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促进个性发展

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促进个性发展

【摘要】:本文结合我校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分析了优化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内容和重要性。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个性发展我国研究生教育走过了迅速发展的三十年,目前正处在一个由招生规模扩大到培养质量提高的转型时期。优化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是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优化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适应研究生个性发展

●(东北师范大学,许林、仇永清、张鹏)

摘 要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的增加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改革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校化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分析了优化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内容和重要性。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个性发展

我国研究生教育走过了迅速发展的三十年,目前正处在一个由招生规模扩大到培养质量提高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另一方面还面临着招生规模扩大后带来的保证培养质量和就业的巨大压力。为了优化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体现我校“尊重的教育”理念和走“强校之路,特色之路,开放之路”的发展思想,引导和促进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人才,我校于2007年启动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我们根据学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精神,结合化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在总结过去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对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以适应新时期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一、优化课程结构,适应不同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发展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迅速扩大,使硕士研究生就业去向呈现多方向化。在20世纪,我校化学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除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外,其他专业硕士毕业生部分攻读博士研究生,其余则全部到高校或研究所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学术型人才,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是在抓好基础课的同时注重专业课的数量和质量,以提高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为高校或研究所培养合格人才。近年来,我校硕士研究生数量大增,且高校和研究所对人才的学历要求提高,主要以博士和博士后为主,需要少数硕士研究生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大量硕士研究生面向中学、公司、企业、事业等找工作,不同的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是不同的。为适应这一趋势,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成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优化研究生课程结构是一项重要内容。在新课程体系中,为适应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把原来的注重专业课调整为专业骨干课和发展方向课,学生可按照自身的发展和就业方向的需求,对课程进行合理选择,这样学生才能适合不同单位的要求。(www.chuimin.cn)

二、优化课程内容,适应不同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发展需要

研究生课程内容的设置,对于指导学生正确的研究方向,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研究生课程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为适应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新目标,我校进一步调整了课程内容设置,对于专业骨干课和发展方向课,增加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注重对硕士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既培养他们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他们解决现实问题、普遍问题的能力。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对课程内容的侧重点进行选择。我校设置的研究生课程力争使不同发展方向的研究生都达到获取知识和能力的目的。

三、优化课程教学方法,适应不同类型硕士研究生的发展需要

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科学灵活,考核形式科学规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研究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氛围;能够取得明显教学效果,获得研究生的普遍好评,具有良好的社会影响和较高的知名度。为适应硕士研究生的自主和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我们采取的研究生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提倡采用研讨班、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在研究生课程中营造数字化、信息化环境和外语教学环境,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为研究生授课,或派出硕士研究生到其他名牌高校或研究所修读部分课程。提倡与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所互相承认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

优化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是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我校经过不断实践与探索,针对现阶段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形成科学合理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将课程学习、论文研究、实践教育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形成完善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我校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综合性师范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