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全球旅游教育现场体验计划研究结果

全球旅游教育现场体验计划研究结果

【摘要】:比如四川旅游部门可以开放地震灾区现场,让学生亲临震区,体验灾后遗产修复、旅游景区危机管理、旅行社包价旅游团危机管理。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现场体验计划之所以能不断扩大项目范围,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四、旅游教育的现场体验计划

许多旅游院校认为,只要教授与产业相关的、前沿的、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课程,学生就可能获得在旅游行业发展成功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但是,正如许多研究所表明,当前旅游课题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确立明确的课程目标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产业需求[46]

2009年11月到12月期间,作者陆续走访了浙江、云南、广州的几所国内著名旅游高校,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对我国现行的旅游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数据还没有统计完毕。但是通过分析学生所提的建议,发现要求加强实践环节的学生占绝大多数。而实际上,通过与学院领导的访谈得知,各学校都在积极努力地加强实践教学,可还是出现了学生的期望与学校教学之间的矛盾。由此反映出了我国旅游高校目前的实践教学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在上岗之后还是发现自己的实践体验与实际相差甚远。

对改进我国现行旅游教育模式的探讨在不断进行,学者们普遍认识到现有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实践不足,与产业联系不紧密,提出的策略基本趋同。但是,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它对人才的需求是多面的。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必备的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创造力,行动力和领导力,这也是降低本专业人才流失的有效途径。

通过解读HBS的现场体验计划,我们看到,在培养领袖的理念指引下,HBS通过将学院独特的案例教学法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得以参与为中心的学习体验效果最大化。相关研究表明,产业对学生素质的需求由重视具体操作开始转向具体的商务管理技能。可见,旅游院校的课程体系应当在确保学生学到操作业务的必备技能的基础上,还要使他们获得如何去管理员工的永续的知识。

康奈尔大学曾于1993年针对酒店行业的专业人士做了一项调查,想要发现酒店管理课程中最重要的领域。调查结果是,所有接受调查的小组都一致认为三项能力最重要,即领导能力,识别问题的能力和写作技巧。要培养适应产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才是能够担当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环境当中独挡一面、快速做出判断的具备管理才能的综合型人才。因此,需要企业、政府与学校共同的努力来培养全球化时代的旅游管理人才。

(一)学校培养(www.chuimin.cn)

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引导作用犹如企业文化对员工。学校的文化要把领导力作为核心内容来宣传,让学生从入学起就树立领袖理念,认识到当前不确定性环境对未来职业的影响,认识到领导力在将来工作中的重要性。这样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主动去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灵活应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教师在讲授好基本课程内容之余,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课题的设计要体现实际需求,与产业实际相吻合,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成长。

学校还要善于发现机遇,为学生创造现场体验的条件和机会。旅游管理专业必需根据产业需求,培养出更加人类的和更加通晓环境和工作场所多样化的特性,以及具备如今很少毕业生掌握的技能。简单地说,产业需要管理人员能够将知识付诸于实践[47]

由于企业越来越重视管理人员的领导技能,因此,在旅游教育中做相应的改变也是势在必行的。理解产业面临的最新趋势和问题是与学校提供的相关项目密切相关的,越来越多的经理人被要求承担多重责任。

(二)产业支撑

产业界应该认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后备军,将难以维持产业的前行动力。因此,产业界要大力支持学校的实践教学活动,提供现场体验基地,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实践的本质,感受动态环境下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四川旅游部门可以开放地震灾区现场,让学生亲临震区,体验灾后遗产修复、旅游景区危机管理、旅行社包价旅游团危机管理。增加学生的实践应变能力。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学生可以到海南体验政策变革对旅游目的地带来的巨变。

另外,旅游业相关部门在看到产业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应当考虑其持久发展的动力何在。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因此,政府部门应当积极促进企业资源和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为培养优秀的旅游人才共同努力。现场体验计划之所以能不断扩大项目范围,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