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格本认为发明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这是他在发明的影响的研究中的另外一个贡献。奥格本的创新在于他汇合了两种类型的研究,关注于发明的影响并以此来划分发明的过程[37]。奥格本的时间序列过程终结于调适。奥格本提出的发明的时间序列过程并不是发明设想产生的思维或者心理过程,实际上他已经涉及了创新的过程,只不过他并没有认清这一点,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未出现“创新”这个词。......
2023-11-27
在奥格本提出的发明来源中,智力能力和需求都和文化相关,第三个来源则直接界定为文化基础,可见奥格本很重视发明和文化之间的相关性。奥格本在多项研究中论述了文化如何影响发明的,他认为文化进化到一定程度,发明的出现就是自然而然的。奥格本关注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发明有多个发明者(即重复发明),但发明者之间彼此并不知晓。早在1917年,人类学家克鲁伯(Alfred Louis Kroeber)已经讨论了类似的情况,克鲁伯认为此种现象足以说明伟人在文化的发展中作用并不大[14]。奥格本和托马斯(Dorothy Thomas)博士搜集了148个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独立提出的发明和科学发现[15]。这些发明和发现被重复提出的时间又大多相近,在时间相近的社会状态中文化状态也是相近的。在几个世纪中,文化是高度变化的,物质文化决定了发明的特性。例如,没有电的发现,许多电力设备就不能被发明,所以文化准备是必要条件。关于电的研究取得进展之后,相继的许多电器发明被快速制造出来。事实上,电器产品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发明者独立发明出来,主要依赖于文化准备,而不是天才。瓦特用纽可门机做实验,发现了热量丢失的原因,并解决了这种浪费。在1785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此后蒸汽机没有获得什么重大革新,只进行了一些微小的改进。尽管瓦特是伟大的人物,但是对于蒸汽机的完善也并不是不可或缺的,假如没有瓦特改进纽可门机,也很快会有别人来改进。所以,“假如瓦特英年早逝,工业革命就不会发生”的说法显然是荒谬的。奥格本列举大量的发明案例来说明文化状态是发明的重要因素,一旦文化条件具备,某项发明的出现就是必然的。
为什么文化基础是发明的一个主要来源?奥格本进一步解释了发明的组合累积模式。发明是选择性累积的,不断加入的新元素远远多于丢掉的元素,也更加有效。物质文化是通过发明增长的,发明很少遗失,从而可以累积起来。在文化形式的累积中,新的东西不断加入现有的发明和发现,因为所有的发明都是现有技术的组合,而这些技术又是不断累积的[16],由此,文化得以不断成长。
综上所述,奥格本认为智力能力、需求和文化基础是发明的来源,而且这三种来源是相互关联的。首先,人的先天能力或许存在,但可以通过文化训练得以提升。人的智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为没有哪一位发明者不使用它。发明者的智力是差不多的,而能进行发明的特质则是稀有的。其次,当前的文化状况决定了人们的需求。原始人并不需要一辆越野车每日狂奔数百英里,但现在的人们不断渴求更快的交通工具。最后,需求将发明者的能力和文化基础结合起来。没有现有的文化准备,没有产生发明所必须的文化元素,需求也不能产生发明。然而,当必要的文化元素已经存在,社会也有明确的需求,发明就可能会产生,因为每个时期都有天才[17]。
奥格本系统论证了发明的产生:当文化准备已经充分的时候,人的智力能力得到训练,社会力量催生需求,现有的技术基础已经具备,发明就会出现。(www.chuimin.cn)
在论述发明的产生时,奥格本没有深入探讨发明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在他那里,他认为只要具备发明所必需的要素,已有技术要素的简单组合就能产生有意义的新事物,发明的出现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发明也并不是由某些关键的构成要素随机组合而成,而是由有意识的活动过程产生的,即是人类在追求某些生理的、技术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或文化的目标时使用判断力和鉴赏力的结果。
总体上,奥格本关于发明的产生的解释依然是外围的,与同一时期的其他发明社会学研究者相比,他对于新事物是如何产生的探索只是宏观层面上的,还没有进入到发明的黑箱部分。奥格本没有对具体发明行为或者活动给出理论上的解释,这些工作被后来的心理学家、经济史家和技术社会学者完成了。
有关发明社会学:奥格本学派思想研究的文章
奥格本认为发明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这是他在发明的影响的研究中的另外一个贡献。奥格本的创新在于他汇合了两种类型的研究,关注于发明的影响并以此来划分发明的过程[37]。奥格本的时间序列过程终结于调适。奥格本提出的发明的时间序列过程并不是发明设想产生的思维或者心理过程,实际上他已经涉及了创新的过程,只不过他并没有认清这一点,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未出现“创新”这个词。......
