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旅游人才培养强调建立全球愿景,培养主体、对象、方式全方位走国际化道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积极参加世界旅游组织Themis旅游质量评价中心的教学、科研、培训认证,以期取得从事国际合作研究、国际培训资格。......
2023-11-27
三、女性旅游产业领袖培养模式探讨
领导特质是存在的,并且领导力是可以培养的[54]。正如人可以改变性格一样,领导力也可以被培养出来。无论在先天性格或是大众观念上度都被认为不适合做领导的女性,也可以通过专门的培养模式,帮助提升领导能力。
(一) 以提高领导力为核心的教育体系
培养女性旅游产业领袖的核心是要提升旅游专业女大学生的领导力。建立以提高领导力为核心的课程设置才能有效的培养出适应旅游行业国际化发展,具备高领导能力的未来行业领袖。
首先,国际化教学理念。纵观国内外先进的旅游教育实践,培养国际型、创新型、领袖型人才已成共识。中国旅游教育要顺应国际化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必须树立全球愿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领导力的旅游管理人才。国际化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教育输入,另一方面是教育输出。教育输出是指培养国外的留学生,到国外讲学等,这里我们暂且不做研究。教育输入是指把国外的教学资源引进来,使国内教育接近国际水平,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可以通过,师资国际化,即通过派遣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鼓励支持教师培养国际视野与领导力等;广泛的估计合作,例如邀请全球产业领袖来讲学,开辟国际实习基地等;加强学生的外语水平等。只有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国际上最真实的产业现状和最前沿的科研水平才能让学生树立全球视野,所谓“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其次,改革领导力课程。领导力培训课程是让女大学生丢弃性格包袱,激发其领导欲望,挖掘其领导潜质的有效方式。在教学指导思想上,领导力课程不应该是单纯的教师教授,更应该争取学生最大程度上的参与、互动;不应该要求死记硬背,应该要求学生独立研究和解决旅游业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方式上,可以借鉴美国的旅游院校的教学方式。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专题研究、课程论文等,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领导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领导力的机会,保证最大程度上挖掘每个学生的领导潜能。
再次,开设女性心理课程。前面我们通过分析认为女性在性格上有着天然的障碍,如承受挫折能力差、意志力弱、独立性差、缺乏冒险精神等。这些性格特征阻碍了领导力的发展但很多情况下却是女性自己所难以改变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女性心理学课程使得女大学生逐渐克服这些性格缺陷。其次,相比于男生,女大学生在实践领导力的时候肯定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这些挫折与困难可能会转变为心理上的障碍。她们可能会感到角色冲突,不清楚怎样合理处理领导角色与传统女性角色,她们一方面想保持温柔、善解人意的形象,另一面领导的角色要求她们行事果断、主动支配别人,表现的更职业,更男性化。失败时,他们甚至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而由于意志力不强,她们可能会放弃努力,半途而弃。女性心理课程针对这些困惑可以提供及时的心理辅导。
最后,设立女性领导力发展资助平台。为女大学生领导力的发展提供奖助学金、创业基金等。鼓励并支持那些有创业想法的女性付诸实践,支持开展有利于领导力提高的项目或活动。年终将领导力发展情况计入到综合测评中并设立专门的奖助学金。
(二)真实环境下的领导力体验
“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已经在国内被许多高校认定为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策略。这种模式的一大创新之处就在于它把产业和教学零距离对接,并让学生融入其中,在亲身体验中了解专业知识,行业发展情况,提高处理行业真实问题的能力。在与企业联合搭建产业领袖培养平台的同时,当然首先要考虑产业因素。产业需求是院校办学的立足点和驱动力,旅游行业是实践性、应用性非常显著的行业,培养未来女性产业领袖必须使教育深入产业实践,通过让女大学生亲身体验最真实的产业现状,才能实现领导力与产业现状的结合。在与产业合作方面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培养高领导力的教师队伍。美国旅游院校的教师很多都是具有多年行业从业经验的管理人员,老师除在学术领域做领导外,有很多还在企业和组织担任职务,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实践经验。国内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美国。“名师出高徒”,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产业领袖必须要拥有具备高领导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体做法可以在招聘环节,增加招聘更多具有行业管理背景的教师。另外要求教师授课内容必须与行业紧密连接,鼓励教师进行行业调查,加强与业内专家的交流。
其次,产业领袖兼职教授队伍建设。可以邀请行业内领袖人物来校讲课或举行讲座,他们在讲学过程中通常会把自己经营管理过的项目作为案例。不同部门会融入各部门的专业知识,市场部经理会讲有关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的案例,融资部门会讲如何融资,人力资源部经理会讲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和招聘的案例等。学生在这些业界一线管理人员的引导下,经历了市场开发、融资、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部门的管理实况。产业领袖通过案例教学法把旅游行业的新动态、新问题带进课堂,并结合他们自身工作实践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技能培训,这为学生提供与产业界领袖接触和学习的良好机会,为教学提供了智力保障。
