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变化规律

【摘要】:王子婷,于洪波,莫保儒,蔡国军,柴春山《甘肃林业科技》 2009 第1期通过对定西市安定区龙滩流域7种人工植被类型20个野外样点的土壤水分定位观测,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王子婷,莫保儒《甘肃林业科技》 2015 第4期本文运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对甘肃省白龙江流域阳坡西康扁桃灌丛群落分布、植被组成及生长状况进行调查。

王子婷,于洪波,莫保儒,蔡国军,柴春山《甘肃林业科技》 2009 第1期

【摘 要】通过对定西市安定区龙滩流域7种人工植被类型(柠条林、油松林、侧柏林、山杏林、退耕紫花苜蓿地、退耕隔坡林地、农田)20个野外样点的土壤水分定位观测,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水分具有显著性差异;2)坡位并非是影响该流域土壤水分变化的显著因子;3)坡度对土壤水分的影响以2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分界点;4)土壤水分垂直层次可划分为土壤水分的弱利用层、主要利用层和调节层;5)剖面土壤水分的变异系数地表(0~20 cm)最大,0~140 cm土层呈递减趋势,140~200 cm土层基本保持"恒定",120~140 cm土深为土壤水分速变层和稳定层的分界线。

王子婷,王辉(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于洪波,蔡国军,柴春山,莫保儒《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1 第2期

【摘 要】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流域——甘肃省定西市巉口镇龙滩流域为对象,采用系统抽样与随机抽样、一般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应用组分优势度、结构优势度和复合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数等综合分析指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生态产业系统的结构现状及其经营模式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2007和2009年度,流域内高收入家庭占调查总户数的比例分别为6%和21%,中等收入家庭分别为18%和30%,低收入家庭分别为76%和49%,整体而言流域农户家庭收入属于中等偏低水平;高收入农户生态产业系统经营模式为劳务输出+特色种植;中等收入农户系统经营模式为劳务输出+特色种植+养殖;低收入农户系统经营模式为劳务输出+传统种植+养殖;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综合分析,劳务输出+特色种植+养殖业可以作为目前该区域农户生态产业系统较为合理的经营模式;改变农户生态产业系统原有单一经营模式,发展复合经营模式,将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而积极的促进作用.

王子婷,白勇龙(甘肃省庆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蔡国军,徐建民(甘肃省庆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芦娟,柴春山《林业经济》 2013 第3期

【摘 要】介绍了林下经济概念和特点。结合国家在甘肃陇东黄土高原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及林权制度的实际情况,总结适合庆阳市发展林下经济模式有林―药、林―菌、林―粮、林―经、林―禽、林―畜及山区林业立体开发等7种。提出发展林下经济要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强科技指导、实施标准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下功夫,打造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林下经济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林下经济生产经营机制,实现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www.chuimin.cn)

王子婷,莫保儒《甘肃林业科技》 2015 第4期

【摘 要】本文运用样方法和样线法对甘肃省白龙江流域阳坡西康扁桃灌丛群落分布、植被组成及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西康扁桃灌丛在阳坡坡面上主要呈斑块状聚集分布;(2)不同坡位西康扁桃调查样地盖度为33%~48%,其共生物种种类达17科,28属,29种,主要伴生种为铁杆蒿、小檗、栒子、少脉雀梅藤及光果莸等耐旱物种;(3)下坡位西康扁桃的树高、冠幅、基径及分枝数均高于中上坡位,同时新梢生长量也明显好于中上坡位。西康扁桃作为研究区优良建群灌木种具有混交成林树种的特性,研究结果为西康扁桃在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引种、造林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董炜华(长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王子婷,李锋瑞(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刘继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地理科学》 2014 第10期

【摘 要】对不同开垦年限绿洲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绿洲化过程中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对土壤环境演变的响应及适应机制。天然荒漠草地开垦为绿洲农田后,新垦绿洲农田大型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丰富度增加为天然荒漠草地的1.95倍和1.54倍,百年绿洲农田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丰富度增加为天然荒漠草地的3.54倍和3.00倍;但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变化较小。不同动物类群随着绿洲农田开垦年限增加,其变化规律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地蜈蚣科(Geophilidae)、线蚓科(Enchytraeidae)、正蚓科(Lumbricidae)和蝇科幼虫(Muscidae)个体密度逐渐增加,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和象甲科(Curculionidae)个体密度显著降低,而平腹蛛科(Gnaphosidae)、夜蛾科(Noctuidae)幼虫和蚁科(Formicidae)受农田开垦以及开垦年限的影响较小。RDA分析结果表明绿洲化过程中不同开垦年限绿洲农田的土壤温度、pH、土壤粘粉粒、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变化是导致绿洲化过程中绿洲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随着绿洲农田开垦年限增加,土壤含盐量、土壤粗砂粒和细砂粒的变化是导致不同开垦年限绿洲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