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具有不同的听觉能力特征。当发现儿童有听力损失的现象时,及早采取配置合适的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补救措施,同时开展早期的听觉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听力损失所造成的影响。......
2023-07-02
陈文业,戚登臣,杨鑫光,于洪波,蔡国军,柴春山,李广宇《草业科学》 2007 第3期
【摘 要】根据甘肃定西安家沟流域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状况,以及对人、财、物资源的输入和输出的分析,以种植业和畜牧业总体最大、纯经济效益最高为目标,在土地面积、劳动力、畜力、社会需求和饲料需求的约束之下,建立数学模型,应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设计。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后,农、林、牧用地比例由原来的6.5∶3.1∶0.4调整为1.7∶4.8∶3.5,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陈文业,周映梅,于洪波,蔡国军,莫保儒,李广宇,王子婷,凌雷《干旱区研究》 2007 第5期
【摘 要】根据甘肃定西安家沟流域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状况、治理措施和生产状况,通过对土地利用的类型、结构空间分布模式以及人财物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分析,以种植业和畜牧业总体最大纯经济效益最高为目标,从定性到定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在土地面积、劳动力、畜力、社会需求和饲料需求的约束之下,应用线性规划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设计,求解最优目标解,得出优化方案.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后,农林牧用地比例由原来的6.5:3.1:0.4调整为1.7:4.8:3.5。
陈文业,郑华平(甘肃省科技厅),戚登臣,李广宇,刘振恒(甘肃省玛曲县草原站)《中国草地学报》 2007 第6期
【摘 要】基于5个样地、90个样方的野外调查资料,研究了玛曲县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地上生物量有显著线性关系,而与优势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原生地带性群落以及演替早期类群多样性、均匀度、盖度及地上总生物量最高,在极度退化阶段,地上总生物量最低,优势度指数最大,随着退化程度加剧,草地群落的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下降,毒杂草、莎草增多,禾草急剧下降,最终导致草地初级生产力的降低。
陈文业,郑华平(甘肃省科技厅),戚登臣,李广宇,杨鑫光,刘正恒(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宗文杰(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草原与草坪》 2008 第2期
【摘 要】以甘南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不同沙化程度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草地沙化程度的加剧,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下降,优势度指数增加;禾草地上植物量减少,杂草、莎草地上植物量增加,其中,莎草增加最快。中度沙化阶段是植物群落丰富度、多样性、优势度、地上植物量和均匀度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演替早期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及地上总植物量最高,在极度沙化阶段,地上总植物量最低,优势度指数最大。
陈文业,陈永霞(甘肃省玛曲县西科河林场),郑华平(甘肃省科技厅),马建云(甘肃省玛曲县西科河林场),戚登臣,李广宇,王芳,陈炜青《防护林科技》 2008 第3期
【摘 要】以山生柳为优势种或建群种组成的灌木林,是高寒灌丛主要类型之一,在高寒地区不仅是良好的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河岸防护林树种,而且是治沙、防沙的先锋树种。山生柳可以用硬枝扦插、嫩枝扦插和插根等育苗方法,技术简单、成活率高,只要管理得当,一般成活率可达到95%以上。
陈文业,郑华平(甘肃省科技厅),戚登臣,李广宇,柴春山,刘正恒(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宗文杰(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杨鑫光,陈炜青《草业与畜牧》 2008 第5期
【摘 要】玛曲县具有丰富的天然草原资源,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其他复杂因素的多重影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对玛曲县生态环境退化原因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措施方面,提出了因地制宜的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陈文业,郑华平(甘肃省科技厅),戚登臣,李广宇,柴春山,刘正恒(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宗文杰(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杨鑫光,陈炜青《草业科学》 2008 第6期
【摘 要】通过对青草沙障、草方格+山生柳Salix oritrepha密植扦插+种草、羊粪生物结皮+种草、卵石方格+种草、遮荫网+种草、山生柳密植扦插6种草地恢复重建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草方格+山生柳密植扦插+种草模式、羊粪生物结皮+种草促进恢复重建模式、卵石方格+种草模式、遮荫网+种草模式、青草沙障、山生柳密植扦插模式。草方格+山生柳密植扦插+种草模式,山生柳插穗成活率为92.3%,保存率为83.1%,平均生长量为12.4 cm,平均草高12 cm,覆盖度为78%,此模式值得推广。羊粪生物结皮+种草模式,各种草平均生长量为5.3 cm,覆盖度为43%~48%,是玛曲沙化草地最有前途的恢复重建模式之一,山生柳密植扦插效果最差,此模式难以推广。
陈文业,戚登臣,郑华平(甘肃省科技厅),李广宇,刘正恒(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宗文杰(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杨鑫光,陈炜青,王芳《水土保持研究》 2008 第6期
