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化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创新能力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其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使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好地就业,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次,考虑到近年来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所学课程应该“基础厚、口径宽、知识广、重实践、有创新”。......
2023-11-28
●(吉林大学,林权、崔占臣、那辉、杨柏、田文晶)
摘 要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是我国在国际上抢占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前提。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出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 高分子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在信息和科技高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对新型、多功能材料的需求不断提高。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专业,与国民经济建设紧密相连,处于科学发展的前沿。在这样的形势下,培养整体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需要的高分子专业人才就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一直通过将基础理论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地对高分子化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授课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优化综合,发挥我们高分子重点学科的优势,力争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不断提高。
我们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模式。按照学校对学生培养方案和基础教育的要求,为了进一步发展我们高分子专业重点学科以适应新形势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针对高分子处于前沿学科的特点,了解了国内外著名大学对于高分子学科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并结合国家和社会对高分子人才的实际需求,确立了我们学校高分子学科学生的课程体系建设和培养方案。通过广泛调研和对比研究,我们发现在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环节的实践,学生可以了解所在学科的科学研究动态,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需要发挥高水平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学术地位优势,为本学科的研究生开设学科前沿理论专题课程,对开阔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www.chuimin.cn)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专业教师和学者以专题的方式为本学科研究生开设学科前沿讲座课程,由本学科的高水平研究生导师和校外的同行教授共同承担并完成此类课程。学科前沿讲座课程的内容为导师结合本人的科研成果,扩展到本人所从事学科方向、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学术动态、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热点问题、最新应用、值得倡议的科研方法及体会等。
为了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适应新世纪科技发展需要的高分子专业人才,我们将基础理论教学和科研实践相结合,不断地对高分子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授课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优化综合,发挥我们高分子重点学科的优势,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不断提高。另外还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调动科研精英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训练作用的基础上,使学生接受科研创新理念,从而为他们创造展示才华的研究平台。
强调和注重学术交流。本学科采用定期组会与不定期的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每个科研课题组定期进行组会,会上主要由学生汇报研究情况或总结文献,导师组进行评价。通过组会,指导教师及时掌握了学生的研究进展情况,对学生科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提供解决办法或提出研究思路;通过组会,进行相近科学研究的学生之间能够彼此了解相互的研究课题,开阔视野,拓展思路。鼓励不同实验组的学生交叉参加组会,学生可以对一些研究课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各实验组不定期地聘请相关领域的国内、国际专家做学术报告,通过报告使学生了解本领域内国际、国内研究的前沿问题,拓宽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维。积极资助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本学科还采用两个“基地”建设,就是指建立国内研究基地和国外合作研究基地。沈家骢院士在承担起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任务后,提出了两个“基地”的建设思路,即“要引导青年人立足于国内,潜心地建设国内基地,同时注意建立国外固定合作单位(即国外基地),让每一个青年人自由地在两个基地来回走动。这样的好处是建设了国内基地,保持研究工作的稳定性,开阔眼界,结交国外朋友。两个“基地”的建设思路使他的集体吸引了一大批年轻的优秀人才。
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意识。通过教授对本领域科研工作的讲解,使学生在高水平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结合学生参与老师承担的科研课题的训练过程,使学生了解科技前沿领域所关注的科学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科技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很容易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我们认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并把人才培养和学科的发展结合起来,建立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有关21世纪化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成果与展望的文章
关键词化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创新能力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其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了使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更好地就业,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在课程设置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次,考虑到近年来化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所学课程应该“基础厚、口径宽、知识广、重实践、有创新”。......
2023-11-28
由于高等有机化学的自身特点以及教学学时数的限制,更增添了教学难度。针对高等有机化学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困难,笔者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以高等有机化学课程为依托,围绕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例如,教学中将农林院校的特点与高等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相结合,提出了“生物质能源研究进展及其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课题。......
2023-11-28
基于此,我们尝试开展“过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开展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在“过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郭慕孙院士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的指导与教诲。“过程工程导论”课程体系形成经历多次调整,起初是从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出发。2009年1月,《过程工程导论》作为高等学校教材由化学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标志着课程体系的确立。......
2023-11-28
本文主要结合作者几年来在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上的一些有益尝试,对研究生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谈以下几点认识。目前,应用化学专业英语的授课基本承袭公共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应有的特色和创新。......
2023-11-28
农业院校应用化学研究生教学改革浅谈●摘要本文从提高教师素质,建立合理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教育模式、教学内容与考核模式,开发“第二课堂”及构建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与监督体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的问题。关键词应用化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手段。......
2023-11-28
师生平等地位的真正实现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一个目标,而“研究性学习”教育则为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提供了空间。在“研究性学习”教学中,需要教师在平等参与研究生研究的过程中给予恰当的指导。毫无疑问,“研究性学习”教育的实施必定会促使教师与研究生一起成长与发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根据“学习者为主体”的原则进行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设计与学习模式分析。......
2023-11-28
与化学专业相比,要求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接受更多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知识教育。因此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建设应该是应用化学专业建设、发展的主要方面。原有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存在以下缺陷。表1天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近年招收研究生概况续表三、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对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
2023-11-28
关键词实验设计、数据评价、教材、SPSS一、本课程的适用对象与基本内容“实验设计和数据评价”课程是面向我校化学和化工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公共选修课、物理化学专业的学位课程。我校属较早对化学化工类专业开展本门课程教学的学校,开创了“实验设计和数据评价”与SPSS软件应用相结合进行教学的新模式。......
2023-11-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