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创新培养下的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发展展望

创新培养下的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发展展望

【摘要】: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摘要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必然结果。作为硕士生导师,我们承担了分析化学专业的多门研究生课程。

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

●(济南大学,魏琴、孙国新、杜斌、张昭良、寿崇琦、于京华、裴梅山、郑庚修)

摘 要 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是保证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围绕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重新构建了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能力、构建、分析化学专业

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等诸多环节。其中,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整个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环节,其质量直接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

一、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意义

目前,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结构和比例不合理、存在较大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必然结果。只有合理的课程设置,才有可能使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构建的主要方式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需要良好的知识结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一系列课程来完成的。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不仅起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能力结构。此外规范的课程教学有利于严谨的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使研究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判断、理解与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运用、创新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作为硕士生导师,我们承担了分析化学专业的多门研究生课程。从近几年来的授课中深深体会到课程设置在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重新构建了研究生课程体系,在课程安排上做到整体优化、层次分明、课程共享、合理配置教学资源。

1.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www.chuimin.cn)

坚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指导思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是获取基本信息的阶段,是达到“科研能力”和“创新性成果”的基础。所以分析化学研究生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强调基础类课程特别是数学类基础课程的加强;数学类的课程,为学生了解数学发展,拓宽视野、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分析问题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同时拓宽并强化化学专业理论的学习,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知识解释分析化学中遇到的难题。

2.增加学术前沿信息和学科交叉、学科融合课程

在课程内容上,一是按研究生一级学科培养要求设置课程类别,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重组和融合,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减少不必要的重复;二是减少陈旧内容,增加学科前沿和边缘学科内容达到更新教学内容、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目的,同时应避免和大学本科课程重叠,提高研究生培养效率和创新能力。例如,开设了文献检索科技论文撰写规范等课程,这样有益于加强研究生在科研成果创作过程中的基本技能。鼓励研究生将自己科研课题的研究情况与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等内容融入课程,开拓了研究生视野,增强了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3.加大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

除了开设规定性的公共学位课程和专业学位课程外,我们还根据研究生的不同喜好和研究方向,开设了多种多样的非学位选修课程。加大了选修课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硕士研究生在更大范围内跨学科自由选修,给研究生更大的选择余地。

例如,我们开设的“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生选修率高,该课程主要给学生介绍一些先进的测试技术手段,如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电镜、核磁共振、圆二色谱、色质联用仪、热重分析、光散射等,同时结合理论教学,观摩了一些大型仪器的使用并开设了相应的实验,使学生对现代分析测试仪器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开设过程中,通过撰写某一现代测试技术在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综述,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该类仪器的应用前景,对进一步做好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利用课内外时间相结合的方式,以“每人一讲”的形式开展演讲竞赛,演讲题目形式多样。有的学生以自己的研究课题与现代分析技术相结合,生动具体地阐述了现代分析仪器的应用;有的以某一研究领域中较深入的研究为主线,使大家深刻体会到现代分析仪器的魅力,催人思考;有的介绍了最新的现代分析手段或分析方法,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经过该课程的学习,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分析仪器操作技术,对各种分析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多年以来,本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如丁玉龙、段彩虹、王晋、谭云、李燕、葛慎光等能很快地胜任现代分析测试工作,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综上所述,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开拓研究生创新能力,将是研究生教育永恒并须不断发展的主题。构建合理完善的分析化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将有助于培养更多的适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43-46.

[2]陈花玲.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6):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