【摘 要】分析了河岸防护林改变区域小气候、巩固河岸、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湿地保护、提供饲料、薪材和增加收入、提高畜牧业生产力、丰富和改善高寒区景观等作用,系统阐述了加强河岸防护林建设的重要性,针对性地提出了河岸防护林树种组成单一、体系结构不够完整、自然因素恶劣等护岸林建设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建设的对策,在黄河首曲重大生态功能区的环境建设中加强黄河护岸林建设,对于黄河首曲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重建和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陈文业,戚登臣,李广宇,魏强,王芳,陈炜青,孙飞达(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刘振恒(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9 第6期
【摘 要】对甘肃玛曲县中度退化草地进行了氮、磷、钾、有机肥施肥处理,研究了其对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各种处理均可不同程度增加退化草地的植被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其中施有机肥O和N-P-K使植被高度分别增加2.208倍、2.274倍,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315倍、3.161倍;在施P处理中,杂类草减少32.90%,莎草科植物增加73.43%,有机肥处理中,禾本科植物增加19.69%,不同施肥处理后,莎草科、禾本科和豆科各物种重要值都在增加,而杂类草各物种重要值都在减少;各种施肥处理(施O除外)均可使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减少;在N-P-K处理中物种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增加,有机肥处理的丰富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增加,N处理中Pielou均匀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增加,在单施P或K处理中,上述4指数均减少了。从生物多样性特征和生产力增加综合考虑,施有机肥和N-P-K是加速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重建的重要措施。
陈文业,戚登臣,李广宇,魏强,王芳,孙飞达(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刘振恒(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朱丽《自然资源学报》 2010 第1期
【摘 要】采取样方法,对玛曲县高寒中度退化草地的植物种群群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以莎草植物(嵩草)为绝对优势种,杂类草(金莲花)为主要伴生种。非优势种垂穗披碱草、甘青青兰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0.913和0.911,而绝对优势种嵩草和主要伴生种金莲花的生态位宽度较低,分别为0.906和0.641。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大于0.50%的种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42.29%。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040的种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20.55%。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两个种群,种对相似性比例一般较高,具有较大的生态位重叠(如种对乳白香青和毛茛0.082),而生态位窄的物种相互间生态位重叠比例较小(如种对二裂委陵菜和金莲花0.033)。高生态位宽度与低生态位宽度的种群也可能有较高的重叠值(如种对车前和毛茛0.065),反之则低。杂类草鲜草产量、地上生物量比例最高,依次为100.00 g/(m2.a)、43.37%。
陈文业,戚登臣,赵明,李广宇,魏强,王芳,朱丽,张继强,刘振恒(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孙飞达(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第12期
【摘 要】针对山生柳3种不同无性繁殖技术,利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繁殖技术观测指标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保存率>主根长度>茎粗>株高>一级分枝数量>地上生物量鲜质量>侧根数量;3种不同处理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根插。主根长度、茎粗和株高3个观测指标是影响山生柳无性繁殖成活率的主要指标因子,硬枝扦插处理是山生柳在高寒区最适合的快繁技术。
陈文业,戚登臣,赵明,李广宇,刘振恒(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载《生态文明与绿色长征》;中国生态学学会编; 2011 ;第82页
【摘 要】玛曲县具有丰富的天然草原资源,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由于受自然和人为等其他复杂因素的多重影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在对玛曲县生态环境退化原因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行政、法律和经济等措施方面,提出了因地制宜的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陈文业,赵明,李广宇,魏强,王芳,刘振恒(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朱丽,张继强,孙飞达(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自然资源学报》 2012 第2期
【摘 要】以中度沙化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类型施肥水平对草地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格局、群落结构及生产力的影响,旨在寻求不同类型施肥的最佳施肥水平。结果表明:①在各个不同施肥水平处理中(除钾肥3个水平处理外),主要优势物种的重要值之间均有显著差异;②各物种多样性指标在有机肥3个水平处理和氮肥3个水平处理中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大,而在磷肥3个水平处理和氮磷钾肥配施3个水平处理中均随施肥量增加显凸形变化趋势;③植被平均高度和4个功能群地上生物量在有机肥3个水平处理和氮肥3个水平处理中均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大,在磷肥3个水平处理和氮磷钾肥配施3个水平处理中均随施肥量增加显凸形变化趋势;④钾肥3个水平处理对物种组成、多样性变化、植被高度及地上生物量均没有极显著影响。从草地生产力、群落结构的合理性以及群落的稳定性综合考虑,O3、P2、N3和N-P-K2是高寒沙化草甸施肥的最佳水平。(www.chuimin.cn)
