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格本认为发明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这是他在发明的影响的研究中的另外一个贡献。奥格本的创新在于他汇合了两种类型的研究,关注于发明的影响并以此来划分发明的过程[37]。奥格本的时间序列过程终结于调适。奥格本提出的发明的时间序列过程并不是发明设想产生的思维或者心理过程,实际上他已经涉及了创新的过程,只不过他并没有认清这一点,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未出现“创新”这个词。......
2023-11-27
厄舍尔对于发明研究的兴趣超越了对发明的定义和一般描述,关于发明理论的研究始终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新事物是如何产生的?厄舍尔针对这一问题罗列出三种普遍的方法:先验论、机械过程理论和累积综合理论[22]。厄舍尔从不同的角度批判了发明的先验论和机械过程理论。
首先,厄舍尔否定发明天赋是天才人物所独有的特性,以此来批判先验论。
在先验论的思想中,发明被认为是由天才人物偶然的灵感火花产生的,他们一次次通过直觉直接获得真理知识,这些天才人物成为发明的伟人(Great Men)。厄舍尔费了很多笔墨描述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工作,达·芬奇的案例显示了厄舍尔两个方面的主题:一是著名人物和普通发明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创造性想象的重要性。厄舍尔坚持认为发明和创新成果不是与众不同思维的神秘产物,而是普通思维过程持续活动的结果,创造天赋不过是普通思维活动的延伸。然而,不同层次的发明需要不同层次的思考。起初,发明思考是面向直接目的的经验过程;在更高的层次上,思维提升到想象的领域,转变为对间接目标的追求。
在对于伟人理论的处理上,厄舍尔采用了折衷主义的处理方式。一方面,他并不完全排除伟人在历史中的作用以及发明者的部分特殊能力。他发现经济史往往被认为与阶级、运动和功利性的企业相关,个人在其中的地位被削弱到最小,所以他想在经济史中为个人英雄寻找一个位置。在后来的技术发明史中,厄舍尔的确关注了一些个人的突出作用,比如达·芬奇或者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等。他对卡莱尔(Thomas Carlyle)所坚持的伟人在历史中的重要性也表示赞赏。
另一方面,厄舍尔又否定技术进步中的极端的伟人理论。他认为尽管历史不能完全排除伟人理论的解释,因为很多革新活动确实是少数人做出的,但是这些解释在本质上是非历史的。决定性的原因和历史的原因在发展神启或者灵感行为的结果中变得有意义。在历史的伟人理论形式中,先验论解释为历史撰写提供了异常有用的基础。在更为极端的形式中,伟人的数量被减少到非常小的部分,这对那些真正著名的历史人物是相当不公平的。对于伟人的分析,涉及一些神秘主义的元素,这必然与严格的历史观点有着最终的矛盾,因为关于革新的产生,是当作最神秘的无法解释的事物来对待的[23]。厄舍尔花费整整一章的内容来描述达·芬奇在工程和发明方面的天赋,达·芬奇作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荣誉来自于艺术史学家和传记作者。人们一般认为,达·芬奇首先是艺术家,其次才是工程师或发明家,并且达·芬奇在技术上的工作至多是他从艺术领域中分出的一点心思。与此观点相反的是,厄舍尔讨论了达·芬奇两个领域的工作是相互补充并具有同等重要性。尽管厄舍尔认为达·芬奇在技术史中的地位没有被充分估量,但是他依然不愿意把自己的观点和卡莱尔的伟人理论归为一类。根据厄舍尔发明的累积综合的观点,作为艺术家,达·芬奇可以是独一无二的人物,但是在科学和发明领域却不是这样,任何个人不管有多么特殊,不过仅仅是科学技术巨大洪流中的一小部分[24]。
其次,厄舍尔反对发明的机械过程理论中的绝对性和机械性,以此来批判机械过程理论。(www.chuimin.cn)
先验论中,革新产生于无法说明的天才的行为或者是一些神秘的直觉。但是,对厄舍尔而言,这是对历史的否定。先验论有转向目的论的趋向,神圣的动力机制引导天才走向注定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转向决定论。相比较先验论而言,厄舍尔认为机械唯物主义学派的观点更具有吸引力。
机械过程理论是芝加哥社会学研究者对待发明的主要观点,其代表人物是奥格本和吉尔菲兰。奥格本和吉尔菲兰对发明进行社会学的研究,其内容涉及发明的社会原因、发明的社会影响、发明的进化和发明的文化决定论等。他们认为发明是微小细节不断组合、积累、修正、完善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创造[25]。但是,这一个不断组合和累积的过程是机械的,似乎只要新发明所必需的要素已经存在,这些要素组合起来就顺理成章了。相比较先验论而言,厄舍尔认为机械过程理论的观点更具有吸引力,他认同机械过程理论中的发明的累积组合模式。他说:“我们仅需要知道重大成就的数量和重要性是由于大量微小成果累积综合而成的”[26]。发明的累积的本质显示了发明不再是非要凭借少数人偶然表现出来的神秘的天赋;发明也不再必须被看作人们精神生活中异常的和神秘的现象……发明不再是那些被称为天才的特殊阶层的人们特有的灵感过程的产物。发明的累积本质证明了技术进步是“普通精神过程的持续性的活动,并且革新现象也并不比最普通的精神活动过程神秘多少”[27]。