再次,建立广泛的高水平的实习基地。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习中,学生都要求独立完成规定的任务,学生不一定是实习部门的领导,但一定是自己职位的领导。实习中,学生必须运用专业知识思考怎样更好的完成实习工作,安排自己的任务进度,克服种种人际及心理障碍,这些问题都只有学生自己独立解决,他们某种意义上是自己的领导。这些实践在加深他们对行业了解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独当一面的领导才能。在实习基地的选择方面一定要坚持高水平、国际化高的实习点。只有高水平的实习基地才能拥有国际化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规范,才能给未来产业领袖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
(三)培养女性领袖偶像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都给自己树立一个偶像。他们通过了解偶像的奋斗历程,来激励自己努力向偶像学习。男大学生在这方面很有优势,因为旅游行业虽然是服务性行业,女性从业人数多于男性,但是知名的企业领导人却几乎全是男性。这些行业领袖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学习对象和甚至是崇拜的偶像,如享誉世界的美国迪斯尼公司总裁Walt Disney,美国在线旅游供应巨头Expedia的总裁Paul Brown,国内第一大旅游在线预定网站携程总裁梁建章。这些领袖人物的奋斗经历能够和男生产生共鸣,达到激励的效用。但是女生却很难得到激励或是没有男生的共鸣感强。女大学生缺乏学习偶像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Catalyst等2000年在调查的女性对MBA教育的态度及教育结果研究发现在所有调查的女性当中有56%把缺乏学习偶像作为不接受MBA教育的原因。在询问如何提高商学院女性入学率时,有87%的女性毕业生建议商学院应将更多的商业领袖树立为女大学生的学习偶像[55]。
女大学生之所以在领导力方面落后于男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女生找不到可以学习的行业领导偶像。旅游管理专业女大学生要成为未来的产业领袖就必须有自己的学习对象,学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造就偶像人物。一是树立行业领袖偶像。在实践教学环节,应更多寻找知名的女性产业领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剖析真实的行业环境下女性领袖的发展历程。如创建了专业国际会议奖励旅游公司——北京欣欣翼翔国际旅游公司的刘平。贵州农村出生的她,曾当选为SITE(国际奖励旅游管理者协会)理事,成为该协会史上首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国际理事,获得IMEX(法兰克福国际会议及奖励旅游展览会学院)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个中国人。她是中国旅游业凤毛麟角的女性CEO之一。也可以通过直接邀请旅游行业女性高层管理人员来校讲学,让女大学生感染女性领袖的领导魅力和人格魅力,激励学生们模仿她们,向她们学习。另外一种方式是树立女性教师偶像。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群体,教师良好的言传身教是学生们最好的榜样。前面我们提过要通过招聘具有领导力的教师和对教师进行领导力培训等来提高教师的领导力水平,其实在另一方面,这些具有高领导才能、实践才能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会影响到学生。女性教师在性格上与女大学生有更多的共通点,通过招聘更多的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女性教师,她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人生感悟等与女大学生产生共鸣。在心理辅导方面,女教师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帮助,更容易帮助那些在实践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女生走出困惑。
(四)建立女性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辅导中心
由于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反作用力,女大学生在实践领导力时要比男生受到更大的阻力。其直接后果是,很多女生实践领导力的延续性不如男生。她们对职业追求缺乏强烈的动力和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缺乏信心,所以遇到挫折就会左右摇摆,容易中断。在女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也有这个特点,女性领导者的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时间普遍比男性短[56]。目前国内如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已经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但都未针对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特征提供规划咨询,国内还尚未成立专门的女性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辅导中心。针对这个问题,为了帮助旅游专业女大学生有更加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动力,为了促进她们将来的职业发展,帮助其分析问题、提供意见、解决困难,学校应该引入女性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辅导中心。
女性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咨询中心由拥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经验的老师,利用所掌握的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知识,结合职业生涯顾问多年的咨询经验以及案例,根据女性领导者的不同时期的特点及需要和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帮助。
【注释】
[1]黄斌. PBL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现代教育科学,2005,(6).
