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CDIO大纲与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工程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CDIO大纲与创新能力培养:国际工程教育模式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摘要】:而CDIO的愿景是要培养能领导新产品、新过程或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的工程师,所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将创新能力作为工程教育的根本。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CDIO教学大纲必然体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3]据此,我们可以对CDIO教学大纲和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一个简单比对。综上所述,CDIO教学大纲虽然没有明确列出与创新能力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但实际上已经在大纲中体现出来了,并且贯穿整个CDIO教学思想的始终。

工程师的社会职能是提供可以为社会服务的产品或过程或系统。即工程师具有创造性的本质。而CDIO的愿景是要培养能领导新产品、新过程或新系统的开发与运行的工程师,所以CDIO工程教育理念将创新能力作为工程教育的根本。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CDIO教学大纲必然体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图3-6 CDIO教学大纲中隐含的工程师职业生涯[8]

技术知识与推理是创新的知识基础。而大纲第二个方面所要求的工程思维、科学思维和系统思维恰恰是创造过程中一般的心理过程。在这三种思维模式中,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到解决问题正是创造的心理历程,这个历程常常产生不寻常的产品。心理学家托兰斯将创新能力视为“这样一个过程,即对问题、不足、知识上的缺陷、基本元素的丢失、不协调、不一致等变得敏感,并找出困难,寻求解决途径,作出猜想或构成假设,对假设进行检验和再检验,也许是修改和再检验,达到最终结果”[9]。尼克尔森认为创造力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连续历程,产生历程是发现问题,探索历程是解决问题。沃德等指出,创造力是产生和探索历程的循环认知历程。[10]

CDIO大纲的第三方面,即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是现代组织和企业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增强协作创新、打造创新团队的个人品质要求。

大纲的第四方面,“企业与社会环境背景中的构思、设计、实施及运行系统”则提出了新产品、新过程或新系统从萌发到退役的全生命过程要求。兰科等指出:“创造力经常是根据产品来定义的。”[11]一般而言,“新颖”与“实用”是创新产品定义中的普遍内涵。大部分学者都普遍认同这样的定义:“创造力是一种历程,是创造出能为团体所满意与接受的新颖或实用的产品。”斯登伯格也认为,有创意的产品的必要条件是新颖、恰当、质量和重要性。费斯特则指出创新能力的观念是“新颖而且适于作为问题解决的方法”[12]。鲁巴特指出:“从西方心理学研究来看,创新能力可以被定为产生新颖且适用的工作产品的能力。”[13]据此,我们可以对CDIO教学大纲和创新能力的关系进行一个简单比对(表3-3)。(www.chuimin.cn)

表3-3 CDIO教学大纲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

注:●高度契合    ○一般契合

在2005年的一项关于创新的调查中,英国工业联合会(CBI)将创新广义地定义为“新思维的成功开发”[14]。从类似的定义中剑桥—麻省理工学院学会对知识、能力和态度给出了一系列的定义,它们是创新的基础。这些定义包含了对基础概念的深刻理解、开发思维的能力以及从学习中得到的自强意识。换句话说,它们是用于创新的知识和能力,是面对创新所要承担风险的积极态度。如果将这一模型与CDIO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大纲中第一部分列出了相应的技术学科知识,并通过开发更深的技术基础知识而得到加强。开发思维所需的能力包括理解顾客的需要(CDIO教学大纲4.3.1)、对技术的合理应用(4.3.2)、交流(3.2和3.3)和团队精神(3.1)。喜欢创新的人,其性格特征包括敢于冒险(2.4.1)、坚定方向(2.4.2)和创造性思维(2.4.3)。另外,一个成功的创新者要了解企业(4.2.2),能在已有的企业中开展工作(4.2.3),并且要关心企业利益(4.2.4)。

综上所述,CDIO教学大纲虽然没有明确列出与创新能力相关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但实际上已经在大纲中体现出来了,并且贯穿整个CDIO教学思想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