陈文业,张继强,赵明,王志广,吴三雄(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袁海峰(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康建军,孙飞达(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王永恒《中国沙漠》 2012 第6期
【摘 要】基于375个样方和150条样线的调查,对甘肃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区内共记录植物26种,分属16科24属,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和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为绝对优势种,苏枸杞(Lycium ruthenicum)、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为主要伴生种,其平均重要值依次为0.4728、0.4563、0.4342、0.2908、0.2594和0.2455。植物群落分多枝柽柳群落、胡杨群落、胀果甘草群落、疏叶骆驼刺群落、多枝柽柳沙包群落、苏枸杞群落、芦苇沼泽群落和芦苇群落8个类型。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0.784~1.379),多枝柽柳群落、胡杨群落和芦苇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1.379、1.266和1.194),群落之间差异显著(P<0.05);疏叶骆驼刺群落和苏枸杞群落次之(1.154、1.077),胀果甘草群落、芦苇沼泽和多枝柽柳沙包群落最低(0.919、0.881、0.784),各群落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③灌(乔)木层是敦煌西湖植被主要层次,灌(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0.549~1.077)大于草本层(0.052~1.038)。④物种多样性指标H′、D、J和Ma随海拔梯度增加基本均显下降趋势,而指数C变化趋势则相反,表现为上升,均匀度指数变化幅度不显著。⑤物种多样性指标H′、D、J和Ma随经纬度升高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而优势度指数C变化趋势则相反。
陈文业,张瑾(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戚登臣,赵明,张继强,李广宇,魏强,王芳,朱丽,刘振恒(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孙飞达(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康建军,罗文莉《草业学报》 2013 第2期
【摘 要】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选取1975、1990、1994、2000、2005和2009年6期遥感影像,综合该区地形图、各期沙化监测资料以及土地利用图等资料,采用遥感动态监测、数据解译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省玛曲县近35a来高寒草甸沙化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解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沙化驱动因素进行定量辨识和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1)近35a来研究区沙化在时间上表现为沙化土地面积处于持续扩张的态势,其扩展经历了缓慢增加-略有减少-快速增加的过程。其中流动沙地(丘)呈现缓慢上升-急速上升-逆转的变化趋势;半固定沙地(丘)呈现缓慢上升-急速上升-急速逆转的变化趋势;固定沙地(丘)呈现缓慢上升-逆转-急速上升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沙化土地的分布区域呈沿黄河沿岸不断扩展态势。在沙化程度上表现为波动减弱趋势。2)各驱动因子与沙化土地总面积的关联排序为:国民生产总值>羊只存栏数>人口数量>年均气温>畜牧业总产值>年均降水量>大牲畜存栏数>年均蒸发量>牛羊肉总产量>干燥度指数>黄河径流量>年均风速;主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沙化土地总面积的驱动力比重分别为40.43%和59.57%。说明气候变暖的异常扰动导致草场沙化,为诱导和次要因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土地沙化的发展,为强化和主导因素。研究区草地沙化的扩展是2类因子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综合过程。
陈文业,赵明,张继强,李广宇,吴三雄(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袁海峰(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窦英杰(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吴婷(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陈旭(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罗文莉,朱丽,邴丹珲,冯颖,孙飞达(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谈嫣蓉《冰川冻土》 2015 第6期
【摘 要】基于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特性调查,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壤水分和植被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盖度、高度和多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6.14%、80.42 cm和0.66株·m-2,变异系数依次为117.52%、124.63%和36.50%,植被盖度和高度均为高度变异,植被多度为中等变异;0~200 cm土层各层土壤湿度平均值为14.873%,介于6.681%~23.004%,变异系数介于39.28%~88.65%.200 cm土层水分贮量平均值为163.598 mm,变异系数为36.51%,0~200 cm土层各层土壤湿度和2 m土层水分贮量均为中等变异.植被特征与土壤特性各要素的基台值(C0+C)介于0.112~0.549,结构比介于76.6%~97.6%,各变量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区植被型组由盐池湾向南呈沼泽→盐沼→草甸→阔叶林→荒漠演变过程,植被特征与土壤特性在样带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且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格局.
