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化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创新能力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其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使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好地就业,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次,考虑到近年来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所学课程应该“基础厚、口径宽、知识广、重实践、有创新”。......
2023-11-28
●(济南大学,孙国新、王秀菊、崔玉、王立国)
摘 要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金融危机下的今年就业率更是不容乐观。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新形势要求高校研究生课程与教学培养必须与时俱进,适时改革,本文据笔者多年工作体会谈一点研究生课程与教学培养的看法。
关键词 化学类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从1999年高校连续扩招以后,研究生教育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2001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是15.6万人,2003年26.9万人,2004年约33.0万人,而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40万人。6年间,研究生招生数量增加了24万人。与此相对应的是,从2001年到2006年,6年内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从45万增长到127万。2007年研究生在校人数已经达到150万人,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研究生大国。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金融危机下的今年就业率更是不容乐观。就高校而言,所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需要的适合某些岗位的人才,人才供需脱节。当今社会对研究生人才的需求发生变化,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机构的高校对研究生培养的机制也相应地进行改革,笔者就我校近几年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管理作一总结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优化
约翰逊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潘懋元认为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就是课程。课程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计划。可见,课程在高校研究生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学位课注重专业基础知识
要求硕士研究生掌握相关专业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加深和拓宽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和学科知识等方面充实课程。我们除了“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英语”“数学”等四门公共课外,设一门专业外语和3~4门专业基础课。
2.选修课突出专业特色,突显各研究方向特点
进一步拓宽研究生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相应能力培养,了解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克服研究生课程因人而设、随意性大、课程门类繁多的倾向,适当合并内容相近的课程,增加能表现本专业的特色研究领域的课程。设置的课程要求精、实用。
3.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优化课程开设种类
伴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学科、新问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设的研究生课程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需要,研究生课程需要与时俱进。我校据各学位点特点,适时增设了多种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新课程。比如无机化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增设了“纳米材料”、分析化学专业增设了“药物分析”、“近代环境监测技术”等课程。
4.打破专业界限,学生可跨专业自由选课
科研生产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仅靠狭窄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解决的,需要多种科学去协同解决。为避免以往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知识面偏窄的倾向,加深和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及相关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我校优化了研究生课程体系。
我校非学位课程(任选课)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和研究方向的需要,以及研究生原有的基础和特长、爱好等共同确定。给研究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修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
5.适当增设学科交叉课程、边缘学科课程
“研究生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所谓专业,指的是专门行业或职业,是专门教育形式的一种。典型的专门教育模式是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把课程组成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过修习这些课程,最后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长期以来多数高校在研究生专业性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往往突现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和专门化。然而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学科高度分化的同时,又表现出高度综合的特点。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们适时增设了这类课程。比如无机化学专业增设“生物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专业增设“生物分析与技术”等。
6.教学内容
着重讲授本学位点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了解相关领域在国内外的现状、最新动态和趋势,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质,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具备并提高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7.教学方式
采取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试讲相结合的方式,提倡以自学为主,在导师指导下使学生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积极主动学习,进行创新思维,勇于探索发现。
在课堂讲授中,教师们非常注意利用不同的方法和新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教学看作师生合作的事业,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并在教学中作出贡献,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在试验课教学时,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起主要作用,学生自己设计试验、自己选择测量技术和设计评价试验结果程序。在试讲教学时,教师提出命题,学生课后查资料,作ppt课件,在上课时给大家讲解,提出个人观点,其余同学可提问,试讲者现场作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讨论教学时,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讨论,通过讨论可以看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研究程度;讨论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
二、注重三个实践环节(www.chuimin.cn)
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学术活动是我校培养硕士研究生过程中三个必修环节。
1.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是培养研究生教学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实践必须面向本科生,参加教学第一线工作,其工作量约折合讲课学时16个学时,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二学年。通过者计1学分。
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专业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带本科生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协助导师指导毕业设计等。
2.社会实践
研究生应结合专业特色,充分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不计学分。我们的社会实践主要以两种方式进行:
一是利用假期集中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研究生处统一安排利用假期集中组织学生到学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活动,为期一个月。
二是结合专业学习和论文写作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课程学习结束后,学院安排学生到与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如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淄博金城医药公司、招金膜天有限责任公司等)实际生产中锻炼,据不同研究方向时间为3~10个月不等,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带着解决不了的问题回校进行实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接轨。
3.学术活动
为了促进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研究生在论文答辩之前要结合自己的论文工作在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范围内作一次学术报告,规模可大可小;参加学术交流活动至少10次,通过者计1学分。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发动学生积极参加每两年一次的山东省研究生创新论坛,与省内外专家面对面交流,与大师对话,提高学生学术理论水平与专业素养。
二是学校创办研究生创新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作学术报告;并鼓励学生撰写论文,在论坛交流发言,组织专家现场评选出优秀论文。
三是不定期邀请我院有国外学习科研经历的教授、博士作学术报告,介绍国外的科研、学术、办学特点、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开阔广大师生们的眼界,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学习国外高校的办学理念。
三、科研、论文
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并作为评价研究生科研能力和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论文答辩前必须有一篇以上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导师须为第一作者)的身份公开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上宣读并被收入到正式出版的论文集中。
四、就业
通过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培养改革,毕业研究生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有较大提高,尤其在经济危机全球化的今天,仍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与2005年基本持平。近两年我院化学类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见下表。
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统计表
[1]孙军,赵笛.研究生招生改革3趋势:强化复试改革收费人数扩大[J].中国教育报,2007-10-18.
[2]Johnson,M.Definitions and Models in Curriculum Theory[J].Education Theory,1967,17(2):127-140.
[3]Taba,H.Curriculum Development: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Harcourt,Brace &world Inc.,1962.
[4]罗承丽.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22(3):151-155.
有关21世纪化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成果与展望的文章
关键词化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创新能力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其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使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好地就业,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次,考虑到近年来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所学课程应该“基础厚、口径宽、知识广、重实践、有创新”。......
2023-11-28
本文结合我校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分析了优化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内容和重要性。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个性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走过了迅速发展的三十年,目前正处在一个由招生规模扩大到培养质量提高的转型时期。优化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是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2023-11-28
关键词化学前沿、研究生、创新能力、教学改革为了提高研究生科研素养,了解和跟踪化学发展前沿,扩大知识面,更早、更好地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许多大学都为化学类研究生开设了“化学前沿”这门课程,各学校授课方式不尽相同,我们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管理经验和体会,对“化学前沿”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3-11-28
基于此,我们尝试开展“过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开展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在“过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郭慕孙院士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的指导与教诲。“过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形成经历多次调整,起初是从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出发。2009年1月,《过程工程导论》作为高等学校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标志着课程体系的确立。......
2023-11-28
我们的优势在于我校医学院有药理研究生,化生学院也有类似专业药理研究生,因此研究生可以根据导师研究方向去化生学院选课,这样就弥补了医学院化学专业课的不足,同时也可以满足化生学院需要的医学课程,这对于资源的共享也有很大的好处。表1药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表2药理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除了课程设置以外,课程体系建设也非常重要。......
2023-11-28
学位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摘要学位论文是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文章论述了学位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图文并茂,给高校毕业生从事论文写作提供参考。要写好学位论文,必须指导学生熟悉学位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
2023-11-28
关键词实验设计、数据评价、教材、SPSS一、本课程的适用对象与基本内容“实验设计和数据评价”课程是面向我校化学和化工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物理化学专业的学位课程。我校属较早对化学化工类专业开展本门课程教学的学校,开创了“实验设计和数据评价”与SPSS软件应用相结合进行教学的新模式。......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