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2昆士兰大学旅游教育输出机制(一)政府“搭台”从澳大利亚的教育输出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政府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之,昆士兰大学本身强大的教育实力、良好的国际形象为旅游教育输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11-27
化学与生物信息学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成效
●(四川大学,蒲雪梅、陈华、姜林、郭延芝、文志宁、李梦龙)
摘 要 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等方面简要地介绍了化学与生物信息学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成效。
关键词 化学与生物信息学、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当今科学技术之间相互渗透、交叉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呼唤“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交叉型人才,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放在了“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上,但如何培养应用型、交叉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对于各个高校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也是目前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之一。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现代生命科学与计算机科学、数理科学、化学等领域相互交叉而形成的前沿交叉学科,现已成为生物医学、农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我们尝试在化学学科中已经形成的化学计量学、计算化学、化学信息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基础上,设立生物信息学研究方向,这在国内是一个新的尝试,我们希望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培养跨越生命科学、化学科学、计算科学、数理科学等不同领域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地介绍了近年来构建化学与生物信息学交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和成效。
第一,开设和设置交叉课程。开设与交叉学科相关的课程,并设置本科与研究生衔接课,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如在本科阶段未能修读上述课程,则应在研究生一年级时选修或自学上述课程,促进学生对交叉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尽快进入研究领域。
第二,引进国外相关学科的先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外相关学科的一些优秀课程和国外名校的教学方式,用于研究生教学中,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和英语写作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模式。近年来组织课程组完成了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项目中的麻省理工学院3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的翻译工作,并在课程教学中实际应用。(www.chuimin.cn)
第三,实行课程组老师的联合交叉指导。课题组教师在化学生物学、化学计量学、化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应用、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各具特长;针对学科的交叉性特点,指导老师利用不同的交叉背景和专长联合培养每一位研究生,多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指导,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第四,加强与各相关学科的交叉合作。为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提供化学生物信息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充分利用学科的交叉特点,课题组与生命学院、计算机和软件学院、985平台的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紧密合作,一方面为研究领域提供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背景,另一方面同时也为化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提供化学生物信息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
第五,注重学术交流、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术交流,课题组内部每周一次的学术讲座由研究生主讲。此外,通过承办全国学术会议,组织研究生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交流讲学,并与美国、新加坡等国外大学进行合作交流,通过这些内部和外部的学术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引入本学科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拓展知识面、启迪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六,加强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对以往成熟知识的总结,又是新知识的不断补充,课程组一直重视教材的建设,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就根据课程教学改革和特色,相继出版了一系列教材,如2001年出版的《Internet与化学信息导论》为国内首批利用化学网络资源和资料信息的化学信息学方面的教材,2003年出版的《化学数据速查手册》,2004年出版的《化学软件及其应用》、2008年出版的《元素化学反应速查手册》、2009年将出版的《分析化学数据速查手册》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化学信息学》等,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教材体系。
第七,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交叉性人才的培养提供技术保障。重视师资队伍的交叉背景培养,通过引进、留住拔尖研究生人才以及出国培训,加强师资队伍的综合性学术水平、引起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培养模式并积极鼓励教师申请和参加科研和教改项目,以科研提高教师学术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经过几年发展,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突出的成效。课题组近五年来承担教育部、四川省和校级教改项目近十项,编写出版多本教材,获得了多项四川省和校级成果奖,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基金、“973”子课题,近四年发表相关科研论文50余篇,课题组负责人连续两届被聘为教育部高校理科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成员,青年教师多次获得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实德教师等称号。目前已形成了以项目负责人为核心、青年教师为基础的、多学科背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课题组针对学科交叉的特点,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通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已基本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并已在研究生教学中应用了多年,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上升,成效突出。培养的研究生近四年来在国际知名期刊如Nuclear Acid research,Proteins,Amino Acids,Analytica Chimica Acta等发表了科研论文50余篇,并具备多学科的相关技能,就业范围广,涉及化学、药学、信息学、计算机等多领域,就业率达100%,由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有关21世纪化学类专业研究生教育成果与展望的文章
图3-2昆士兰大学旅游教育输出机制(一)政府“搭台”从澳大利亚的教育输出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政府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之,昆士兰大学本身强大的教育实力、良好的国际形象为旅游教育输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11-27
配位化学是由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交叉而诞生的,目前配位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日趋活跃。因此,以配位化学为切入点开展双语教学可以有很大的辐射面。......
2023-11-28
尽管声乐训练还被认为是一门感觉的艺术。而我们大部分学校培养的是今后各类学校的音乐教师和基层的音乐工作者,是为中国老百姓演唱的歌者。砰声乐作品是通过了演唱者的二度创造赋予它生命,使欣赏者感受到声乐作品鲜活的灵性而喜爱。所以,如何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声乐艺术教学,培养既受社会大众欢迎又能得到同行们专业认可的演唱者,是声乐教育工作者要探讨的问题。......
2023-10-18
本文介绍了辽宁大学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及对优化培养方案、整合课程内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思考与探索。辽宁大学化学院从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具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23-11-28
同时由于受财力、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一些高校缺乏对运动队相关人员的合理奖惩体制与机制,因此无法充分调动学生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之路任重道远。......
2023-11-09
(一)基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微课导学模式基于“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微课导学模式以数字化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以微课作为新型课程资源,利用“微课”和“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利用数字化技术工具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形成创新性的作品。......
2023-08-04
(二)启发式教学法应用的作用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可以提升学习成绩。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丰富形象的语言讲解教学知识,将抽象变成形象,在教学中融入趣味性,有利于学生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理解掌握声乐知识,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2023-10-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