尽管厄舍尔强调了奥格本和吉尔菲兰的经验成果的重要性,但是他反对过程理论的机械性,即发明组合累积的结果是绝对的,所有潜在性的充分发展只是时间上的事情。社会学研究者也否定先验论,他们论证了典型的发明的过程理论,即发明是大量小发明长时期累积形成一个新组合。只不过在奥格本和吉尔菲兰那里,当条件成熟时,发明就是不可避免的了[28]。厄舍尔认为奥格本和吉尔菲兰关于发明中的必然性是有缺陷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任何重要阶段一旦发生,必定导致下一步发生直至问题圆满解决。这一机械决定论的观点忽视了发明过程内部非连续性的意义。因为对于个人、一些人甚至是许多人,成功地解决问题都是不可能的。厄舍尔认为发明过程中不连续性出现在一些要素被综合到每一阶段中,也出现在感知到不完备的模式和搭台阶段之间。这个过程合理的被认为是一个整体,因为其过程由一个序列组成,而在时间和不能确定的阻力中有不连续性,因而这个过程还不能被乐观地描述成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在机械决定的过程中不连续性也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第三,在批判先验论和机械过程理论的基础上,为了解决发明的产生问题,厄舍尔借助于超出正常的技术活动之外的“顿悟”来予以说明。由此,厄舍尔提出了先验论和发明的机械过程理论中都可以选择的观点:发明是累积综合的,在发明过程中还需要顿悟。
有关发明社会学:奥格本学派思想研究的文章
奥格本认为发明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这是他在发明的影响的研究中的另外一个贡献。奥格本的创新在于他汇合了两种类型的研究,关注于发明的影响并以此来划分发明的过程[37]。奥格本的时间序列过程终结于调适。奥格本提出的发明的时间序列过程并不是发明设想产生的思维或者心理过程,实际上他已经涉及了创新的过程,只不过他并没有认清这一点,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未出现“创新”这个词。......
2023-11-27
总的来说,国家自主性概念的提出体现了阶级分析的国家理论的一个重大进步,然而因其始终徘徊于“经济还原论”和“阶级还原论”之间而损害了其理论的建设性意义。......
2023-11-29
于是,罗斯曼认为,对拥有多项专利的发明人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恰恰可以很好地阐述发明过程这一问题,因为这一调查群体是活跃的发明者的典型代表。整个过程中的许多个步骤可能会同时发生,只是总体来说,根据罗斯曼所做的调查以及发明者自我发明经历的描述,发明的步骤大多接近于以上顺序。......
2023-11-27
厄舍尔认为找出那些鲜为人知的制造历史的贡献者载入史册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意义重大。由此可见,厄舍尔在技术史中的主要贡献还在于他要在机械发明的历史中一方面挖掘出技术史的推动者,另一方面总结出发明的基本规律。......
2023-11-27
图10-1PCA推导在图10-1中,u1就是主成分方向,然后在二维空间中取与u1方向正交的方向,就是u2的方向。则n个数据在u1轴的离散程度最大,即方差最大,数据在u1上的投影代表了原始数据的绝大部分信息,即使不考虑u2,信息损失也不多。PCA有两种通俗易懂的解释:①最大方差理论;②最小化降维造成的损失。如图10-1所示,样本在u1上的投影方差较大,在u2上的投影方差较小,那么可认为u2上的投影是由噪声引起的。......
2023-06-21
发明的研究方面有很多,可以从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角度进行探究,作为经济史家,厄舍尔选择了机械发明的历史研究,在他的《机械发明史》中,阐释了为什么要选择机械技术发明史领域中的案例来研究发明。科学史的重要特征必定被包含在机械发明史的严格的分析中。机械发明史为分析思想和行动革新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异常重要的物质对象。......
2023-11-27
商品拜物教理论是理解货币、资本拜物教产生与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在商品拜物教的最简单的价值形式分析上已经包含了它以后发展的全部。下面我们将以商品的分析为起点,阐明劳动价值论是商品拜物教批判的基础,而对价值对象性和价值形式的分析是揭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关键,进而阐明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内涵及历史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批判资产阶级学家陷入了商品拜物教。......
2023-08-14
图3-26触头接通时的机械振动除触头本身的碰撞外,电磁机构中衔铁与铁芯接触时的撞击以及短路电流通过触头时产生的巨大电动斥力,均可能引起触头振动。如图3-27所示,在接通过程中动触头以速度v1朝静触头运动,并于t=t1时与之相撞。碰撞后,触头接触面上将发生弹性及塑性形变。动触头具有的动能一部分消耗于接触面的摩擦和塑性形变,其余部分则转化为弹性形变势能。......
2023-06-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