的最前列,引领潮流,独具风骚,是造就景德镇制瓷业千年辉煌不竭的动力。著名文学家郭沫若1965年7月来到景德镇,在感受千年瓷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后,写下了“中国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在瓷都”的名句来赞扬景德镇陶瓷业的辉煌和进取精神。自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至今,千年以来,景德镇依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开放兼收的心态、不断创新的技术和完善的陶瓷生产制度,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奇迹,她演绎中国“瓷国”称号那样的完美,对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明和世界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img2

图1-2 景德镇水系和窑址分布示意图

【注释】

[1](道光)《浮梁县志》,第一卷。“禹贡淮海,惟扬州周礼职方氏东南曰扬州浮梁,扬州之域地属古番。春秋为楚东境。《史记楚世家》昭王十二年吴伐楚,取番,吴灭入越,越灭赴入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分三十六郡,为番县,属九江郡。二世二年复属楚,时义帝元年也。汉高祖四年,改九江,曰淮南,国六年,分淮南,置豫章郡,鄱阳县属焉。武帝置十三州,属扬州,后汉属扬州刺史,部兴平元年孙策分立庐陵郡,名胜志云东汉属庐陵郡是也。建安十五年,孙权分立鄱阳郡。三国时,统为吴地,属扬州。晋初属扬州,元康元年,割扬、荆十郡置江州,鄱阳郡属之。宋斋仍隶江州。梁承圣二年,改鄱阳郡为吴州,陈兴大元年,生吴州仍置郡,属江州。隋开皇九年,改鄱阳郡置饶州,大业三年,复为鄱阳郡。唐高祖改郡为州,复饶州。在唐先属洪州大都督府,嗣属江南道,后属江南西道。武德四年,析鄱阳置新平县,治新定化鹏之乡八年省。开元四年,刺史韦玢复置改曰新昌,治新昌江口,天宝元年,更浮梁为上县。”

[2]《浮梁县志》乾隆四十八年。熊寥、熊微《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www.chuimin.cn)

[3](清)刘坤一修《江西通志》,一百八十卷。

[4]《浮梁县志》乾隆四十八年。熊寥、熊微《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5](清)《浮梁县志》乾隆四十八年。熊寥、熊微《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6](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第一卷)唐家龙、曾培耿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页。

[7](法)费尔南·布罗代尔:《从15世纪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施康强、顾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第1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45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4~35页。

[10]景德镇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景德镇市志略》第7页,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年。

[11]方李莉:《景德镇民窑》,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12]李兴华、饶俊南:《景德镇民窑制度文化的价值思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3]《宋史·食货志》。熊寥、熊微《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4]《元史·百官志》。熊寥、熊微《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5]关于御窑厂的设立时间,不同的史籍有不同的说法。蓝浦的《景德镇陶录》认为是在明洪武二年设立御窑厂,“明洪武二年就镇之珠山设御窑厂”;明嘉靖年间王宗沐撰修的《江西省大志》认为在洪武三十五年即1402年“正德初,置御器厂,专管御器”,清朱琰的《陶说》采用了这种说法,认为是洪武三十五年,就是建文四年的说法,这也是目前大部分论文采用的说法。并有《明会典》卷一九四《工部》中的“窑冶陶器”条的“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初等府烧造”来证明洪武二年的说法不准确。此外《明史》卷四三《地理志》“浮梁县”条,文载:“(县)西南有景德镇,置御器厂于此。”认为御窑厂的设立是在宣德初年的说法。对于第一种说法,目前虽然没有确切的考古和资料证明它的真伪,但目前学术界更注重后两种说法。认为从常理上说,在明朝建立初期,就在景德镇建立御窑厂的说法可信度不高。但第二种说法,认为在洪武三十五年的说法,我们认为也值得推敲,在建文四年,朱棣刚刚建立自己在全国的统治,地位尤其是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还不稳固,就匆匆建立御窑厂,来专门生产皇宫使用的瓷器从常理来讲也确有勉强,虽然目前没有足够的史料和考古证明这一说法,但本文更侧重第三种说法,认为在宣德初,也就是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景德镇设立御窑厂,见《明宣宗实录》“(洪熙元年)九月己酉,命行在工部江西饶州府烧造奉先殿太宗皇帝几筵、仁宗皇帝几筵白磁祭器。”

[16]《清史稿》,卷五百零五。熊寥、熊微《中国陶瓷古籍集成》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17]郑云云著《千年窑火》,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18](清)王临元撰修《浮梁县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