2023-11-27
奥格本时代的发明社会学研究者恰恰是抛开了“需要是发明之母”的原则,才能够转向社会中去寻求发明产生的原因。肯普佛特分析了发明之母不是唯一的,推动发明出现的因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陶西格认为不可否认的是,所有的发明者都渴望财富,发明者群体和赞助商以及投资者相关联,发明者整体上是需要利益刺激的。陶西格教授还认为发明的推动力来自于发明者所具有的发明的天性,发明是自发的,需要不是发明之母[13]。......
2023-11-27
但是在调查中,这一类发明者会提出一些发明中存在的陷阱或者说发明中容易犯的错误[23]。表5.8罗斯曼关于发明中的陷阱的统计结果(续表)资料来源:根据罗斯曼的《工业创造力——发明家心理学》整理而来。罗斯曼的发明理论能够划入发明社会学的阵营,也更多的体现在他从发明者外部环境中去寻求影响发明的一系列要素,从而探究发明的产生和终结是如何完成的。......
2023-11-27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技术建构主义理论从发明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中汲取养分,形成了具有当代特色和时代价值的建构主义技术发明创造观[51]。建构主义技术发明创造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社会建构主义技术发明创造观并不排斥发明的组合或累积模式,因为它可以解释某些新发明是通过改进已有的技术得到的。工业社会史表明男性被赋予获得社会地位的特权,而女性被排除在外,很少有证据表明女性能够真正进入“技术黑箱”。......
2023-11-27
所以,对发明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很多不断改变的因素。因“改变”而激发发明产生和进步的因素有很多:一是人们需求的改变。吉尔菲兰特别提到另外一种需求,那就是通常情况下唯一明显的和真正的因素——价格的快速改变[30]。在船的发明史中,吉尔菲兰一直关注发明的原因,他发现当发明者面对的环境改变时,发明通常也会适应外界做出改变。吉尔菲兰对当时有关航海发明的调查发现,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专利来自于企业内部人员,或是行内的人。......
2023-11-27
虽然厄舍尔没能给出“发明是如何组合的”解答,但是他已经从较为根本的角度探索了在发明过程中,人类心理活动是怎样将问题和解决方案联系起来的,这就是他在发明理论中独特的贡献:发明的格式塔理论。1.格式塔理论引入到技术发明过程中厄舍尔认为他对技术史的研究是反对所有类型的决定论的[43]。2.格式塔理论在发明中的作用格式塔心理认知活动在发明的过程中主要应用在顿悟阶段[46]。在这一过程中,格式塔心理学具有独到的见解。......
2023-11-27
对等发明不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出现的相同发明,而是平行出现的以不同手段达到同一目的的发明。吉尔菲兰借用船的发明来说明“对等发明”在发明中的情况。对等发明解决的问题是一致的,并且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出现并产生效用,自然而然的他们会带来相同的社会影响。如果发明是主要的目标,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对等发明会出现?对等发明与群集发明的情况不仅反映了发明对社会的影响,更突出了社会力量对发明的作用。......
2023-11-27
与这一时期的其他很多发明社会学研究者一样,吉尔菲兰认为发明是已有的技术或者是很多微小的发明不断组合累积而成的,并详细探讨了发明的组合累积模式。吉尔菲兰的发明的组合累积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发明是已有技术的组合吉尔菲兰在他的《发明社会学》一开始介绍的关于发明的38条社会原理中首先提出:发明是微小细节不断组合、积累、修正、完善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创造[18]。......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