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空间布局(一)基本原则1.产业集群化原则在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引导产业项目向特定空间聚集,形成产业专业化区域,发挥聚集效应;围绕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壮大产业实力,整合各种资源,形成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
2023-11-28
三、空间形态及功能布局
(一)空间形态
着力打造“两区多园三辐射”轴带式空间发展形态,大力发展外围新城,合理引导基地空间拓展。
——两区。主要包括原有规划核心区和新的拓展区,总体面积为86.65平方公里(原有规划核心区23.04平方公里,新的拓展区63.61平方公里),具体方位如图1所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兵器工业集团206所、航天五院西安分院及中电投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大力发展卫星应用、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服务外包、物流、航天旅游等产业。
图1 西安国家民用航天基地空间布局
——多园。依托优势龙头企业,着力打造“卫星应用产业园”、“太阳能光伏及大功率半导体产业园”、 “现代物流产业园”、“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园”等专业化产业承载区。
——三辐射。着眼国家航天产业战略布局,大力推进周边区域航天资源错位整合,努力打造基地——西北、西南、中部的辐射区。产业发展方向:依托西北、西南及中部区域航天科技研发、生产、发射及配套服务企事业单位,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带动中西部航天及其衍生产业长足发展。
(二)功能布局(www.chuimin.cn)
着力打造产业集中区、科技及孵化创业区、一体化物流承载区、生态居住区、高尚消费区、旅游景观区、城乡统筹先导区七大功能板块。
——产业集中区。依托航天四院、五院西安分院、六院、九院、中电投、西安隆基硅、航天炎兴、步长制药等龙头企业及重大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着力打造卫星应用、太阳能光伏及LED大功率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服务外包及创意产业集中区。
——科技孵化创业区。依托基地统筹科技资源研发公共平台、孵化器基地、创业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研发、培训、创业一体化的科技及孵化创业区。
——一体化物流承载区。依托引镇物流中心、联强国际西北区域5C科技总部暨现代化运筹中心、陕西烟草配送中心及通用机场重大物流项目建设,打造仓储、加工、多式联运一体化物流承载区。
——生态居住区。依托西安富力城、陕国投鸿业地产、西安航天基地开发公司等房产项目开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公共配套设施,大力推广住宅外立面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以及照明用LED节能灯,提升生态环境品位,构建宜居生态新区。
——高尚消费区。依托奥特莱斯西安航天基地高端综合性商业项目的实施,大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旗舰店、专卖店、专业店,着力打造集顶级精品购物商业街、休闲度假酒店、主题公园一体化的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人文消费区。
——旅游景观区。依托基地内历史遗存,规划建设航天科技博物馆、景观大道(东西向的航天大道)及沿线的雕塑系统、水面绿地系统,打造集航天高科技产品展示、文物旅游、生态休闲为一体的旅游景观区。
——城乡统筹先导区。大力实施和谐安置工程、新型社区建设工程、公共服务均等化工程,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乡一体化先导区。
有关“十二五”陕西产业发展研究的文章
五、 空间布局(一)基本原则1.产业集群化原则在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引导产业项目向特定空间聚集,形成产业专业化区域,发挥聚集效应;围绕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延伸产业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壮大产业实力,整合各种资源,形成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
2023-11-28
(一)发展机遇1.扩大消费需求带来的发展机遇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的新时期。......
2023-11-28
六、区域布局按照全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要求,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加快调整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依托西安、咸阳、宝鸡、榆林、汉中等大中城市形成工业核心产业聚集区。......
2023-11-28
六、合理的空间布局合理的空间布局是新兴产业兴起与发展的有效载体。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园区已逐步形成集成电路、电脑及附件、通信、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等6大新兴产业,成为台湾地区的高科技基地和新兴产业的集聚区。从这些国家的经验中可以看出,合理的空间布局完全可以达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生产要素以及配套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有效集聚,从而实现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
2023-11-27
与此同时,陕西三次产业就业情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陕西产业结构与全国其他省份产业结构表现出了一定的一致性,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对比第一、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2023-11-28
每年组织实施100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建设项目、100项新技术开发重点项目、500项重点新产品项目和50项产学研联合开发重大项目,实现重大技术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的突破。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
2023-11-28
省域内各类产业资源、科技资源难以有效统筹,进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难度加大。这种人为的产业布局无疑给陕西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这种“二元”经济结构有所改善,但至今仍然是陕西产业发展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乃至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2023-11-28
六、政策保障(一)财税支持制定《杨凌示范区现代农机装备重点发展方向及产品目录》。对符合国家扶持方向的项目,优先向国家争取服务业、大市场物流、仓储等方面的专项资金;政府出资扶持的农机采购项目、已办和新办农机合作社,在新购或更新农机装备时,加大对杨凌示范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产品的采购;支持园区符合条件的农机制造企业进入国家或外省补贴目录。......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