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油橄榄苗生长及品种节律研究

油橄榄苗生长及品种节律研究

【摘要】:陈炜青,姜成英,吴文俊,赵梦炯,芦娟《经济林研究》 2013 第4期为了筛选最适油橄榄容器移栽苗生长的栽培基质,采用9种基质配方,对油橄榄扦插移栽苗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陈炜青,姜成英,吴文俊,赵梦炯《经济林研究》2015 第3期为了解油橄榄品种年生长节律,制订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对引进的5个西班牙品种进行了苗高和地径的研究。

陈炜青,蔡国军,孟少童,薛睿《林业实用技术》2006 第5期

【引言】树苜蓿(Chamaecytisus pal-mensis)又称灌木苜蓿或苜蓿树(Tree Lucerne,Tagasate),是一种质地较硬、易建植的常绿豆科灌木。树苜蓿是从非洲西北海岸大西洋的卡那芮群岛(Canary Islands)的帕尔马(Pal ma)岛上引进澳大利亚的,最初是作为树篱和花园中的装饰物引进的,可用于美化环境。特别可以用在路旁、车道边和房屋四周用作树篱,在沙层深厚的地区有特别明显的固沙作用。是良好的蜜源植物。直到最近在澳大利亚才作为一种高产优质的饲料普遍利用。树苜蓿叶片、嫩枝和树皮均可食用。树苜蓿适于干旱陡峭地区,也能在降雨量多排水良好的地区生长。树苜蓿生长迅速,但潮湿微……

陈炜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指导教师:董丽芬

【摘 要】树苜蓿起源于非洲西北海岸加拿利群岛的拉帕尔马岛上,是一种速生常绿豆科灌木。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于2002年从澳大利亚将树苜蓿种子25 kg引进中国西部的甘肃省后,与同年进行了种子催芽、种子生活力鉴定和种子发芽试验,并于2002-2005年在甘肃定西、天水和武都三个地区开展了容器育苗、大田育苗、嫩枝扦插育苗、越冬试验和营养价值及光合速率的测定等试验研究,分析总结了树苜蓿苗期年生长规律和适宜的生长区。种子测定表明,树苜蓿种子具有油脂和硬实现象,千粒重23.92g,硬实率63.0%。催芽试验表明,砂纸磨擦效果最好;碳酸钠和洗衣粉效果居中;沸水浸种效果相对较差。生活力和室内发芽测定表明,催芽种子平均活力为82%,室内发芽率为94%。田间发芽试验显示,树苜蓿三类种子出苗期3~15 d,齐苗期4~13 d,平均出苗率为92.5%。其中,泡胀露白种子播后出苗最早且齐苗最快;泡胀未露白种子居中;黑粒种子出苗期最长,但出苗率最好。最适宜播深为2~3 cm,最好的育苗方法是容器育苗,用黑粒种子且覆盖播种能提高出苗率。嫩枝扦插平均产愈伤率和生根率为60.0 %和20.5 %,产愈伤率高,但生根率低,且不同部位的枝条生根率..

陈炜青,姜成英;第六届全国干果生产与科研进展学术研讨会;2009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肃省野生榛属资源的分布种类,榛子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榛子的利用价值,并对甘肃目前发展榛子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的概述.

陈炜青,姜成英,张亚军,曹强(甘肃省微县林业局),王芳,邴丹辉《中国园艺文摘》 2010 第12期

【摘 要】为进一步了解杂种榛子的生长习性,以5个杂种榛子品种为试材,定期对其新梢的长和粗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用Execl表对其生长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苗木的生长变化均呈现"慢-快-慢"的规律,生长曲线基本呈"S"形.

陈炜青,姜成英,吴文俊,赵梦炯,吴平,梁丹丹《经济林研究》 2012 第4期(www.chuimin.cn)

【摘 要】为了提高油橄榄扦插育苗的生根率,缩短育苗周期,降低育苗成本,采用温床和冷床两种扦插苗床,就不同粗度与长度和带侧枝及与不带侧枝的插穗对油橄榄扦插育苗生根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油橄榄扦插温床育苗的育苗周期比常规扦插短,插后40d就可生根,且生根率高达91.0%以上;以粗为0.4~0.6cm、长为13~15 cm的带侧枝条小枝作插穗,扦插前用100 mg/L的吲哚丁酸浸泡2 h的扦插生根率为最高。

陈炜青,姜成英,吴文俊,赵梦炯,芦娟《经济林研究》 2013 第4期

【摘 要】为了筛选最适油橄榄容器移栽苗生长的栽培基质,采用9种基质配方,对油橄榄扦插移栽苗的生长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油橄榄移栽苗各生长指标均有较大的影响。方差分析与Duncan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各生长指标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油橄榄移栽苗在草炭土、蛭石和珍珠岩体积比为3︰2︰1的基质中质量指标最好;其次是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2︰1︰1的基质。

陈炜青,姜成英,吴文俊,赵梦炯《经济林研究》2015 第3期

【摘 要】为了解油橄榄品种年生长节律,制订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对引进的5个西班牙品种进行了苗高和地径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进品种的苗高和地径生长规律相同,生长曲线均符合“S”型的生长曲线,可采用Logsitic生长曲线拟合,苗高和地径在年周期中均出现2个生长高峰期,其生长高峰主要集中在6~9月份,但不同品种间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品种Empeltre和Arbosana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均高于品种Hojiblanca、Manzanill0和Cornicabra。

万建华(天水市麦积区麦积镇林水站),陈炜青,姜成英,王芳,张亚军《甘肃林业科技》 2010 第1期

【摘 要】对引种的5个杂交榛子品种在甘肃的生长表现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杂交榛子85-127的萌芽期、展叶期略早于其他4个品系,雄花序形成期和落叶期和其他4个品系相同;5个杂交榛子品种在引种地天水均能正常越冬。定植1年后5个杂交榛子品种平均株高54.08 cm,最高达68.5 cm;平均地径1.00 cm,最大1.25 cm;萌蘖枝条12条,最多4条;84-524生长量比较大,长势也较好;84-545的生长量相对比较小,萌生枝条也少,长势也比其它品种稍差,但地径较粗;其他3个品种生长量和长势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