陈文业,赵明,张继强,袁海峰(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窦英杰(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朱丽,陈旭(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林业科学》 2015 第11期
【摘 要】【目的】土壤水分含量是内陆荒漠区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限制因子,对植被生态特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土壤水分含量和植被特征的关系,揭示土壤水分含量对植物多样性分布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该区域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保育、恢复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水分含量、植被高度、植物种类和盖度等的调查,对植被特征与土壤特性等资料进行分析,开展该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含量对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相对较小,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Ma)、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最大值分别为0.72,0.72和1.38;植被平均盖度、多度、高度和密度分别为39.26%~70.19%、15.50~180.11株·m-2、49.65~124.63 cm和0.039~7.204株·m-2;垂直方向上,各群落各样点土壤水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增大,同一样点相邻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不大,变幅为3.87%~41.23%,浅层(0~60 cm)含水量、深层(60~200 cm)含水量与0~2 m土层贮水量平均值分别为4.67%~14.59%,6.45%~25.33%和65.6~248.2 mm;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对乔(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显著高于对草本植物种的影响,对乔(灌)木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均有一定影响,但对多度影响远大于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且与物种的多度显著正相关,而草本物种多样性更多地依赖于浅层土壤水分含量,且正相关;各层土壤水分含量之间及各层土壤水分含量与0~2 m土层贮水量、植被盖度之间均正相关,0~80 cm内各土层水分含量与植被高度和植被密度之间均负相关,80~200 cm内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与植被高度之间均正相关,0~2 m土层贮水量与植被盖度、植被高度和植被密度之间均显著正相关,植被盖度与植被高度和植被密度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植被高度与植被密度之间负相关。【结论】研究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相对较小,土壤水分含量相对较低;乔(灌)木物种多样性依赖于深层土壤水分含量,而草本物种多样性更多地依赖于浅层土壤水分含量;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和0~2 m土层贮水量是影响研究区植被特征的主要因子;植被各种属性之间既相互制约、密切联系,又存在一定的独立性。
陈文业,姚琳(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党川林场),赵明,袁海峰(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窦英杰(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科学学报》 2016 第2期
【摘 要】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多枝柽柳硬枝扦插4种不同处理的关联度及其8个观察指标值间的关联度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个观测指标间的关联度依次为:侧根数>茎粗>主根长度>保存率>一级分枝数>地上生物量鲜重>株高,其中影响多枝柽柳扦插繁殖成活率的主要指标因子为主根长度、茎粗和侧根数;硬枝扦插4种不同处理的关联度依次为:露地<育苗袋<育苗杯<覆膜。覆膜育苗是多枝柽柳在极端干旱区最适宜的快繁技术。
王娟(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马文俊(甘肃省玛曲县草原总站),陈文业《草业科学》 2010 第1期
【摘 要】结合试验和调查,综合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费用法和影子工程法,从ll类服务功能方面对黄河首曲一玛曲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定量估算,旨在为该地区经济发展及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玛曲高寒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达159.42亿元/a,是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6.65倍。其中以水文调节功能最大,为57.72亿元/a。其次为水源补给、文化科研、营养循环与储存和气候调节功能,分别为32.43亿、12.50亿、12.38亿和11.37亿元/a,环境净化、物质生产、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形成与保护和大气组分调节功能,分别为9.24亿、8.48亿、8.31亿、5.67亿和1.09亿元/a,休闲娱乐功能最低(0.23亿元/a)。充分说明,玛曲高寒湿地是“中国西部高原之肾”,是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和蓄洪区,是黄河上游生态系统的绿色生态屏障,对保证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孙飞达(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龙瑞军(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郭正刚(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刘伟(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干友民(兰州大学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管理国际中心),陈文业《草业科学》 2011 第1期
