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摘要】: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摘要研究生课程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与本科生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猛发展,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没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怎样保证研究生教育及培养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高度关注。所以说研究生课程的建设、调整与改革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改革研究生课程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同济大学,陈伟、李伟捷、胡中华、吴庆生)

摘 要 研究生课程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与本科生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和人性化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是保障研究生课程教育的基本条件。本文就化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实践介绍。根据化学学科一级学科课程、二级学科课程和研究方向三类不同课程,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拓宽知识面、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化学专业人才。

关键词 研究生培养、教学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国家需要大量人才。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迅猛发展,在资金投入、师资力量没有显著提高的情况下,怎样保证研究生教育及培养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高度关注。近几年来,国家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出台了多种改革措施,其中包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改革,研究生培养周期调整等,最终目标都是要提高培养研究生的质量。但是无论怎样改,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中两个重要的环节。合格的毕业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因此,科学的、合理的、可行的和人性化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是保障研究生课程教育的基本条件。我们既要考虑到各级人才培养、基础知识学习的共性,也要考虑到研究生学习、培养的特性,其中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所以说研究生课程的建设、调整与改革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通过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创新,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优化课程设置,逐步增加化学一级学科课程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学习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主要平台。过去研究生课程设置过分注重研究方向课程,这样不利于学生知识面拓宽和学科交叉。近几年,我们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立了较为可行、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知识系统化、专业知识深入化,建立纵横适度、学研互动性课程体系。加强化学一级学科课程的建设,逐步增加一级学科课程门数在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中的比例,使研究生具有坚实的化学基础理论、合理的知识结构,了解整个化学学科发展动态以及与其他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

如“化学前沿综述”是一门综合性一级学科特色课程,是各化学二级学科专业学生必修课。该课程邀请国内外知名化学家授课,其中有院士,上课主要以系列讲座形式进行,目的使学生了解化学领域及化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前沿科研动态和最新发展,并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与知名学者交流,学生不仅学到了最新知识,开拓了视野,而且了解了学者们独特的学习方法,科学理念、创新思路和做事做人原则。这门课程已连续开设了几年,受到学生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www.chuimin.cn)

化学是一门与实验紧密相连的学科,培养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是化学专业研究生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化学仪器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了解和掌握化学仪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使用也是化学专业研究生必须的。因此我们设置了一门与动手能力、实验技能有关的化学一级学科理论课程,主要学习各种先进化学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并亲眼观察和接触这类仪器设备,授课老师有多人承担,他们都有多年的科研工作和相关仪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经验,讲课内容丰富,从基本原理、仪器功能、仪器操作、注意事项到数据处理、结果分析,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进行全面介绍,并现场演示,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学习效果也大为改善;另外,在二级学科专业,不分研究方向,也配套设置了一门统一的二级学科的试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些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表征分析、性能测试等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为他们从事课题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解决实验难题的途径。同时,也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和就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动手能力和仪器操作技能的培训。

三、研究生教学改革,避免研究生课程“本科化”

研究生教学与本科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研究性”。一般本科教学中,老师按教科书按部就班的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方式显然不适合研究生教学。我校研究生的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级学科课程、二级学科专业课和专业方向或研究方向专业课。根据这三类课程不同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

对一级学科课程,老师授课为主,内容以化学领域前沿研究、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等为主,提出问题,师生讨论,突出前沿、化学学科热点课题、学科交叉,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宽广基础理论、新知识、新动态为目的。

对二级学科专业统一课程,老师授课的同时,适当增加学生讨论课。在授课内容上,一般不是一本固定的教科书,而是列出多本参考书和相关学术期刊。避免了本科教学的固定化、知识陈旧、机械化的缺陷。在内容上根据相关专业的最新发展、最新理论、最新科研成果不断更新,学生有新鲜感,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组织学生就相关热点问题、感兴趣的课题进行专题讨论,教他们利用信息时代多媒体、信息量大、快速的优势,查阅中外文文献,准备读书报告,互相交流、讨论。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学习方法、归纳总结、论文写作、讲解表达能力,为他们日后进入毕业论文课题工作,打下了良好的科研基本能力。

第三类专业方向或研究方向专业的选修课程,主要是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开设的课程,相对比较专,比较深。授课形式也采用多样化,既有传统的授课方式,也有讨论形式和实验内容、结合科研工作、深入到课题组,了解研究方向具体课题的意义、科学难题、应用前景及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重要性。授课老师根据自己的科研经验,把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并把该领域的前沿、关注热点、发展趋势告诉学生,使他们在进行毕业论文工作前对导师的科研、进展和特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特长,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与导师深入探讨,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思维和工作思路,为课题的开展、方案设计、具体工作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优质完成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作为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相互衔接的手段之一,我们将“部分本科生高年级选修课与硕士生课程打通”。高年级本科生可以选择部分研究生课程作为选修课,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考研和科研的热情,提前适应研究生课程教学,实现了本科生教学到研究生的平稳过渡,使他们中考上研究生的同学日后能尽早适应研究生的学习。

通过这几年的化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研究生的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开展工作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研究生的科研水平高,归纳总结和科研写作能力强。这些年,我系培养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水平和公开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全校名列前茅。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满足国家对高素质、创新型化学人才需求,我们将继续探索和研究适合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