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陕西工业跨越发展,打造全国黄金产业强县

陕西工业跨越发展,打造全国黄金产业强县

【摘要】:“十二五”期间,力争黄金产量年均增长30%以上,黄金产量达到50吨左右。扩大开放,加强与全国、世界黄金组织与企业的交流,举办西部,乃至全国黄金首饰展销会与文化节,打造“潼关黄金”(潼金)品牌,建设西部黄金产品集散地。

四、推动工业跨越发展,建设全国黄金产业强县

依托黄金工业集中区,着力打造黄金产业集群,构建新型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产业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新型建材生产基地三大基地。积极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资源由单一开发向综合开发转型,由粗放开发向集约开发转型,实现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资源的精深加工度和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十二五”末,工业产值达到160亿元。

(一)发展壮大黄金产业集群

潼关黄金产业集中区为依托,以中金黄金冶炼、中金矿业、潼金、太洲等龙头企业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积极打造集黄金勘探、采选、冶炼、加工、销售、黄金旅游、创意产业为一体的黄金产业集群,努力将潼关打造成亚洲最大的黄金资源冶炼产业基地、西部重要的黄金产品集散地。

——资源开发。抓好小秦岭地探增储项目,投资20—30亿元,推进中深部探矿向纵深发展。以政府为主导,以矿权为主体,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和集团,通过入股联营、收购兼并、赎买退出等多种方式,强力推进矿产资源整合,计划投资30亿元,把现有的15家资源型企业整合为2—5家,“十二五”末,把矿山企业进一步整合为一家,达到资源的整装勘测及开发一体化,大力提高资源利用开发水平。投资20—30亿元,以西潼峪尾矿开发示范园为重点,加强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

——黄金采选。“十二五”时期,通过改造、技改、扩建潼关中金矿业日处理2000吨金矿石采选项目,推进太洲日处理1000吨金矿石采选项目以及其他日处理2000吨金矿石采选项目建成投产,提高矿产资源采选上规模、上水平。

——黄金冶炼。支持潼关中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继续加强黄金难选冶技术与工艺的研究,积极争取日处理400吨难选冶项目早日上马,整合西部难冶选金矿资源,扩大难处理金精矿冶炼规模。促进潼关中金冶炼精炼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年产能50吨精炼黄金。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打造潼金品牌,奋力将潼关打造成亚洲最大的黄金冶炼产业基地。“十二五”期间,力争黄金产量年均增长30%以上,黄金产量达到50吨左右。

——黄金加工。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黄金加工企业,工艺大师,发展黄金饰品、工艺品等黄金珠宝产业。推广黄金在电子工业、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创新应用,推进高附加值黄金加工业发展。力争“十二五”末,实现黄金县内加工用量占年产金的15%以上。

——黄金市场。提升黄金步行街形象和层次,加快建设工业园区饰品贸易区和黄金贸易网络平台,积极促进县域1—2家重点黄金企业成为上海贵金属交易市场会员单位。扩大开放,加强与全国、世界黄金组织与企业的交流,举办西部,乃至全国黄金首饰展销会与文化节,打造“潼关黄金”(潼金)品牌,建设西部黄金产品集散地。

(二)构建新型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基地(www.chuimin.cn)

推进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产业链延伸,着力建设以黄金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加工基地,努力把潼关建成西部有色金属循环利用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三大产业链:一是打造黄金多金属循环利用产业链,使金精矿冶炼能力和质量以及金、银、铜等回收率大大提高。延伸产业链,生产铜带、铜箔、铜产品等市场需求较大的下游产品。二是打造铅锌产业链。整合县内铅业中小企业,形成几大重点规模企业,引进国内新工艺,建设烟气制酸、烟尘提锌、湿法炼铅、铅业产业链。三是打造硫化工产业链。实施硫铁矿综合利用,生产硫酸和化肥、铁精粉及多金属回收,实现硫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和链式开发。

(三)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

围绕本地优质果蔬、畜牧养殖资源,发挥潼关酱菜品牌优势,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提升品牌,做大做强酱菜产业。以养畜业为基础,积极发展猪肉、牛羊肉系列加工产品。重点抓好芦笋加工等项目,到2015年,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产值达到2亿元。

(四)建设新型建材生产基地

充分利用潼关丰富的矿山矿渣资源,建设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变废为宝,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利用黄金尾矿制作矿渣砖、尾矿砼小型空心砌块、彩色光亮室外地坪砌块、矿渣水泥、发展微晶玻璃及新型贴面材料等环保建材产品。“十二五”末,潼关新型建材实现产值9亿元。

(五)加快黄金集中区开发建设力度

全力推动潼关黄金集中区建设,着力打造优质工业发展平台。一是充分利用豫陕两省两县市的区域合作优势和黄金资源优势,与灵宝携手共同打造黄河金三角工业园区。到“十二五”末,把黄河金三角工业园区建成面积13.5平方公里,产值突破50亿元的中国西部最大的黄金产业聚集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陕豫黄金工业核心区。二是要创新建设理念,加大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规划引领、市场运作、标准化建设的原则,加大集中区投入,以集中区河滨南路、河滨北路、桐峪南路、园区供水工程、电力通信工程为重点,不断完善园区水、电、路、热、暖、气、讯等功能配套设施,加大协调、支持力度,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煤、电、油、储运等生产要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东部先进管理模式,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民营企业创业、承接产业转移、投资环境优良、集聚效应明显、极具特色的产业集中区。“十二五”期间,县政府每年用于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将达到5000万元,用于重大项目建设投资达到2000万元,解决企业生产发展所需的基本生产要素,使集中区真正成为发展的有效载体;三要建立和完善新型园区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改革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服务、管理机制。

(六)加强产业发展配套

着力建立加强产业配套工作机制,推动产业协调快速发展。一是制定产业配套规划。围绕潼关黄金生产与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农副产品加工,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制定优势产业配套规划或产业配套协作投资目录,明确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产业链和产业群发展方向,目标及措施,推进产业链横向扩张,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支持。二是成立产业配套服务机构。借鉴苏州等地的办法,成立产业配套服务机构,专门负责产业链和价值链研究,定期公布各类产业发展动态和上下游产品供求信息,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和投资者确定投资方向提供服务。三是优化产业配套环境。大力整顿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努力营造尊重企业、厚爱企业、支持企业、保护企业的和谐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