【摘 要】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同时也是世界高海拔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有"高原生物基因库"之称。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冰川退缩、过度放牧等因素致使三江源区草地退化严重,其中频繁的鼠类活动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草地退化的速度和进程。鼠类活动对三江源区整个草甸生态系统既有消极的作用,又有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尚缺乏系统科学的量化研究。本文在对三江源区典型区域青海省果洛州主要鼠类种群调查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鼠类活动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维持适宜的鼠类种群密度对于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地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张瑾(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陈文业,张继强,赵明,吴三雄(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王志广(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袁海峰(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窦英杰(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康建军,罗文莉《中国沙漠》 2013 第2期
【摘 要】基于25个样地、375个样方和150条样线的调查资料,采用扩散系数(C)、负二项参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标(I)、聚块性指标(PI)、Green指数(GI)、Cassie指标(GA)和Moristia指数(Iδ)等8个指标以及方差比率(VR)法,对甘肃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优势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聚集强度和种间总体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8种优势种群均为聚集分布(p<0.01)。其中,多枝柽柳群落、多枝柽柳沙包群落和胡杨群落均具有较高聚集程度,而疏叶骆驼刺群落和芦苇群落均具有较低聚集程度。②研究区优势种群中灌(乔)木层均为聚集分布(p<0.05)。③研究区优势种群在各海拔梯度上均为聚集分布(p<0.05)。随海拔梯度的增加,种群聚集强度增加,且种群聚集程度变化较为平缓。④研究区植物群落中,灌(乔)木层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表现为显著的正关联,乔灌草和草本层的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表现为显著的负关联。应用2×2联列表χ2统计量、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方法,综合分析了敦煌西湖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显著性和关联强度。结果表明:研究区大多数种群种间关联程度不显著(p>0.05),不关联的种对数明显要多于显著关联种对数,显著负关联的种对数多于正关,说明种群对生境和资源要求不一样,与总体种间相关性检验的方差比率VR值的结果一致,群落中优势物种处于不稳定阶段。
陈建会(甘肃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党川林场),陈文业《甘肃科技》 2014 第17期
【摘 要】对山生柳进行了不同扦插密度、不同插穗长度、不同插穗粗细的硬枝扦插研究。结果表明,高寒区山生柳硬枝扦插密度、插穗长度和插穗粗细分别为:8 cm×8 cm、15 cm和0.5 cm<¢≤1 cm。
孙飞达(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陈文业,袁海峰(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窦英杰(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邴丹珲,冯颖,吴婷(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北植物学报》 2016 第1期
【摘 要】土壤水分是内陆荒漠区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限制因子,为了揭示该区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0~200cm内各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及海拔、土壤质地和植被对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极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植被修复和保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本研究所得各变量的变异系数、块金方差、基台值、变程和结构比分别为36.51%~88.65%、0.007~0.098、0.112~0.549、116~453和76.6%~97.6%,各变量均为中等变异,存在高度异质性,具有较强空间自相关。(2)深层(60~200cm)土壤水分含量较浅层(0~60cm)变异大,且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差别也较大,空间变异主要发生在较小尺度上(分维数D在1.902~1.989之间)。(3)海拔是影响该区域深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主导因子。(4)土壤质地与浅层(0~60cm)土壤水分含量的相关性大于与深层(60~200cm)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它们与海拔相关性表现相反;草本植被盖度与浅层土壤水分含量呈较高的正关联关系,灌木根量与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呈较高的负关联关系。
孙飞达(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苟文龙(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李飞(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朱灿(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路慧(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陈文业《四川动物》 2016 第6期
