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高等教育“两课”教育改革的基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学生间的人格也是平等的。......
2023-11-19
●(福建师范大学,杨发福)
摘 要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本文介绍了高等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包括大量融入学科前沿知识,注重学科交叉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 高等有机化学、改革、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实践能力
高等有机化学是我校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等硕士专业的必修学位课程,总共60学时。笔者连续承担该门课程教学近十年。在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与专才培养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对该课程进行适当的改革,以适合不同专业背景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学术视野与创新能力,是笔者在教学中常常思索的问题。以下介绍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大量融入学科前沿知识(www.chuimin.cn)
将该门课程由“高等有机化学”改为“高等有机化学与前沿”,除了系统介绍高等有机化学的理论与专门知识外,选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编写的《新世纪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和March’s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Reactions,Mechanisms,and Structure(6th Edition)作为辅助教材,开拓学生有机化学的学术视野。通过这两个辅助教材的学习,学生了解有机化学领域比较热门的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第一手直接接触学习国际上本学科最前沿的学科理论知识与研究成果,这些都为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具体学术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学术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从学科发展前沿的高度阐述理论知识,联系最新的有机化学学科突破性研究成果,介绍这些理论在学科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现有研究热点领域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分析国内外在学科前沿研究与发展存在的差距,以及可能的突破途径与方向。这些改革使过去干巴巴的理论授课显得立体生动,而且理论联系实际,信息量大,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与挑战精神。
二、注重学科交叉知识
由于本门课程是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物理化学等硕士专业的公共必修学位课,在教学上一定要结合各个专业的实际学术研究需要。特别是在学科交叉与融合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的21世纪,注重学生学科交叉知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把握学科交叉研究发展概况,总结学科交叉发展特点,培育新的交叉学科研究方向都大有裨益。在日常教学中,更多融入学科交叉知识,重视从学科交叉的角度讲解,激发学生探究新的交叉学术领域的热情。比如在有机氧化还原反应介绍中介绍有机电化学的发展情况,有机催化反应中介绍酶催化和生物化学的发展情况,在有机合成章节中介绍有机合成在染料化学、有机助剂、有机香料化学等应用性很强的相关有机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在金属有机章节介绍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领域的最新进展,等等。这一做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叉学科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去思考科学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用交叉学科的眼光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研究生的培养不仅在于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查找资料与总结文献、撰写论文、制作学术PPT报告、参与学术交流研讨等也同等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着力改革教学方式,大力提高学生教学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改革的方式概括为“五个一工程”:第一,每个学生课堂讲解一节英文教材;第二,每个学生撰写一篇本专业与有机相关的学科交叉综述论文;第三,每个学生就自己写的论文用多媒体作一次小型学术报告;第四,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提出一个学科交叉研究新设想;第五,每个同学就自己的新设想举办一次小型学术研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注重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哪怕是极不成熟的设想,我们也不一概否定,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相应的分析,对想法加以改进和完善。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教学改革,学生的学术视野大大拓宽,对推动学生的学术个性发展,展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学术素质大有裨益。学科前沿与学科交叉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充满了探索的求知欲,在讨论和交流中迸发出来的智慧火花,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力的培养大有帮助。
有关21世纪化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成果与展望的文章
物理化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践●摘要对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了设置与优化,并已在我院研究生中实施。烟台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是我校综合科研实力很强的二级学科,现为山东省级重点学科。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研究生及其导师普遍感到该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科学合理,符合我院研究生教育实际,研究生培养质量较高,已毕业研究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2023-11-28
改革化工类研究生“仪器分析及实验”课程,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目前形势下亟待解决的任务。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仪器分析及实验”的理论授课、实践教学和考核等环节进行改革。目前,“仪器分析及实验”作为基础课面向化学专业的开设已经得到大多数培养单位的认同和实施。......
2023-11-28
高等配位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无机化学专业研究生课程“高等配位化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改革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023-11-28
关键词化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创新能力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其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使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好地就业,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次,考虑到近年来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所学课程应该“基础厚、口径宽、知识广、重实践、有创新”。......
2023-11-28
高等教育院校设置专业课程时对此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二)前瞻性原则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应该具有生命力,与时俱进,并能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的周期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现代产业发展趋势的专业支撑。(四)人格化原则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应贯穿人格化教育,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着眼于培养“技巧的人”,突出知识和技能,其目的是为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激发想象力,启迪思维,学会学习。......
2023-11-19
笔者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优化、延伸和深化,进行了生化分析课程建设改革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既使学生系统地学习生化分析知识,又了解该课程在生物医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作为我院设立的一级学科,生化分析课的内容设置也是紧紧围绕着这一实践性很强学科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补充和调整。......
2023-11-28
而研究型大学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在创建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日益明显的作用,因此对其在创新型国家中的战略定位及对策研究极其重要。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术性的文化组织,在战略定位上必须要明确自己的任务。......
2023-11-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