[2]http://www.sx-ent.com/News_View.asp?lm=77&lm_t=&NewsID=495
[3]黄斌. PBL与我国的教育现实[J].现代教育科学,2005,(6)
[4]崔映芬.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5]F. Dochy et al.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metaanalysi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3,13,533~568.
[6]Duncan,M and Al-Nakeeb.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sports related courses: an overview of module development and student responses in an undergraduate Sports Studies module [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and Tourism Education, 2006,5(1), 5~57.
[7]Martin, West and Bill.Incorpora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Strategies to Develop Learner Autonomy and Employability Skills in Sports Science Undergraduates [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and Tourism Education, 2008, 7(1), 18 ~ 30.
[8]Huang, R.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Experience [J].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and Tourism Education, 2005, 4(2), 36~43.
[9]Duncan, Lyons and Al-Nakeeb. ‘You have to do it rather than being in a class and just listening’The impa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biomechanics [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and Tourism Education, 2007, 6(1), 71~80.
[10]Ming Hsu Chang, Chien Lung Chen. Apply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Theoretical Science Course of Culinary Art Education: An Example of Ingredients Course [J]. Journal of Culinary Science & amp; Technology, 2006 , 5(2/3) :59~63.
[11]Wai Man Lee.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cient Chines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reflected in a modern educational methodology [J]. Nurse Education Today, 2004, 24, 136~144.
[12]Huang, R. Chines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 Experience [J].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and Tourism Education, 2005, 4(2),36~43.
[13]Martin, West and Bill.Incorpora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Strategies to Develop Learner Autonomy and Employability Skills in Sports Science Undergraduates [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and Tourism Education, 2008, 7(1), 18 ~ 30.
[14]Samy A. Azer.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fifth, sixth, and seventh grades: Assessment of students’perceptions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9,25,1033~1042.
[15]周春霞,唐正宁.问题导向学习法在印刷专业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印刷教育,2005,(1):94-96.
[16]王志华,朱咫渝.问题导向学习法在信息素养教学中的运用[J].图书馆,2007,(4):110~112.
[17]张敏敏等. 灵活运用POL/PBL模式优化内科教学[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113~115.
[18]李树香等.问题导向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88~89.
[19]李霞等.检验系本科教学中问题导向学习法的应用探讨[J].检验教育学,2008,10(4):17~18.(www.chuimin.cn)
[20]朴光春,陆峰.在英国感受解决问题学习法[J].时珍国医药学,2006,17(12):2621~2622.
[21]李孟智. 中山医学大学医学院如何推动问题导向学习[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10):699~674.
[22]吴泽芳. 问题导向学习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学,2007,(9):4~5.
[23]李家斌.利用问题驱动法开展生物教学[J]. 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8,(1):20~21.
[24]邢向辉等. PBL法在儿童口腔医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5):611~612.
[25]龚静.问题导向学习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 西北医学教育,2009,(1):103~105.
[26]陈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段)课程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考[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2004,36~38.
[27]钟志平. 建立“双体系”教育体系突出“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特色[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2004,22~24
[28]李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法探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4(4):62-64.
[29]F. Dochy et al.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 metaanalysis[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003,13,533~568.
[30]陈才,刘敏.2009年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年会论文集[C].2009,45~49.
[31]王卫东,肖光文,谢彦鹏.建立符合中国医学教育特色的 PBL教学模式[J]. 卫生职业教育,2009,(14):26~27.
[32]崔映芬.全国课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33]Woei Hung. The 9-step problem design process for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lication of the 3C3R model [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2009, 4,118~141.
[34]Duncan, Lyons and Al-Nakeeb. ‘You have to do it rather than being in a class and just listening’The impact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biomechanics [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Leisure, Sport and Tourism Education, 2007, 6(1), 71~80.
[35]郑仕杰. 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低就业率现象分析,现代企业教育[J]. 2008,2:126-127.
[36]Sandra Naipaul, Youcheng Wang. Entrepreneurship and leadership in hospitality-Insight and implications fo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9,21:639-658.
[37]Dale, C., Robinson, N,. The theming of tourism education:a three- domain approa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001,13(1):30-34.
[38]Christina G. Chi and Dogan Gursoy. How to help your graduates secure better jobs?An industry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1,308-322.
[39]Christina G. Chi and Dogan Gursoy. How to help your graduates secure better jobs?An industry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1,308-322.