【摘 要】认识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在草地退化中的角色和地位,对于加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原鼠兔种群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为调查对象,根据所调查的12个样地遴选出4个不同鼠洞等级的研究样地去评估鼠兔数量和植物生物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高原鼠兔活动并非引起草地退化的原因,而是作为草地退化的标志性信号,然而高频度的鼠兔活动会加剧草地逆向演替的进程。因此,一些综合措施诸如减少牲畜数量、动态的轮牧、草地恢复管理技术、社区参与式管理等可以有效提高草地生产力和防止鼠害爆发。对各类型退化草地进行综合治理时,应加强对害鼠种群动态的监测,当种群密度超过经济阈值或达到高密度种群时,应急性、常规性灭鼠工作才可以实施,为重度型退化草地重建、植被恢复和土壤发育提供可能性。
孙飞达(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青烨(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朱灿(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路慧(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胡亚茜(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李勇(四川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陈文业《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第7期
【摘 要】以若尔盖花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逆向演替为研究对象,结合草地利用现状及微地形分布,遴选5个高寒退化草地区域进行植被概况、害鼠密度、土壤理化性状和三种水解酶活性、微生物群落数量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表层(010 cm)土壤脲酶、土壤转化酶及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范围分别是0.891.60mg·g-1·d-1、89.86134.31mg·g-1·d-1、3.434.63mg·g-1·d-1,且平地区显著大于坡地区(P<0.01);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显著高于放线菌和真菌数量(P<0.01),样地间表现为样地Ⅱ(阴坡)>样地Ⅰ(山顶)>样地Ⅴ(临近湿地)>样地Ⅳ(平地)>样地Ⅲ(阳坡)的趋势,且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均随土壤剖面加深而递减,且各土层间差异明显(P<0.05)。若尔盖花湖退化草地土壤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均保持较高的活性;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及理化性质在平地区与坡地区差异明显,随土层剖面变化显著;土壤养分与土壤放线菌、土壤酶活性关系密切,鼠类洞穴密度、土壤含水量和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关系密切。研究结果将为本地区草地营养循环、退化草地修复及草原旅游承载力提供理论依据。
有关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论文集的文章
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具有不同的听觉能力特征。当发现儿童有听力损失的现象时,及早采取配置合适的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补救措施,同时开展早期的听觉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听力损失所造成的影响。......
2023-07-02
5.4第四节土壤对观赏植物的影响第四节土壤对观赏植物的影响 十壤不仅可以固定观赏植物,还是观赏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既为观赏植物提供水、肥、气、热,又是各种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场所,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和水分绝大多数是由根系从土壤或基质中吸收的,凶而十壤的理化性状对观赏植物的生长发育及观赏品质均有重要影响。......
2024-01-17
应对干旱胁迫,植物生物量及其向不同器官分配比例发生的变化反映了其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和能力。本研究中,重度干旱胁迫均会使4 种植物地上部的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不同程度下降,根冠比明显提高。整体看来,在干旱胁迫后期4 种植物的地下生物量分配比例对水分变化的响应较为一致,即通过提高根冠比来适应干旱胁迫,而甘草表现的更为敏感。......
2023-11-04
六、动、植物对污染环境中农药的吸收(一)作物对农药的吸收在田地上喷洒农药时,大部分农药散落到土壤上,有些在空气中随风飘移。这样造成了自然环境如土壤和水体受农药污染。(二)动物对农药的吸收水生动物如鱼、螺、贝类、甲鱼等,均能从水或淤泥中不断吸收农药。所以水产养殖水体应注意预防农药污染,江河湖泊需加强保护。动物(禽、畜)从饲养环境、饮水和饲料中吸收农药,产生农药残留问题。......
2023-12-02
基于再生水干扰强度及湿地类型对各类群多样性表征参数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群多样性表征参数间均不具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基于传统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水补水未致使湿地净化系统细菌群落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且不同湿地类型间细菌群落多样性不具显著空间差异。......
2023-11-17
观赏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温度保障下才能正常进行的。原产寒带的观赏植物对温度三基点的要求最低,如雪莲在4。春播观赏植物的温度三基点较高。观赏植物的耐寒能力与耐热能力是密切相关的。......
2024-01-17
运用离体蛙心灌流的方法,通过多通道记录来观察灌流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对心肌收缩、心率和心电图的影响。因此心肌细胞膜外离子浓度的改变,对心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和生理特性必然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图3-14-2 多种因素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实验框图3.观察项目 每个实验步骤中都要加上适当的标注,以利于实验结束后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接地电极放置于邻近组织时不要触及静脉窦。试述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改变心脏收缩功能的机制。......
2023-1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