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21世纪研究生教育成果与展望

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21世纪研究生教育成果与展望

【摘要】:关键词高等有机化学、改革、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实践能力高等有机化学是我校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等硕士专业的必修学位课程,总共60学时。通过这两个辅助教材的学习,学生了解有机化学领域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第一手直接接触学习国际上本学科最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这些都为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具体学术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

高等有机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福建师范大学,杨发福)

摘 要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本文介绍了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包括大量融入学科前沿知识,注重学科交叉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 高等有机化学、改革、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实践能力

高等有机化学是我校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等硕士专业的必修学位课程,总共60学时。笔者连续承担该门课程教学近十年。在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与专才培养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对该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以适合不同专业背景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学术视野与创新能力,是笔者在教学中常常思索的问题。以下介绍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大量融入学科前沿知识(www.chuimin.cn)

将该门课程由“高等有机化学”改为“高等有机化学与前沿”,除了系统介绍高等有机化学的理论与专门知识外,选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编写的《新世纪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和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Reactions,Mechanisms,and Structure(6th Edition)作为辅助教材,开拓学生有机化学的学术视野。通过这两个辅助教材的学习,学生了解有机化学领域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第一手直接接触学习国际上本学科最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这些都为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具体学术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从学科发展前沿的高度阐述理论知识,联系最新的有机化学学科突破性研究成果,介绍这些理论在学科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现有研究热点领域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分析国内外在学科前沿研究与发展存在的差距,以及可能的突破途径与方向。这些改革使过去干巴巴的理论授课显得立体生动,而且理论联系实际,信息量大,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与挑战精神。

二、注重学科交叉知识

由于本门课程是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等硕士专业的公共必修学位课,在教学上一定要结合各个专业的实际学术研究需要。特别是在学科交叉与融合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的21世纪,注重学生学科交叉知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把握学科交叉研究发展概况,总结学科交叉发展特点,培育新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都大有裨益。在日常教学中,更多融入学科交叉知识,重视从学科交叉的角度讲解,激发学生探究新的交叉学术领域的热情。比如在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介绍中介绍有机电化学的发展情况,有机催化反应中介绍酶催化和生物化学的发展情况,在有机合成章节中介绍有机合成在染料化学、有机助剂、有机香料化学等应用性很强的相关有机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在金属有机章节介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等等。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去思考科学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用交叉学科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研究生的培养不仅在于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查找资料与总结文献、撰写论文、制作学术PPT报告、参与学术交流研讨等也同等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着力改革教学方式,大力提高学生教学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的方式概括为“五个一工程”:第一,每个学生课堂讲解一节英文教材;第二,每个学生撰写一篇本专业与有机相关的学科交叉综述论文;第三,每个学生就自己写的论文用多媒体作一次小型学术报告;第四,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提出一个学科交叉研究新设想;第五,每个同学就自己的新设想举办一次小型学术研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哪怕是极不成熟的设想,我们也不一概否定,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相应的分析,对想法加以改进和完善。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教学改革,学生的学术视野大大拓宽,对推动学生的学术个性发展,展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术素质大有裨益。学科前沿与学科交叉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充满了探索的求知欲,在讨论和交流中迸发出来的智慧火花,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大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