[40]Shaker A. Zahra, Guest Editor. The changing rules of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21st century.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9,Vol. 13, No. 1,36-42.
[41]]Mayaka, M., Akama, John S..Systems. Approach to Tourism Training and Education:The Kenyan Case Study.Tourism Management, 2007,28, 298-306.
[42]董淑霞. 旅游业的全球化与我国的高等旅游教育,科技进步与对策[J]. 2001,5:68-69.
[43]Shaker A. Zahra, Guest Editor. The changing rules of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 the 21st century.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 1999,Vol. 13, No. 1,36-42.
[44]Jayawardena, C.. Challengers in 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 management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1,13(6):310-315.
[45]http://www.hbs.edu/mba/academics/immersionexperiences.html
[46]Christina G. Chi and Dogan Gursoy. How to help your graduates secure better jobs?An industry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21,308-322.
[47]]Jayawardena, C.. Challengers in international hospitality management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01,13(6):310-315.
[48]转引自:王义伟.中国女企业家:靠什么搏杀商场[N].中国工商时报B2版,2006-08-23
[49]A. A. Nelson and L. Dopson, “Future of Hotel Education: Required Skills and Knowledge for Gr- aduates of U.S. Hospitality Programs Beyond the Year 2000 – Part One,”Journal of Hospitality & amp; Tourism Education & amp; 13,no.5(2001):58-67
[50]Yeagley, E. E, et al., Modeling college women's perceptions of elite leadership positions with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10),doi:10.1016/j.jvb.2010.02.003
[51]雷晓坤.新世纪与女大学生成才[M].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8:25.
[52]马林芳.试析影响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因素 [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4) .
[53]殷献茹.让政治选择你--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女性领导者 [J].金融经济,2006 (20).
[54]A. Tomlinson, “Nature versus nurture:Not all are born to lead,” Canadian HR Reporter 15, no. 7 (April 8, 2002); ProQuest ABI/Inform, July 20, 2002.27
[55]www.catalystwomen.org;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 (UMBS);www.bus.umich.edu; Center for the Education of Women (CEW)
[56]许美娜.我国女性领导者的特质及其发展 [D].吉林大学,2008
有关“全球旅游产业领袖”培养模式研究的文章
二外旅游人才培养强调建立全球愿景,培养主体、对象、方式全方位走国际化道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积极参加世界旅游组织Themis旅游质量评价中心的教学、科研、培训认证,以期取得从事国际合作研究、国际培训资格。......
2023-11-27
二、对国内旅游教育的研究为了优化我国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我国旅游教育的整体水平,在借鉴国外旅游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学者们主要从旅游教育面临的问题、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学研”合作中的困境和出路、高职旅游人才特殊培养方式等方面,针对我国旅游教育现状进行了积极探索。......
2023-11-27
(一) 以提高领导力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培养女性旅游产业领袖的核心是要提升旅游专业女大学生的领导力。教学方式上,可以借鉴美国的旅游院校的教学方式。美国旅游院校的教师很多都是具有多年行业从业经验的管理人员,老师除在学术领域做领导外,有很多还在企业和组织担任职务,积累了丰富的产业实践经验。国内在这方面明显落后于美国。......
2023-11-27
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也以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闻名世界。洛桑认为,团队合作是塑造酒店产业领导人特质的最好方法。洛桑学生的多元文化构成使得如何处理文化冲突成为每位学生必需掌握的本领。洛桑帮助学生去发现,学习管理他人的先决条件是学会管理自己。洛桑的教师入职都要经过严格的选拔。洛桑酒店管理的教师有近20个不同国籍。......
2023-11-27
(二)“双师型”师资的标准由于对“双师型”内涵把握的不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关教育主管部门、职业师范院校及研究者等制定或提出了不尽相同的标准。“双师型”教师指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一全”是指“双师型”教师具有全面的职业素质。......
2023-11-27
2-5BISU与康奈尔大学旅游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对比由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与国外发达旅游院校相比,首都旅游高校在产学研一体化形式和内容方面已经和国际接轨,但是在规模和深度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2023-11-27
对首都旅游高等院校的调查,我们发现首都各旅游高等院校对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并将它作为旅游院校办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院校办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加以运用。......
2023-11-27
二、中苑宾馆与北京城市学院现行校企合作模式分析我们双方形成的校企合作模式,为企业核心员工队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一线重点服务岗位员工的补充提供了较为稳定的人员供应补充渠道,同时也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和实践。......
2023-1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